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招,让你完美预防脑卒中!
2016/10/29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今天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组织发布的宣传主题是“Facing the Facts: Stroke is treatable”。

     编辑:Joy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正视卒中,可防可治!

     在中国,脑卒中是一类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疾病,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其实,脑卒中可防可治,很多患者是由于院前的延误,才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今年 6 月,《柳叶刀》神经学子刊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90.2% 的卒中负担可通过控制风险因素避免,卒中是一种高度可预防的疾病!

     该研究分析了全球疾病负担(GBD)这个大数据库里的卒中信息,其结果表明,74% 的卒中负担由行为风险因素导致,而 72% 由代谢危险因素导致。

     此外,研究最为惊人的发现是全球 29.2% 的卒中相关残疾与空气污染相关,包括坏境空气污染和家居空气污染。当然,卒中最大的危险因素还是高血压,64% 的卒中负担与之相关。

     哪些风险因素是可控的?

    

     (图为风险因素导致卒中负担的比例,可见中国已明显超过 90%。也就是说,中国的卒中有 90% 以上是可控因素引起、能够避免的)

     研究列出了 17 种对于卒中而言可控的风险因素,包括:

     ——环境 PM2.5 污染,家庭固体燃料燃烧污染,铅暴露;

     ——高纳饮食,含糖甜味饮料摄入量高,水果摄入量低,蔬菜摄入量低,全谷物摄入量低,饮酒;

     ——身体活动量低;

     ——吸烟,二手烟;

     ——高 BMI,空腹血糖高,收缩压高(SBP),高胆固醇,低肾小球滤过率(GFR)。

     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1、控制血压:正常血压在 140/90mmHg 以下,糖尿病患者维持在 130/80mmHg 以下

     2、体育锻炼:每天不少于 30 分钟的运动

     3、控制体重:男性腰臀比小于 0.9,女性小于 0.8

     4、调节血脂:LDL 控制在 2.6mmol/L,合并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吸烟者 LDL<2.07mmol/L

     5、戒烟

     6、合理饮食:控制摄盐量,每日不超过 6g,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7、治疗心脏病:控制心脏节律和心率,治疗心脏的原发病

     8、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减轻抑郁

     9、控制血糖:空腹控制在 6.0 mmol/L 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 10.0 mmol/L 以下,糖化血红蛋白 7.0% 以下

     10、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饮酒小于1瓶啤酒或4两红酒、1两白酒,女性减半

     11、女性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和绝经期后的雌激素替代治疗

     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口服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 和叶酸

     13、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抗凝药物华法林,具体选择如下

     ① 45 岁及以上的女性患者,脑出血的风险小、胃肠道耐受好者,建议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出于心肌梗死一级预防的目的,男性可以考虑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但其不能减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②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年龄小于 65 岁、没有血管危险因素,可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③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年龄在 65~75 岁、没有血管危险因素,除非禁忌,建议服用阿司匹林或口服抗凝剂(INR2.0~3.0)。

     ④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年龄大于 75 岁,或者虽不到 75 岁,但有高血压、左心室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建口服抗凝剂(INR2.0~3.0)。

     ⑤ 房颤患者,如不能接受口服抗凝剂,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⑥ 房颤患者,如有机械性人工瓣膜,建议接受长期抗凝。INR 目标值因人工瓣膜类型不同而异,但不能低于 2~3。

     ⑦ 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超过 50% 的患者,建议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以降低发生血管事件的风险。

     防治脑卒中并发症的策略

     脑卒中发病后的一些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常可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死亡,亦影响日后神经功能的康复,所以脑卒中并发症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穿着紧的弹力袜或者充气支持袜频繁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腿部锻炼。

     2、经常给卧床的病人翻身,特别注意受压部位。

     3、被动运动有挛缩风险的肢体,并把它们置于合适的静息位置,必要时使用夹板。

     4、确保入液量和营养,包括评估病人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5、排除禁忌后,予小剂量肝素(5000U)每 12 小时皮下注射,或者等量的低分子肝素或磺酸酯黏多糖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6、在密切监护下鼓励尽早行走(生命体征正常即可开始)。

     7、使肺功能最大化(如,停止吸烟、深呼吸锻炼、呼吸疗法、防止吞咽困难的患者发生误吸)。

     8、早期发现并治疗感染,特别是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

     9、管理卧床病人的泌尿系统膀胱相关问题,尽量不使用留置导尿管。

     10、促进改良危险因素(如,戒烟、减轻体重和健康饮食)。

     11、早期康复(如,主被动运动锻炼,关节活动度锻炼)。

     12、用患者可接受的言语和患者讨论残余功能、预后以及弥补缺失功能的办法。

     13、通过康复,鼓励最大化的实现独立。

     14、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与卒中支持小组联系以获取社会及心理的支持。

     参考文献:

     DOI: http://dx.doi.org/10.1016/S1474-4422(16)30073-4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64732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第14版

     Robert S. Porter,MD 《默克诊疗手册》第19版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lixinhui@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

     【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joybright555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