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掌握常用便秘治疗药物使用
2018/1/27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便秘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有哪些药物可以解除这种痛苦呢?让我们一起来向朱老师学习下。

     作者丨朱海杭

     来源丨航海消化

     常用便秘治疗药物使用速查表

     肛

     门

     用

     药

     ■局部润滑粪便、诱发排便反射、清除粪便嵌塞;使用方便简便,可在家庭使用,家中常备药品;

     ■各种病因便秘时首选治疗,插入肛门时动作要轻,防止轻损伤直肠。

     ■开塞露:成人每次20 ml,清晨便前挤入直肠;

     ■甘油液:成人每次20 ml或栓剂每次3 克,用法同上。

     灌

     肠

     制

     剂

     ■局部软化粪便、诱发排便反射、清除粪便嵌塞;

     ■肛门给药治疗无效时选用;须在诊所或医院进行,需用灌肠设备。

     ■开塞露:成人每次40-60 ml(推荐);

     ■生理盐水:成人每次500 ml灌肠(推荐);

     ■医用肥皂液:0.1-0.2%每次500-1000 ml;

     ■温清水每次500 ml(注意低钠血症);

     ■液状石腊:100-250 ml/ 次。

     润

     滑

     性

     泻

     剂

     ■口服后润滑肠壁、软化粪便而使粪便易排出;

     ■适用于肠梗阻和粪便嵌塞便秘;

     ■服药后保持立位防止吸入肺部;不宜长期使用,

     ■液状石蜡:成人每次15-45 ml每日两次口服;

     ■植物油:晨起口服橄榄油4 ml,每日一次。

     膨

     胀

     和

     容积性泻药

     ■膳食纤维及补充剂口服后药物在肠内不吸收,增加粪便体积,滞留水分粪便松软易排出,1-3 天慢缓起效,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用于老年人、妊娠便秘或轻症便秘;治疗期间应额补多补充足水份;

     ■疗程一般2-4 周,大剂量可腹胀、腹鸣和肛门排气增多。

     ■小麦纤维素颗粒(非比麸)成人每次3.5 克每天2-3 次,每次口服后饮水100-200 ml.

     ■欧车前亲水胶(恺司尔)成人每次6 克加水300 ml搅匀后餐后半小口服每日1-3 次;

     ■聚卡波非钙(利波非)成人每次2 片(1.0 g)每日3 次,饭后用足量水送服。

     渗

     透性泻药

     ■口服后肠内渗压保水松软粪便,刺激肠道蠕动;导泻强度与摄入量成正相关。

     ■除乳果糖外,起效快,主要用于清洁肠道,也可适用于容积性泻药无效时便秘的治疗,短期临时加用。

     ■乳果糖(杜秘克),作用较温和,1-3 天起效,成人每次10-20 ml,每日1-2 次;同时肠道益菌作用,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长期卧床老年人、孕妇和肝病者便秘。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治疗便秘成人每日一次,每次一盒ABC三包加水1000 ml口服。

     ■硫酸镁:用于便秘成人每次33%浓度15-60 ml(5-20 克)加水100-400 ml口服,每日一次,早晨空腹;

     ■磷酸钠盐,用于便秘成人每次口服溶液45 ml+水750 ml口服,每日一次。

     刺激性泻药

     ■刺激结肠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增强肠蠕动;刺激肠道分泌,促进排便、6-8 小时起效,通便作用较强;

     ■容积性和渗透性泻剂无效时考虑使用。可能引起腹痛,短期间断性使用,不宜超过7 天。

     ■比沙可啶(便塞停):成人每日一次每次5-10 mg,餐后一小时后口服,不得咀嚼压碎服,不与牛奶制酸药同服。

     ■酚酞(果导)成人每日一次每次50-200 mg,睡前顿服。

     ■番泻叶:成人每日一次3~6 g,重症可加至10 g,用开水250 ml冲泡后服用;

     ■大黄苏打片,0.3 g/片 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3 片;

     ■蓖麻油:成人每次口服10-20 ml,不得超过60 ml,主要用于肠道准备

     促动力剂

     ■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激动因子,促进结肠蠕动;

     ■适合各种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其中普芦卡必利作用最好,其它为上消化道动力药,兼有便秘治疗作用;

     ■普芦卡必利(力洛):成人每日一次,每次2 mg,不定服用时间,刺激结肠产生巨大推进性收缩波,促进结肠排空,适用于难治疗性动力障碍性便秘综合征。

     ■莫沙必利:成人每日三次每次5 mg餐前服,

     ■西尼必利(希笛尼)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 mg餐前服;

     ■伊托必利:成人每日三次每次50 mg餐前服;

