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科室想搞定肿瘤?大包大揽时代已过!
2018/1/11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我国大多数结直肠癌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无论进一步提高生存期或改善生存质量,单一科室没有“杀手锏”,一招制敌不再,也并非几张会诊单就能解决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率不高,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一些患者确诊时肿瘤已侵犯周围脏器,或已发生转移,失去了外科手术最佳时机。

     此外,部分高龄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给单纯手术治疗造成了较高的风险和困难。

     由于我国多数结直肠癌在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尤其面对疑难患者,病情复杂,若影像学检查又有局限,或各种检查结果相互矛盾,此时无论要提高生存期或改善生活质量,单一手段已捉襟见肘。

     20世纪90年代,国内医疗进入专科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突出,专科医师可能难以了解其他学科发展,这在对疾病认知更深入和精细的优势下,也让医务人员处理病患时陷入片面思维方式,外科、内科、放射科等从各自角度思考问题,造成患者就医盲目、诊疗有很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专科化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误诊漏诊也时有发生。

     常规治疗模式下,患者通常一次只能得到一个科室的专家建议。而病情较复杂的中晚期患者要得到更综合全面的考虑,常需辗转于多个科室或医院,不得不经历重复检查和多次诊断。

     据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科主任孔大陆介绍,若能在第一时间选择有MDT模式的医院接受综合诊疗,不仅便于不同专科医生间优势互补,开展全方位的集体探讨,做出全面综合的有效评估,也更利于患者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及时获得个体化治疗方案。

     MDT模式在国外早已有,国内大的中心也在逐渐开展。它是指由2个以上相关学科组成固定专家组,针对某一类疾病进行定期定时临床讨论,并参照循证医学证据,提出最佳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医学形式。这不同以往传统序贯治疗,虽然不同阶段可能由不同专科科室主导,但每一步治疗决策均由MDT团队决定,可减少决策偏差,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得益于现代诊疗的进步,各种治疗手段的合理精准使用,近年来,规范化的多学科团队联合会诊模式,已使结直肠癌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据孔大陆主任介绍,目前Ⅰ期肠癌治愈率可达到90%,Ⅱ期可达到80%,Ⅲ期还有60%左右的治愈几率,即使到了Ⅳ期,仍有百分之十几的患者可治愈。

     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约有15%-20%会发生肝转移。与单纯内科治疗相比,采取MDT模式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由5%提升至20%-30%。对于部分中晚期患者,MDT也能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他们还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将于12月23日召开“2017年结直肠肿瘤高峰论坛”,保持团队在治疗理念上的“新鲜度”。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单科室能力再强,“独揽独斗”也难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学科间协作已成为必然,MDT诊疗模式也是大势所趋!

     附:“2017年结直肠肿瘤高峰论坛”会议介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