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信号,脑血管崩溃预警
2016/12/11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脑血管崩溃很严重,发现信号很重要。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jksb2013)

     脑血管健康可以说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我国每 21 秒就有 1 人死于脑血管疾病。

    

     同时,进入秋冬,又是脑血管疾病的最高发季节,冬季脑血管的发病率是平时的 2 倍!不要以为,脑溢血离我们很远,我们身边这些都是脑溢血的“受害者”。

     1. “小品王”突然就不能动了

     在中国,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美名远扬。2009 年 9 月 30 日凌晨,赵本山在上海突发脑出血入院治疗,后被紧急送往华山医院,其病情被初步诊断为“脑溢血”。

    

     2. 漂亮女主播突然脑溢血了

     2014 年 7 月 24 日,凤凰卫视主播刘珊玲突发脑脑溢血,随后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医生诊断是因为血管硬化引起脑部血管破裂,病发后死亡率极高。

    

     一旦脑溢血后就会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半身不遂、甚至昏迷死亡等。专家提醒,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很易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的人群,下面这10个信号,一定要记住!

     脑血管崩溃前的 10 个信号

     1. 眩晕明显

     据介绍,很多人在发生脑溢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但有些人眩晕感觉不明显,有点类似于喝酒后站不稳的感觉。

    

     2. 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的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甚至有些人还会伴发恶心和耳鸣。

     3. 一侧麻木

     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4. 眼前蒙黑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食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这些都是是脑溢血的前兆,所以千万不能大意。

     5. 白天嗜睡

     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6. 经常呛咳

     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的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先兆。

    

     7. 哈欠连天

     一些病人还介绍,他们会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禁自的打哈欠。其实这正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舌根发硬

     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9. 握力下降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还伴有讲话说不清楚。

     10. 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的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就要小心了。专家介绍,高血压患者经常的鼻出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10 个症状有 3 个就要小心了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3个以上症状,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就要小心了。

     如果症状较轻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千万大意不得。一旦错过治疗就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如果症状症状较重且已经出现少量出血,这时就要平复好自己情绪,避免加重出血。一般情况下,脑出血从发作到昏迷有一段时间,要拨打急救电话,解开衣领,就地侧身平躺,尽量减少肢体活动,减少血压波动,等待救援。

     预防脑出血记住这5点

     1. 控制好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防脑溢血主要是要控制好血压。控制血压主要是要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

     2. 保持情绪稳定

     高血压的发生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很多脑溢血患者在发病前都经历了情绪波动,如和别人吵架、生气等。

     3. 防止身体劳累

     防止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比如很多明星、名人出现脑溢血,很多都是因为过度劳累,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

     4. 注意季节保护

     寒冷的天气正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5. 留意身体变化

     平时应该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投稿邮箱:yxjsjbx@yxj.org.cn

     邮件主题【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