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白:每周工作70小时以上,好怕猝死……
2018/1/17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每位医生都曾站在猝死的边缘……

     作者 |SU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新年伊始,又有医生猝死了……

     (痛心!30岁医生刚下手术台就猝死,他做得了手术、写得了SCI……)

     最近发生的医生猝死新闻,无一例外都是青壮年医师骨干,基本都是在去世前工作了太长时间。不知从何时起,看新闻只要有“医生猝死”这四个字,内心就止不住的颤抖,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虽然不曾谋面,但悲痛不曾减少。

     “做医生真的太累了”,这应该是每位医生的心声。中国医师协会在2014年进行了第五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并出具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52.72%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40~60小时,32.69%的医师在60小时以上。

     说实话,如果我属于52.72%范围内的群体,我做梦都会笑出声的,然而事实是,不仅是我,我身边的大多数同事每周工作基本在70个小时以上,工作日早7晚9,如果有大手术,那到凌晨一两点也是正常的,周末要去看病人,换药,提前准备下一周的工作,每天两三个小时就进去了,我们住院医的工作大部分是围绕着病人,病人风吹草动的不适我们需要第一时间出现,尤其是大手术术后三四天内,我们基本要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去查看一次,开检查,请会诊,安抚家属情绪…。

     最累的还是值夜班,白天累了一天,晚上还需要挑灯夜战,经常是刚要躺下休息一会,值班电话就鬼魅地响起,如果是睡熟了被电话吵醒,基本都是出一身冷汗,以致于我以前很喜欢的一首音乐,在成为值班电话的铃声后,我就再也不喜欢了。

     也碰到过几次前一个患者还没处理完,后面又陆续来了三四个,于是一个晚上就泡在了急诊,第二天洗把脸继续上班工作,虽然我们可以倒休,但基本没有人休息,休息了工作没人做。

     去年年底那段时间收了很多患者,我经常出现精神恍惚的症状,头晕眼花耳鸣,在一次手术缝皮时直接晕倒了,还好就在手术室,急救什么的很方便,神外的大夫来大体检查了一下,认为没有大事,就是太疲劳需要休息,再加上低血糖才晕倒,科里放了我三天假,我睡了两天两夜才缓过来。

     现在想想,很是后怕,我可能离猝死差了一点点,就处于猝死的边缘。

     后来朋友因为这事还安慰我:幸亏你是医生,在医院呆着,这要换了其他人要是发现不及时那基本没救了。在此,我需要科普一下,猝死之所以叫猝死,就是因为它的突然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猝死中心源性猝死占了近80%,目前公认的心源性猝死多在1小时之内死亡。而最近猝死的医生大部分是在医院内,所以在医院内又怎样,手术中、值班中、门诊中,因为高度的责任感,医生基本不会因身体突然出现的不适而停止工作,都是心里想着:坚持一下,等我忙完了就去休息,往往错失了预防或处理的时机。

     坚持不懈、兢兢业业的我们像极了古代鞠躬尽瘁的皇帝:扶朕起来,朕还要批改奏章,我们是:自己扶椅子起来,再去收个病人写份病历上台手术……

     上个月有个认识的师姐从医院离职去了德国的默克公司,说起来原因,只回复了两句话:我想要假期,我受不了偏头疼的时候还要无休止的上手术。

     曾经我毕业的时候一些同学也是直接离职转行,有的去了500强药企,有的选择了公务员,有一个现在已经是总裁了,天天坐着头等舱满世界飞。后备医生越来越少,在职医生只能越来越累。

     2017年年初柳叶刀一篇《10-year trends in the production and attration of Chinesee medical graduates:an analysis of nationwide date》分析了中国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10年中中国有470万医学生毕业,而医生总数只增加75万。进一步分析则发现,10年中,中国25-34岁的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而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该研究还发现,农村地区医生缺口达到50万人。

     这些“离奇失踪”的医学生们就和我之前的同学一样,弃医从某了。有时觉得,真的很难有其它职业像我们一样,大学学那么多专业课,课余时间那么少,不考研基本没出路,考了研继续一贫如洗,30岁了没办法买房结婚…。

     大部分医生可能都是被儿时的梦想欺骗了,以为医生白衣飘飘的走起来特别帅,事实上做了医生发现,白大衣不系口子走起来确实拉风,其余的都和电视剧里不一样,我们经常是顶着一头鸡窝穿着刷手服运动鞋满医院跑,心里唠叨着:要死了,要死了。

     对于医学硕士博士而言,很多时候要一边上临床一边做课题泡实验室,尤其是博士,现在毕业基本都要发SCI,这也是年轻医师发展晋级的硬性指标,然而SCI作为顶级杂志,想要发表论文又谈何容易。柳叶刀2013年的《Young Chinese doctors and the pressure of publication》和2014年的《Publication pressure on Chinese doctors—another view》也提出年轻医师发表SCI压力很大,临床研究需要长期随访或大病例数,这对于年轻医生是不容易实现的,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资料、做实验等,这真的比临床能力更重要吗?而且这些时间和精力也只能从休息时间中扣除。

     文章中还指出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相互交流,应该是非强制性的,同时呼吁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应该去掉SCI文章的负担,并建立一个稳健的评估机制。当时看到这篇文章,我简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临床很累,科研也很累,如果必须要选一的话,我想选C:休息,休息一下。

     除了手术、科研,医生还要时时面临着医患关系的严峻考验,患者或家属拍着桌子质问我那简直是家常便饭。很多旁观者会问:你们为什么不向患者解释呢?好,如果每个患者我们从头到尾认真细致的解释一遍,需要近两个小时,六七个患者解释下来,其余的医疗工作不用做了,医院根本没办法正常运转工作。

     医学作为高风险学科,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很难向患者保证任何事情,并不是在逃避责任,很多患者也并不是无理取闹,也是真的不理解,往往此时很多医患矛盾就产生了。

     柳叶刀2014年的《Violence against doctors:Why China?Why now?What next?》也指出医患矛盾的产生,其实医患双方都是受害者,认为医改的核心应该是修复这一受损的关系。真心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医患关系能早日变成和谐的代名词。

     是的,我也发现了,柳叶刀十分关注中国医生的现状。确实,我们每天都处在一个身心交瘁的环境中,工作时间长、科研压力大、医患关系差、经济拮据……现实中的我们虽然经常吐槽,但每个人对待工作上都是极度严谨负责,即便被儿时的梦想欺骗了,我们依旧义无反顾的坚守在岗位上,看着一个个患者从医院开心的出院,这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慰藉。即便知道我们很多人都站在猝死的边缘,我们也希望这一天能来的晚一些,再晚一些。

     最近,我做了一些改变,值完夜班必须休息半天,工作上交给小伙伴,相互帮助,每周抽出两个晚上去健身,还报了一个舞蹈班,必须得劳逸结合,我觉得我应该能坚持,毕竟健身和舞蹈花了我不少大洋,为了钱也得坚持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