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2016/10/29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你知道吗?中国是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

     作者:李沐梓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两大类: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此外,通过调整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膳食结构、髙盐饮食、打鼾等。

     1.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持续的高血压可使脑内动脉硬化,成为发生脑梗死的基础。无论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增加脑卒中发病率,且与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但人群中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与“达标率”三低状态不能有效改善,防治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任重道远。

     2. 糖尿病

     糖代谢异常作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已引起广泛关注。糖尿病导致全身血管系统的广泛损害,呈现下述特点:

     (1)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改变不仅具有与高血压疾病相似的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在毛细血管有管壁基底膜增厚的改变及深部白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底膜糖类沉积、脂肪样和透明变性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微血管狭窄闭塞。

     (2)糖尿病患者血浆内韦氏因子增加,血小板黏附力增强,而前列腺环素的合成减少,从而促使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加重微循环障碍。

     (3)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肾功能异常,也是增加脑卒中危险的因素。

     3. 血脂异常

     大量研究都表明,各种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实际上能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脂蛋白,可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4. 吸烟和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酒精可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引起脑缺氧。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与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的增生性、非炎症性病变,轻度病变表现为血管内膜增厚,但随着内膜增厚,并导致斑块形成。斑块进一步扩大,占据管腔导致血管狭窄。而一旦斑块脱落,顺着血流向口径更小的动脉,导致血管的堵塞,这样导致脑栓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局部病变,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0%-30%的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所致。

     6. 心脏疾病

     心源性脑梗死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循环系统行进至脑血管并造成栓塞,引发其相应供血区脑细胞功能障碍,这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原因之一。

     各类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累及心脏瓣膜或心内传导束,造成心律紊乱与瓣膜上赘生物(血栓)形成,特别是那些换瓣术后,或有房颤的患者,心脏内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的脱落,容易流向脑供血动脉,导致脑栓塞。

     7.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Hcy 是一种非蛋白构型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脱甲基反应的中间产物,而 Hcy 的转化涉及叶酸循环;高 Hcy 通过产生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速 LDL 胆固醇的氧化,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提高血液的凝固性。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俗称打鼾,从医学角度理解,鼾症明显的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容易出现各类与脑卒中发病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代谢紊乱、血脂代谢紊乱,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启动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9. 凝血异常性疾病

     一些凝血异常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增多症、血红蛋白C病等也可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0. 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中占首位的类型是动静脉畸形,然后为海绵状血管瘤,第三位是颅内先天性动脉瘤。但由于导致上述疾病的原因,或为先天性,或为后天性,但如果不发病,一般无临床症状,只是在发病时才被发现。

     11. 肥胖、膳食结构、高钠饮食

     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脂与糖代谢紊乱,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脂饮食、高钠饮食、过量饮食等可能增加脑卒中发病率。目前国际上倡导的膳食模式是动植物食物比例恰当:粮谷类提供的能量达总能量的50%-60%,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占40%-50%。这种膳食模式可合理地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有效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与脑卒中发病有密切关系。

     目前脑卒中治疗手段有限,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或复发,在脑卒中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曹承兰,余年,林兴建,孙丰。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相关危险因素[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5):335-336.

     2. 李小松。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尿酸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血杂志,2010,7: 901.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lixinhui@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

     【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joybright555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