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书单 | 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30年来最魔性小说来袭!
2016/12/27 医学界消化频道

    

    


     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的魔幻巨作,一本比《S》更妖气的神书。

     来源 | 医学界服务站

     前两天,界哥为读者推荐了一份新年书单——《我们准备了一份新年书单,给你和你最爱的人》(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发布后,读者反响热烈。不少界友对书单中,号称“三十年来最魔性小说”的《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极为好奇,想要一睹为快:

    

     这本书究竟为何被称为“神书”?为什么有人说它可以“边看边算命”?今天,就让界哥为您详细介绍——

    

     《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

     本书的作者米洛拉德·帕维奇,曾几度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终却遗憾无缘该奖,因此被人称为“无冕之王”。他最著名的小说《哈扎尔辞典》被公认为一部奇书,并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

     在这本小说里,他也玩出了新花样:除了小说以外,随书附赠的还有一套塔罗牌,它们是通往这间文学王国的一把钥匙。

     如同《易经》有64卦384爻,塔罗牌系统一共有78张牌,其中大阿卡纳牌有22张,解释人的命运,小阿卡纳牌56张,辅助大阿卡纳牌进一步解释命运的趋势。

    

     《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巧妙地运用了大阿卡纳牌的22张牌,将故事拆成了22段彼此相关,却有一定独立性的故事,每一段故事的主题恰好与22张牌的寓意相合,仿佛是对塔罗牌的进一步解释。比如,第9号牌在塔罗牌体系中是“隐士”,代表了智慧、经验和明智,作者在写这段故事时,恰到好处地插入了一个隐士,用他的口来说出塞尔维亚人的命运,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了铺垫。

     作者帕维奇非常重视文学的建筑性,他父亲在困难时期曾经做过建筑师。帕维奇受其影响,对于文学有其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看法,他试图提升读者在一部小说的创造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小说中有关情节的选择和情境发展的决定权都留给了读者,让他们去决定:阅读从何处开始,又在何处结束。

     因此,阅读这本小说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不管塔罗牌,按照正常的顺序读这本书,也可以从附赠的一副塔罗牌中,随意抽取一张牌,再从与这张牌对应的章节开始阅读;你还可以根据书中给出的塔罗牌使用指南,按照不同“牌阵”顺序,去读相应的章节。塔罗牌有多少种玩法,这本书就有多少种读法。

     这样一种奇特的文本结构,将会给你绝无仅有的阅读体验。

    

    

    

     本书附录中的魔法十字阵

    

     凯尔特十字阵

     抛开这些噱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作品。帕维奇用这本打破了传统时空线的小说,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历史名城君士坦丁堡。

     如果说,《哈扎尔辞典》是沉浸在欧洲的宗教传统,利用了一定神秘主义源流来构建故事的话,那么《最后之恋》则深入到欧洲的现实和历史中,在历史的脉络里寻找到一个与现实类似的断片,来放置作者的思想。这个断片就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明的)拿破仑战争和(暗的)塞尔维亚起义。《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发生的时间,处于公元1797年威尼斯共和国陷落,到公元1813年拿破仑帝国解体之前。平行的事件(在本书中极少反应)则是从1804年开始到1814年结束的塞尔维亚第一次起义。

     在书中,作者写了两个塞尔维亚家庭的遭遇,这两个家庭分别在为拿破仑的法国和反拿破仑的奥地利卖命,代表了塞尔维亚在东西方两种势力之间的选择。只是,不管是哪一方,他们都并不是为了塞尔维亚的未来在奋斗,而是为了与本民族无关的事情在拼杀。就在拿破仑战争的同时,塞尔维亚争取脱离土耳其统治的革命也在进行之中,但这个事件却被作者有意忽略了,在书中几乎没有提及,以此彰显了书中人物对本民族的冷漠,以及战争的荒诞。

     本书由一个青花瓷色硬壳书盒、一本布绒面精装本、一张《1493年君士坦丁堡全景图》和一副拜占庭塔罗牌组成,装帧、做工十分精美,既可用于收藏,又是赠人的佳品。

    

    

     实物图

     界哥荐语: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的魔幻巨作。打开礼盒,开启一段文学王国的魔幻之旅。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