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十年间你罹患胃癌的风险有多高?
2018/1/4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放眼全球、胃癌的杀伤力令人不寒而栗。近年来虽然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然而胃癌依然是病例人数最多的癌症之一、在癌症死因方面高居第三。

     作者丨蕨代霜蛟

     来源丨蕨经

    

     在中国,胃癌实在太司空见惯、以至于似乎没有人不在某个时刻听说周围谁谁谁生了癌、胃癌。这绝非错觉:今年4月第12届国际胃癌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中发布的最新信息是:中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高达68万、占到了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的42%、几乎是『半壁江山』。胃癌在中国、就是肆虐到这个地步。

     更加残忍的是得了胃癌之后的生存希望:

     http://www.zengankyo.ncc.go.jp/etc/2006-2008_05all.html

     日本哪怕已经属于高度进展期的胃癌三期的五年生存率数字、也依然比中国的平均胃癌五年生存率来得好看。

     为什么差距大到这个地步?因为意识、也就是了解且重视的程度差距太大。对此、一位日本消化科医师在结束了在上海的学术讲座之后在博客上写道:

     http://furuhata.exblog.jp/23997025/

     并不想借此机会深入讨论这些东西背后的深层次背景。但有一个事实放在那里:至少在胃癌防治方面、中国的确是一个相当HARD模式的地方。我们需要更多知识、更全面的了解以及更好的工具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及自己所在乎的人、尤其是自己的老父母。

     在此介绍一款不错的工具、免费且简单易用、却很有助于提升自己预防胃癌的意识、那就是权威的日本国立癌研中心专门开发的『胃癌风险自查表』

     大家都知道、胃癌风险因素可以罗列为:

    

     去过日本的人都会注意到『塩辛』这一大类日本传统高盐盐渍食物。这种东西、真的不应该多吃。

     日本国立癌研中心基于20年间跟踪10万人的数据开发了这套工具、通过生活方式习惯、幽螺感染状况以及慢性胃炎(由幽螺杆菌感染所引发)有无等几大要素、来预判今后10年你罹患胃癌的风险程度。基于日本国立癌研中心的声望、以及日本在胃癌领域全球第一的研究与诊疗水平、这个工具值得大家信赖和拥有。

    

     https://epi.ncc.go.jp/riskcheck/gastric/question/index.html#/

     上面这个页面就是『胃癌风险自查表』的主体内容了。总共也就7个问题、非常简洁:

     我按照我自己的真实情况作了填写、除了年龄我不得不选择40岁以外。然后点击下方黄色确认按键。

     结果就出来了:我的胃癌ABC分类属于B群。

    

     贴心的是、点击下方OK按键之后、我会得到一份诊断结果。是这么说的:

     基于血液检查你的胃癌风险分类属ABC类中的B群。基于ABC分类法则今后10年间胃癌罹患风险度如下:

     B群:0.45%。有幽螺杆菌感染、但未见明显慢性胃炎。胃癌风险在同年龄层中属于略偏高。

     0.45%什么概念?意思就是今后10年间每222个如我这样状态的人之中会有一人中刀得胃癌。

    

     但ABC分类只是一方面。接下去还需要叠加其他风险因素来综合考虑。因为我不吸烟、不吃盐渍食物、没有一级血亲家族史、因此最终我的风险是0.31%、也就是每322个我这样的人里接下来10年间会有一个人得胃癌。

    

     这个结果、以绝对风险而言是相当不高的。试想在美国、一生中平均每八位女性就有一人最终会罹患乳腺癌。当然、这只是未来10年风险、不能直接这样比、毕竟时间才是癌症的最好朋友。

     接下来报告会给到你建议:

     『B群虽然尚未有明显慢性胃炎、但却已经感染幽螺杆菌、胃癌风险偏高。要改善自己生活方式、注意接受必要的筛查。吸烟会增加癌症和循环系统疾患风险、今后也要坚持不吸烟。高盐分的食物会增加胃癌风险、今后也要尽量控制。』

     点击下方总结按键、还会给到一个综合归纳:

     『就算以这套工具查出较高胃癌风险、也不必慌张。ABC分类法对于了解胃癌风险是有用的、但通过X光钡餐和胃镜的筛查结果取得正确诊断才是最重要的。BCD群要改善生活习惯、定期接受胃癌筛查。

     研究显示幽螺杆菌的除菌能够降低胃癌风险、但风险并未归零。除菌也可能存在负面因素、这方面信息还不充分。感染幽螺杆菌打算选择除菌时、应该基于症状、详细检查结果和主治医充分沟通。』

     【2】胃癌风险都列在那里、但是风险确切程度和权重却并不平等。根据日本基于循证医学对于胃癌风险因子的洞察、目前状况如下:

     【3】幽螺杆菌查出来阳性之后要不要除菌方面、日本权威机构似乎意见不统一?

     对。譬如刚才引述的日本国立癌研中心和日本消化器病学会对于除菌相对谨慎保守、主张充分评估收益风险之后操作。但日本幽螺杆菌学会、以及日本消化器病学会理事长等知名学者都主张发现即除菌。总体上、日本近年来越来越倾向于积极除菌。

     【4】日本幽螺杆菌学会大致认为20岁开始会比较妥当、但出于感染时间越短抑制胃癌效果越好的考量、也有一些观点认为10岁以上就可以。具体更加确切的年龄或许还需要年限来观察。关于胃癌预防效果、日本有报告认为若能在中年以前、譬如40岁以前成功除菌并保持不再感染、那么就能够降低90%患胃癌的风险。同时、很多家长关心自己孩子会不会已经感染了幽螺杆菌、急着想带孩子去医院查看、恨不得越早越好。但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孩子太小的时候常常会发生『假阴』现象、也就是明明已经感染了但是由于体内还来不及产生抗体、以至于没有被查出来。或者、就算被查出来立即吃药了除菌成功了也容易因为年纪太小而被再次感染。还有、低龄幼儿施以抗生素本身就容易比成年人遭遇更多更严重的副作用以及其他问题、这一切都不应该置于谨慎考虑的对象之外。所以根本不用那么急、20岁以上再开始操作也完全为时不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