喜讯!司库奇尤单抗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获批新增300mg剂量方案
2023/4/4 21:06:18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司库奇尤单抗获准300mg剂量,助力AS治疗再创新进展!
研究表明,白介素-17A(IL-17A)在促进炎症级联反应、新骨生成、以及导致骨融合和完全强直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1]。作为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全人源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可特异性阻断任何来源的IL-17A,有效控制炎症并抑制新骨形成,通过采用多重机制来调节病理进展[2]。
2020年4月,司库奇尤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强直性脊柱炎(AS)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次150mg。而就在2023年3月30日,司库奇尤单抗再次获得NMPA批准,新增AS适应症300mg剂量方案。
此次司库奇尤单抗新剂型的获批,旨在提高AS患者治疗应答率以及更好地控制疾病活动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我国风湿病医生提供了更大的用药灵活性,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目标患者为中心,
精准满足临床需求
AS为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临床主要表现,晚期可导致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3]。一直以来,A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生也需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选定合适的药物种类与用药剂量,才能确保药物的最大化疗效。对于新获批的300mg剂量方案,也需要从各方面考虑,确定其目标人群。
针对疾病特征而言,当AS患者病情严重时,如存在脊柱骨质增生或强直、髋关节或脊柱的强直等情况,通常需要采取更高剂量的药物来控制疾病。另外,对于存在骨赘、高炎症、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治疗应答不佳、体重较大等特征的AS患者,也建议采用更高剂量药物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4-6]。此外,部分AS患者可能存在药物代谢率较高等特征,也需要考虑使用更高的药物剂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另外,从疾病负担出发,A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更加强有力的药物剂量治疗,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AS患者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如果药物治疗不到位,将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在选择药物剂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疾病负担。对于AS患者而言,如果伴有骨赘、高炎症、TNFi治疗应答不佳、体重较大等情况,或者代谢率较高,应考虑使用更高的药物剂量,即300mg全新剂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减少经济负担。
最佳疗效关键在于剂量掌握,
重拳出击保证血药浓度
药物治疗的关键是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水平,而药物的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给药方式,剂量和治疗时长等。因此,在使用司库奇尤单抗进行治疗时,需定期监测其血药浓度,并在必要时调整剂量以确保达到治疗效果的所需水平。
研究显示,在银屑病(PsO)、银屑病关节炎(PsA)和AS患者中,司库奇尤单抗的血清半衰期为25至27天,而皮下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3%、85%和79%[7],表明其药代动力学(PK)特性符合典型IgG1抗体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体内持久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8]。另外,还有双室模型描述了司库奇尤单抗300mg和150mg在第0、1、2、3和4周的药物浓度,以及每隔4周测量一次药物浓度,直至第48周。该模型曲线显示,300mg和150mg的司库奇尤单抗在皮下给药后达到最大血清浓度的时间约为6天[7]。

图1 不同给药方案下的司库奇尤单抗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司库奇尤单抗的良好的PK特性,使其可在不同的适应症中实现一致和灵活的给药,以满足患者需求并获得最佳的临床反应。概念验证和剂量范围研究表明,该药物的血清浓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大致成比例地增加,并在不同疾病患者中保持相似的PK特性[9]。此外,在亚洲患者中进行的剂量学研究证实,该药物对不同种族背景的患者没有明显的敏感性。在研究中,将每周一次的初始用药方案更改为每月一次的给药方案后,使用300mg剂量的司库奇尤单抗的平均稳态峰值血清浓度约为35μg/mL。相比之下,使用150mg剂量的司库奇尤单抗的峰值血清浓度约为前者的一半。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300mg还是150mg的剂量,治疗开始后24周即可达到稳态状态,并且在随后的5年均能保持稳定[10]。
匠心设计科学循证,
全新剂量带来持续显著获益
司库奇尤单抗作为国内首个应用于AS治疗的IL-17A抑制剂,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研究MEASURE 1&2中表现亮眼,不仅能显著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还能延缓影像学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长达5年的治疗中,司库奇尤单抗耐受性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11,12]。而此次300mg新剂型的获批,也是基于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MEASURE 3是在10个国家/地区的54个中心进行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对照的平行成组设计研究,首次评估了司库奇尤单抗300mg在AS中的疗效和安全性[13]。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第16周时的主要终点(ASAS 20),各剂量的有效应答情况相似,且都优于安慰剂组。总体上,300mg剂量组在次要终点上的有效应答率均一致高于150mg剂量组。在盲态阶段,第52周时150mg剂量组的ASAS20和ASAS40应答率分别为69.5%和47.4%,而300mg剂量组分别为75.3%和57.7%。ASAS20和ASAS40应答维持至第156周(150mg剂量组分别为68.2%和47.7%,300mg剂量组分别为75.0%和56.5%)。

