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心外科医师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杂交手术
2017/6/6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两台手术无论谁先谁后,由于人工瓣膜及血管内支架术后的抗凝等治疗,都会增加第二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作者 |樊丽达、李静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68岁的浦东刘老太罹患心脏主动脉瓣狭窄已经多年,因害怕开刀一直吃药保守治疗。

     近期她心绞痛加重,再次来到东方医院检查,确诊为胸主动脉夹层瘤且瘤体内膜已经破裂,随时有猝死的风险,立即被心外科收入院。

     在心外科,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夹层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手术方法不同、路径不同、耗时不同、需要的耗材也不同。

     心脏主动脉瓣狭窄,需要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用人工瓣膜替换因年老钙化而缩小变形的主动脉瓣,改善心脏血流状况。正常情况下,手术需要需要3、4个小时。

     针对胸主动脉瘤,则需在心脏的主动脉血管内放入支架,进行介入治疗。常规办法是:通过大腿根腹股沟处的小切口,将覆膜支架放入动脉血管,一路上行,直达心脏胸主动脉发生病变的血管内层,将动脉瘤隔绝在血液循环之外,建立新的血流通道。

     两台手术无论谁先谁后,由于人工瓣膜及血管内支架术后的抗凝等治疗,都会增加第二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考虑到刘老太的年龄与实际身体状况,心外科多次会诊讨论,提出了杂交手术的方案-因为开胸手术与介入手术同时进行,只有在杂交手术室才能实现

     一

     杂交手术需要精密设计

     定了手术思路,就必须精密设计手术方案。

     CT显示,刘老太的胸主动脉夹层瘤及瘤体内膜破洞,长在一个特别“不巧”的位置。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最粗的动脉血管,它自心脏发出为全身脏器供血,形似一根拐杖。连接心脏的拐杖头部被称为“升主动脉”,拐杖弯部被称为“主动脉弓”,拐杖的长腿则是“降主动脉”。

     而刘老太的胸主动脉夹层瘤及瘤体内膜破洞,正巧位于“主动脉弓”和 “降主动脉”之间,如果在此处置入覆膜支架,会挡住“弓部”另外两条心脏大血管的通道口,影响老人的脑供血和四肢血液循环。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主动脉弓腔植入覆膜支架进行修复之前,先期进行人工血管搭桥术:利用一个带分枝的人工血管,将负责脑供血的“左颈总动脉”和负责四肢血液循环的“左锁骨下动脉”,建立搭桥连接至“升主动脉”上,腾出“主动脉弓”上的“空地”再植入支架。如此算来,手术难度成倍增加。

     问题来了。如何把刘老太心脏上这么多的问题,尽可能地融合成一台杂交手术进行解决?

     东方医院院长、心外科主任刘中民教授提出一个大胆假设:既然主动脉瓣换瓣时的开胸不可避免,在升主动脉进行人工血管的旁路搭桥也不可避免,那就想办法减少大腿腹股沟处的切口,莫让覆膜支架“千里迢迢”地穿过下肢动脉到达心脏,而是直接从升主动脉上的人工血管分枝内进入主动脉弓,隔绝主动脉瘤破口。

     二

     不走寻常路必然要付出代价

     目前市面上生产的心脏支架都是逆行设计,适合从腹股沟处的下肢血管逆行到达心脏的走向。

     如果想减少切口,将支架从升主动脉的人工血管分枝放入,直接到达主动脉夹层瘤,路径是近多了,方向却反了,必须“顺行”植入支架-结果对患者来说是一样的,过程对医生技能的考验却极大。

     三

     杂交手术需要密切配合

     经过连续一周的精心设计及与患者家属的充分沟通,杂交手术如期进行。

     东方南院四楼杂交手术室,中央是一台可透光的全自动手术床,周围配备了心血管C臂造影机、实时超声心动系统、体外循环机、心脏监护仪、复合血管造影机等多种高精尖设备。

     按照预先设计的手术方案,在体外循环机的支持下,主刀医生刘中民首先进行开胸换瓣 ,然后利用带有三分枝的人工血管在升主动脉上架桥,有条不紊地接入“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留出人工血管的另外一个分枝入口与足够长度的“主动脉弓”,交给下一位主刀医生刘泳。

     与此同时,杂交手术室配备的复合血管造影机,一直在进行三维立体成像,患者体内的血管“地形图”同步呈现在显示屏上,准备装入支架的刘泳医生时刻密切地“按图索骥”。

     在计算好血管承受压力的前提下,刘泳将选择好的覆膜支架经人工血管的预留分枝口,小心而又准确地“顺行”放入,支架顶端的锚钉区稳稳地“卡”在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中间段的血管内层,将动脉瘤及破口隔绝在血液循环之外,新的血流通道建立起来---手术成功了。

     整台杂交手术仅用了四个多小时,与分台手术相比,患者费用也大大降低。经过半个多月的恢复,刘老太各项身体机能都显示良好,已于昨日出院。

     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认为:“真正的杂交手术,不只是多台手术在步骤上进行机械迭加,减少患者麻醉、划皮动刀、手术室转运的机会,而是通过审慎、周密的手术方案设计,把多台手术融合成一台,通过最佳的顺序、路径、术式一次综合性完成,给予患者最有效、损害最小的治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