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还带这么玩儿:这位结肠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吗?
2018/1/10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所以以后,真的可以多看一看患者血常规,没事捏一捏患者了……

     治疗预后如何?生存期多久?头疼头疼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能够慧眼识别出哪一类早期癌症患者可能存在更差的治疗预后以及更高的死亡风险是考验医术成熟的关键,但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痛,因为临床上的预后指标实在是叫人眼花缭乱……

     但哪些具有重要意义?别看我,我也不知道。

    

     就拿结肠癌来说吧,不是界哥吹牛,我坐下来就能写一沓厚厚的宝典。至于为什么还没写?因为我一直站着办公嘛,哈哈。

     好了不开玩笑,谈到结肠癌预后指标,以下内容你一定都不陌生:

     肿瘤沉积、血清CEA水平、肿瘤退缩评分、环周切缘、淋巴管血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微卫星不稳定、KRAS与NRAS基因突变、BRAF基因突变……

     哇,好专业(辣眼睛)呢!掌握这些,我就是行走的结肠癌预后百科全书啦!

     诶,为什么会莫名地留下眼泪,一定是我对这些知识爱得深沉!

    

     可是如果有一天,界哥发现,除了这些五花八门的高冷数据,还有一种更轻松简单的方式,能预测结肠癌的预后,你要不要get起来?比如你只需要看看患者血常规、没事捏一捏患者(不是揩油啦)……

     不要觉得界哥胡说,我可是有图有证据的!来学习(围观)一下!

     系统炎症合并少肌症,结肠癌死亡风险翻倍!

     这是一项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研究者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旨在阐明诊断前升高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LR)与诊断时少肌症对结肠癌治疗预后及生存期的影响。

     结果颇为惊人,患者诊断前NLR升高不仅和诊断时少肌症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这两项风险因素合并出现时,能够使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一倍!

     不明觉厉!有戏,往下看!

     为了寻找系统性炎症和少肌症与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研究者采用C SCANS研究,入组2470例2006~2011年首诊为Ⅰ~Ⅲ期结直肠癌并接受手术的患者。

     该项研究中,研究者计算了癌症患者诊断前24个月的平均NLR值。

     这里插播一个小知识~

     我们知道肿瘤微环境对于促进肿瘤生长起着关键作用,而肿瘤微环境形成与慢性炎症过程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肿瘤预后不仅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还与机体本身的炎症反应相关。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功能中均扮演重要角色。临床中高NLR提示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不良。

     因而本研究中,研究者选取NLR作为系统炎症反应的主要评价指标,有理有据。

     本文中,NLR小于3,表示轻度或无系统炎症。

     另外,通过CT扫描计算出骨骼肌指数(即第3腰椎处的肌肉面积除以身高的平方)。对于正常或超重的患者,肌肉减少定义为男性低于52 cm2/m2,女性低于38 cm2/m2。对于肥胖的患者,肌肉减少定义为男性低于54 cm2/m2,女性低于47 cm2/m2

     再插播一个小知识~

     少肌症,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力量以及功能的减退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综合征。其常常与许多慢性疾病相关,比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癌症等。

     目前,也已有文献报道,对于肿瘤患者,少肌症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更差的手术治疗效果、更高的毒性反应以及更短的生存期。

     诊断前具有较高NLR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多为女性,倾向结肠癌,多为Ⅱ期或Ⅲ期CRC。

     且多数患者存在超重或肥胖现象。

     在2470例患者中,NLR≥3和肌肉减少的情况十分常见,分别为占46%和 44% 。

     研究还发现,诊断前较高的NLR也与诊断时少肌症的出现呈现正相关,这种相关性与患者种族、年龄、癌种、分期、BMI无关。

     与NLR<3的患者相比,3≤NLR<5的患者出现少肌症的几率是其1.35倍 (95% CI, 1.10-1.67) ,

     而NLR≥5的患者少肌症的发生率是NLR<3的患者的1.47倍 (95% CI, 1.16-1.85)。

     表1 2470名非转移性结肠直肠癌患者诊断之前的系统炎症水平

    

     那些NLR≥3且同时存在少肌症的患者,其生存期大大缩短;

     而NLR<3且无少肌症的患者,其生存期最长。

     该研究覆盖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通常我们认为老年人更倾向于出现系统性炎症和少肌症,不过该研究提示,NLR≥3和少肌症的风险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且一旦出现,其引起的生存期缩短风险也是一样的。

    

     图注 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2470名非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NLR和少肌症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在多因素分析中,NLR和少肌症相互作用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因而研究者采用了单因素死亡风险评估,结果显示,

     NLR≥3与总死亡风险比为1.64,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死亡风险比为1.71。

     少肌症与总死亡风险比为1.28,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死亡风险比为1.42。

     NLR≥3合并少肌症,与总死亡风险比为2.12,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死亡风险比为2.43,其风险均增加了不止一倍!

     表2 2470名非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NLR、少肌症、结直肠癌(CRC)存活的关系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评估系统性炎症和身体肌肉状况与结直肠癌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首次发现:

     界哥嘚啵嘚

     怎么样,有没有刷新三观?

     也许以后,真的可以多看一看患者血常规,没事捏一捏患者了……

    

     参考文献

     [1] Cespedes Feliciano E M, Kroenke C H, Meyerhardt J A, et al. Association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Sarcopenia With Survival in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C SCANS Study.[J]. Jama Oncology, 2017:e172319.

     [2] Lowes L E, Hedley B D, Keeney M, et al. User‐defined protein marker assay development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using the CellSearch? system[J]. Cytometry Part A, 2015, 81A(11):983-995.

     [3] Bonnomet A, Brysse A, Tachsidis A, et al.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s an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J]. Journal of Mammary Gland Biology & Neoplasia, 2010, 15(2):261-273.

     [4] 高维鸽, 龚旭晨, 戈小虎.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 2014(24):6915-6916.

     [5] 邵时杰. 肌肉减少症与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D]. 温州医科大学, 2015.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