     ■氯波必利:成人每日2-3 次每次0.68 mg餐前服;

     ■曲米布丁: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00 mg餐前服,双向胃肠动力药;

     ■西沙必利(普瑞博思)潜在心脏副作用停用。

     ■替加色罗(泽马可)潜在心脏副作用停用。

     促分泌药

     ■促进肠液分泌,软化大便,加速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新上市药,用于容积性和渗透性泻药无效病例和较重便秘治疗。

     ■利那洛肽(令泽舒)鸟苷酸环化酶 C激动剂,成人每日一次每次145 μg早餐前半小时服。

     ■多库酯钠:前列腺素合成酶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00 mg餐前服;

     ■鲁比前列酮:肠上皮2型氯离子通道激活剂,成人每日两次每次24 ug,餐中服。

     益

     生菌

     ■益生菌能增加大便次数及软化大便,改善和有助于减轻慢性便秘症状。

     ■常见益生菌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地衣芽孢菌、粪肠球菌等。

     ■益生菌品种较多,有药品和保健品,有活菌和菌体干制剂,有片剂和口服液,有单菌和复合菌制剂。

     ■疗效取决于产品工艺能让细菌在体外保存成活率、能通过胃酸进入肠道和定植肠上皮的量。

     ■益生菌治疗便秘的疗效个体差异较大,但副作用较小,各种类型便秘可以临床试用。

     中

     医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症型选择治疗中药方和中成药:

     ■热积便秘:麻仁丸、通便宁、枳实导滞丸、清肠通便胶囊;

     ■寒积便秘:温脾汤;

     ■气滞便秘:六磨汤、四磨汤、厚朴排气合剂;

     ■气虚便秘:黄芪汤;芪蓉润肠口服液;

     ■血虚便秘:主方润肠丸加减;

     ■阴虚便秘:增液汤、滋阴润肠口服液;

     ■阳虚便秘:济川煎,苁蓉通便口服液,通便胶囊;

     ★服用含蒽醌类中成药保健品注意事项:

     ■含有大黄、芦荟、番泻叶、决明子等蒽醌类中药是刺激性泻药,通便效果好;

     ■因通便效果好、价格便宜,不知不觉形成依赖;

     ■长期服用可导致不可逆肠神经损害和黑肠病;

     ■一旦失去治疗反应会导致顽固性难治性便秘;

     ■选用保健品前一定要查阅说明书了解成份。

    

     便秘用药前须知道的四件事

     1药物选择原则

     ■便秘药物治疗是辅助和对症治疗;

     ■尚无标准用药方案,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根据便秘发病机制选择药物;

     ■根据药物有效性、安全性、依赖性选择;

     ■先单独用药后联合用药;

     ■先选择药价便宜的常用药物;

     ■药物治疗有效应减量或停药;

     ■注意药物说明书所述副作用。

     2用药期间自我健康保健不可少

     ■多纤维,每日至少 20-30 克膳食纤维;

     ■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5至2 升;

     ■多运动,适宜运动如每日步行6000 米;

     ■一定时,每日早晨或餐后定时排便一次;

    

     3服药同时寻找便秘病因很重要

     ■胃肠道本身疾病:

     ■全身系统性疾病;

     ■睡眠和心理疾病;

     ■药物治疗副作用。

     4如有下列病情要慎用或禁用泻药:

     ■粪便嵌塞(直肠指检或腹部平片);

     ■原因不明肠梗阻(腹部平片或CT);

     ■重度结肠炎症等肠道疾病;

     ■先天性或继发性巨结肠;

     ■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原因不明的急性腹痛;

     ■上消化道梗阻(泻药呕吐吸入气道);

     ■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

     便秘药物治疗选择三步曲

    

     1药物经验性治疗(一级治疗)

     ■45岁以下、无出血贫血消瘦报警症状时;

     ■便秘较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时;

     ■先药物经验治疗,观察治疗反应;

     ■首先用直肠栓剂或灌肠液清除粪便嵌塞;

     ■再后短期使用容积性、渗透性泻药;

     ■无效时临时使用刺激性泻药,不可长期使用。

     2药物病因和分型治疗(二级治疗)

     ■45岁以上或有报警症状时需病因检查;

     ■便秘重、经验治疗无效时需分型检查;

     ■根据便秘病因治疗原发病包括心理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加用促动力药、促分泌性药;

     ■排便困难型便秘首选生物反馈治疗;

     ■混合型便秘联合生物反馈和药物治疗。

     3联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三级治疗)

     ■上述二级治疗无效时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

     ■联合使用药物、个体化用药;

     ■联合生物反馈和骶神经刺激等非药物治疗;

     ■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

     (2)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3)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