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溃疡型早癌,您会怎么处理?
2018/1/9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非常精彩的一个早癌病例分析,欢迎大家分享更多观点和经验……

     作者丨浙江省肿瘤医院

     来源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心ZJCC

     胃窦小弯见一大小约1.5 cm溃疡凹陷区病变,中央见一新鲜溃疡,大小约0.4 cm,被清洁白苔;周围粘膜增生隆起,伴充血肿胀感。

    

     皱襞集中

    

     反复充气吸引,胃窦整体蠕动正常,未见明显僵硬,充分吸引后两边各见一条粘膜皱襞集中,四缘黏膜柔软。

    

    

    

     NBI观察溃疡边缘区域呈茶褐色状。

    

    

     NBI+ME观察:溃疡周围隆起表面腺体结果较周围正常腺体有IP增宽现象,但MCE尚规则。

    

    

    

    

    

    

    

    

     溃疡边缘区域仔细观察,黄圈内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MV+MS改变。MCE较周围背景的有较明显的变形,IP增宽,有破坏趋势;腺体内部的血管有增粗趋势,迂曲改变,局部未能形成环。

    

     仔细看,可以看到明显的DL。

     担心病变有粘膜下层粘连,术前行几丁糖粘膜下充分注射,抬举征阳性,但病变中央局部果然抬举较困难,行充分粘膜下注射后粘膜下层分离。剥离中中央区局部粘膜下层有机化,仔细分离,完整切除病变。

    

    

    

    

    

    

     标本大小约4.0×3.5 cm,共切了19条切片。中央区见一直径约0.4 cm的溃疡,做了7/8/9三个切片。

    

     第7条切片

    

     第8条切片

    

     第9条切片

    

     看看病变中央第8条切片的病理

    

     框内显示病变较重区域,中央区粘膜缺损,肉芽组织形成。

     部位1继续20倍放大

    

     40倍放大

    

     100倍放大

    

     200倍放大

    

     部位2继续20倍放大

    

     40倍放大

    

     100倍放大

    

     200倍放大

    

     病变区域低倍镜下观察,腺体排列紊乱,但黏膜肌层显示完整,未见明显侵犯。

     高倍镜下观察显示病变较重区腺体排列不规则,局部较重区有腺体间质浸润,部分腺体侵出粘膜固有层。

     病理诊断:胃窦ESD治疗标本:(胃窦)粘膜慢性炎伴部分区粘膜缺损,肉芽组织形成,周围部分区腺体重度异形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

     大家做下继续讨论病理:从整体看,病变侵犯层次尚浅,但从局部看,病变局部间质浸润还是比较重的,部分腺体侵出固有层,异型性也是较重的,单从局部来讲是符合癌的表现。

     根据ESD标本,我们认为这个病例的尽早ESD治疗是非常合适和成功的。病变区比较局限,只是在溃疡周边有少量的的病变。

    

     病变在溃疡周围2mm的范围内,如果先行PPI治疗,会不会把病情掩盖了?先把溃疡治愈了再去ESD治疗,术后病理评估会不会更加难以判断了。

     期待大家更好的见解和分析,谢谢。

     请关注 ZJCC早癌诊治讨论群,目前群聊人数超过100人,大家可以通过互相邀请或搜索微信号190282852进入群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