图2 司库奇尤单抗300/150mg ASAS20应答率

图3 司库奇尤单抗300/150mg ASAS20,ASAS40应答率
第52周时,150mg和300mg剂量组的ASAS部分应答(ASAS PR)率分别为15.8%和25.8%。第104周时,150mg和300mg剂量组的ASAS PR率分别为18.5%和29.0%。这些应答均维持至第156周(150mg剂量组为15.9%,300mg剂量组为28.3%)。与此同时,司库奇尤单抗的安全性与之前的报道一致,且300mg与150mg相比无差异,无新或意外事件出现,未观察到剂量依赖性趋势。
此外,由于AS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存在波动,因此,如何对AS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并实现降阶梯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300mg剂量的司库奇尤单抗可以优化AS治疗方案,有望为AS患者实现降阶梯治疗提供契机。
小结:
一直以来,AS都具有病程长、易反复、易致残、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等特点,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还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司库奇尤单抗凭借全新机制与确切疗效,跻身AS生物治疗一线选择。
随着司库奇尤单抗300mg全新剂量的获批,预见会有更多AS患者将从中受益。这种新剂量在提高治疗应答率,减轻疾病的症状,帮助患者重返健康生活轨道的同时,也为AS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也坚信,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为AS患者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疾病的影响,重新获得健康和幸福。
专家简介
古洁若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首届 “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获得者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国际脊柱关节炎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
敬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无需下载便可浏览更多风湿前沿资讯???
参考文献:
[1]Feng Y, Chen Z, Tu S Q, et al. Role of interleukin-17A in the pathomechanisms of periodontitis and related systemic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2, 13: 1190.
[2]Ritchlin C, Adamopoulos I E.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new advance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Bmj, 2021, 372.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4]Blair H A. Secukinumab: a review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 Drugs, 2019, 79(4): 433-443.
[5]Poddubnyy D, et al. Ther Adv Musculoskelet Dis . 2021 Oct 22;13:1759720X211051471.
[6]Baraliakos X, ?stergaard M, Gensler L S,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secukinumab and adalimumab biosimilar on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esign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b study (SURPASS)[J]. Clinical drug investigation, 2020, 40: 269-278.
[7]G. Bruin, C. Loesche, J. Nyirady, O. Sander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modeling of secukinumab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soria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57 (2017), pp. 876-885.
[8]M. Berger, S. Jolles, J.S. Orange, J.W. Sleasman Bioavailability of IgG administered by the subcutaneous route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33 (2013), pp. 984-990.
[9]K.A. Papp, R.G. Langley, B. Sigurgeirsson, M. Abe, D.R. Baker, P. Konno,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cukin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plaque psorias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dose-ranging stu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68 (2013), pp. 412-421
[10]K. Reich, A. Blauvelt, A. Armstrong, R.G. Langley, A. de Vera, F. Kolbinger, et al. Secukinumab, a fully human anti-interleukin-17A monoclonal antibody, exhibits low immunogenicity in psoriasis patients treated up to 5 year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33 (2019), pp. 1733-1741
[11]Braun J, Baraliakos X, Deodhar A, et al. Effect of secukinumab on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outcome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2-year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sed phase III MEASURE 1 study[J].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2017, 76(6): 1070-1077.
[12]Sieper J, Deodhar A, Marzo-Ortega H, et al. Secukinumab efficacy in anti-TNF-naive and anti-TNF-experienced subjects with ac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sults from the MEASURE 2 Study[J].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2017, 76(3): 571-592.
[13]Pavelka K, Kivitz A J, Dokoupilova E, et al. Secukinumab 150/300 mg provides sustained improvements in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ac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3‐year results from the phase 3 MEASURE 3 study[J]. ACR open rheumatology, 2020, 2(2): 119-127.
MCC号CXA2304037有效期2024-04-0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临床实践知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