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不止“干燥”这么简单,厉小梅教授带你深度解读
2023/4/5 19:39:45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干燥综合征发病过程隐匿,临床具有多样性,诊断出现相关表现就要小心了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时隔两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CRA)年会终于拉开序幕。

     为了让更多未能参会的风湿同仁也能“适逢其会、身历其境”,“医学界”在CRA会议现场内搭建采访间,邀请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风湿免疫科厉小梅教授,为线上观众分享大会精彩内容与个人学术观点,为百万医者递招。

    

     图 厉小梅教授在大会现场

     非典型表现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如何早期识别?

     干燥综合征发病过程比较隐匿,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早期诊断上面对着很多困难。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干燥综合征,从出现症状到被诊断,有2-5年的延误期。目前干燥综合征临床仍无早期诊断的标记物,而患者若有口腔、眼部的症状,很大可能会到眼科和口腔科就诊。因此,厉小梅教授强调,关键问题是临床医生对干燥综合征要有警惕性,才能在早期做筛查。除此之外,干燥综合征不是所有患者都有口干和眼干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了某一个系统或者重要脏器受累时,例如甲状腺受累、间质性肺病、下肢的紫癜或肾小管酸中毒等,临床诊断需要考虑到干燥综合征,做相关的腺体功能、自身抗体以及唇腺病理检查,便于早期诊断干燥综合征。多种SS诊断标准,临床哪种更好用?干燥综合征在临床的分类标准较多,例如2002年欧洲分类诊断标准,其包括临床症状、腺体和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虽然临床医生在应用时操作复杂,但厉小梅教授表示,2002年欧洲分类标准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很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表1 2002年欧洲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

    

     2016 ACR/EULAR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与既往的诊断标准不同,是以评分权重来诊断,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症状、腺体的功能、自身抗体的检测、唇腺病理等,腺体功能的检查包括泪流率、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等。厉小梅教授表示2016 ACR/EULAR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便于临床医生记忆和使用。

     2016年ACR/EULAR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

     纳入标准:1.至少有眼干或口干症状之一者,即下述至少一项为阳性:(1)不能忍受的眼干,持续3个月以上;(2)眼中反复砂砾感;(3)每日需用人工泪液3次或3次以上;(4)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5)吞咽干性食物需饮水帮助。或在EULAR的SS疾病活动度指数(ESSDAI)问卷中出现至少一个系统阳性的可疑SS者。

     排除标准:患者出现下列疾病,因可能有重叠的临床表现或干扰诊断的疾病,应予以排除:(1)头颈部放疗史;(2)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3)艾滋病;(4)结节病;(5)淀粉样变性;(6)移植物抗宿主病;(7)lgG4相关疾病。

     下述5项评分总和≥4者诊断为pSS:

    

     但是2016 ACR/EULAR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存在局限性,例如血清抗SSA抗体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因此诊断的时候要注意鉴别诊断。 干燥综合征累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损伤在临床上的表现多种多样,往往会出现周围神经的改变,特别是下肢的麻木、感觉异常等。

     厉小梅教授提到,干燥综合征中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会出现视力的下降、神经系统损伤相关症状。对于这种并发症,临床医生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否则患者视力会下降甚至失明。

    

    图 厉小梅教授专题发言

     活动期干燥综合征如何判断?

     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性,一般用ESSDAI评分、患者自我ESSPRI评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评估等。如果患者ESSDAI评分大于等于5分,则提示干燥综合征活动期。

     活动期的干燥综合征的患者,治疗上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B细胞靶向药等药物治疗。厉小梅教授说到,目前临床上没有以干燥综合征为适应证的药物,治疗方案一般基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专家个人喜好以及临床诊疗指南,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指导。

     受疫情影响,风湿年会两年未举办。年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医生、基础研究的专家参与这场盛会。本次盛会系统地探讨自身免疫病与各个脏器的关联,全面地从基础到临床、慢病管理、护理等各个领域进行学术交流,大会一定会让到会人员收获满满!

     专家简介

    

     厉小梅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淮名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风湿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第四届安徽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干燥综合征学组副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医疗促进会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常委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基金10多项,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干燥综合征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二项,安徽医学科学创新一等奖一项

     更多风湿前沿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精彩资讯等你来

     本文首发: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本文审核:厉小梅教授

     责任编辑:芋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临床技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