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发作,这个选择比自己去医院更好!
2018/2/22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快来!患者心跳骤停了!
时间:2月8日晨8时许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预检台
“你别往外走呀!赶紧去做检查。”护士焦急地拦着。
“我就到门口,我要去接我老婆。”一年轻男子执意要走。
你来我往时,突然,男子倒地、抽搐。
“快来!患者心跳骤停了!”

图片说明:急诊科医生马上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一听胸痛,护士立马开出检查单
时针倒拨2小时。
27岁的小陈感觉胸闷,时有时无地胸口发紧、痛。
在妻子的催促下,他坐着公交,来到上海新华医院。
“哪儿不舒服?”急诊预检台护士问。
小陈递过病历本说:“就是胸口有点隐痛,也不是很剧烈,一阵阵的。”
听到这儿,护士立马在病历本上戳个章,注明“胸痛”。然后,手脚麻利地开出心电图检查和血检单。“你现在就去做心电图……没付钱?那也没关系,先把检查做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费爱华说:
造成胸痛的原因很多。其中,约30%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这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突然闭塞,造成心脏肌肉的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心肌细胞坏死,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猝死等后果,危及生命。
急性心梗发作后就诊时间非常珍贵,每拖延1分钟就意味着心肌坏死在增加。
因此,对突发胸痛的患者而言,关键在于快速识别、及时治疗。
根据我国《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相关规定,上海新华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胸痛中心的参与科室之一,建立急性胸痛优先就诊机制,且“先救治、后付费”。
一旦接诊疑似胸痛患者,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快速检查诊疗。
从就诊到完成首份心电图,5分钟;
从抽血到获取胸痛生化指标等报告,20分钟
这两项基本能诊断心梗。
患者在检查的同时,护士就要通知心内科导管室,预备急诊PCI手术。
“遇到胸痛剧烈的,可能直接被推进抢救室做心电图检查。”费爱华医生说,“但谁又想到,小陈说是隐痛,实际情况这么严重,一下子呼吸、心跳都没了。若他倒在就医路上,那后果……”

图片说明:心肺复苏成功后,小陈被医护人员一路小跑地,推向心内科导管室。
生死30分钟
8:15,小陈突然倒地。医护人员立时开始抢救。
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床旁心电图检查、呼吸机应用、留置胃管,注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即心脏支架手术)做准备……
生命体征一恢复,小陈被转运到心内科导管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周卿说:
小陈还在抢救中,我们就已接到急诊电话,马上启动导管室、准备抢救药物及器械。
人还没到,心电图结果已经有了: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小陈心肌梗死的范围比较大。左前降支从开口起就闭塞。我们用球囊扩张后,发现残余狭窄仍然很重,于是当即植入一枚心脏支架——左前降支血流完全恢复。
从他进导管室,到手术完成,不到30分钟。
我的感受是,要让胸痛患者得到快速有效诊治,就必须树立胸痛优先观念,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压缩所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因此,胸痛中心建设、胸痛治疗,绝不是单打独斗,要整合相关科室的智慧和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费爱华说:
心内科、急诊科、药剂科、检验科、影像科、信息科、胸外科、呼吸科,包括护士预检,都是胸痛中心运转的一部分。

图片说明:小陈被送抵导管室
比赶紧去医院更好的,是呼叫120
因为抢救及时,小陈恢复很快。目前,他已撤掉呼吸机,自主下地活动(见下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周卿说:
PCI手术结束后,我们就监测了患者的心肌酶变化,对他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由于就诊比较及时,小陈的介入很成功,心肌受损程度较轻。
费爱华和周卿提醒:
小陈的经历说明,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众的心梗科普教育。其中有3个核心认知:
1.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心梗发作时,会表现为急性胸痛、胸闷。一旦发生,应尽快就医。
2.呼叫120: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患者呼叫120,而非自行前往医院。首先,120会做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用相应药物治疗;其次,120会前往有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并提前启动导管室,进一步压缩抢救时间;再次,120急救系统正在建设数据库,若相关患者日后再发胸痛,大数据会进行预判、分析。
3.高危人群:老年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有心梗家族史等,属高危人群。在积极控制体重,诊疗慢性病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控。
“高危人群要关注自身异常。有时,一些很细微的‘不一样’,可能就意味着大病。”费爱华医生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名50多岁的会计突发脑梗。其表现是,明明要到507房间交资料,结果走进了510。
后记:
2011年后,我国各地陆续建设胸痛中心。若需了解更多胸痛中心信息,可以登录“中国胸痛中心网”,进行查询。
注:本文图片若无特殊声明,均由上海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费爱华提供。
资料来源:
1.《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