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便秘,仅仅通便就够了吗?警惕骶前肿瘤!
2017/12/17 医学界肿瘤频道

     患者排便困难,查后发现竟是骶前囊肿惹的祸,但外科肿物那么多,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脊索瘤、畸胎瘤、胆脂瘤……这个到底是哪个?

     作者丨张渊博

     来源丨微信平台:书信肛肠医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 多见于女性及老年人,一般分为结肠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便秘。便秘也可以是一个并发症状,如并发于肠腔狭窄、肠道黏膜脱垂、直肠前途、药物副作用(如抗抑郁药、阿片类止痛药)的便秘,因此对于便秘的诊治要全面评估,仔细排除。以下分享一例因排便困难就医的少见骶前巨大表皮样囊肿一例,以供分析讨论。

     1

     病例汇报

     患者王某,男性,59岁,因“排便困难1年,加重3月”于2017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费力,便质软成形,1次/日,每次时长约15分钟,未予治疗,症状逐渐加重。3月前大便排出困难明显加重,需甘油辅助,量少质硬,1次/日,排便时长30分钟以上,无便血,无里急后重感,无便不尽感,药物(不详)治疗无效。外院11月8日盆腔CT示:前巨大囊性病变,大小约9.1×9.6×10cm,增强扫描无强化,边界清楚,直肠受压向前方移位,局部与肿块分界不清。为求手术治疗入院。

     入院症见:大便排出困难,需杜密克及甘油辅助,量少质硬,1次/日,排便时长30分钟以上,正常排气,,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无粘液血便,近一年体重无明显减轻。否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76次/分,血压:132/78 mmHg,神志清,精神佳,自主体位。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5次/分。

     专科检查:(截石位)肛周皮肤未见瘘裂、未见红肿,肛门居中。肛周无按压痛,进指7cm,直肠空虚,直肠后壁距肛缘约3cm可触及质韧肿物,上极不可触及,肛门括约肌无痉挛,肛提肌无反常收缩运动,退指指套无染血。患者拒行肛门镜检查。

    

     ★ 图注:我院盆腔核磁增强扫描

    

     ★ 图注:我院盆腔核磁增强扫描

     辅助检查:我院盆腔核磁增强扫描如上图。11月16日电子结肠镜示:距肛缘40cm可见一枚息肉,大小约0.4×0.4cm,镜下钳除送病理,病理回报:绒毛管状腺瘤Ⅱ级。经充分术前准备,11月21日在手术室全麻下行骶前肿物经骶尾入路切除术。手术大标本病理回报:表皮样囊肿。

    

     ★ 图注:图示正中为囊肿

    

     ★ 图注:囊壁及豆渣样囊内容物

     2

     病例思考

     表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多是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外胚层细胞发展形成的囊肿,可发于眉外缘、鼻梁、口底、颅内、颈、锁骨、阴囊、会阴、骶尾等部位,可合并局部脊柱裂、皮下脂肪瘤等。

     临床症状

     表皮样囊肿病程长,进展慢,早期多无症状。囊肿基部常与深组织粘连,不易推动,还可能和下方的骨膜组织粘连(分离时应注意切勿暴力操作、牵拉,以免撕破囊壁或引起不必要的出血和损伤)。肿物增大并侵及或压迫肛门括约肌和直肠时可表现为肛周、会阴部的坠胀感、隐痛或肛周瘘道。肿物压迫直肠明显时可出现排便困难。由于上述症状类似肛周疾病,故往往被误诊为肛周疾病而治疗。

     本文患者王某因排便困难,屡次就诊,但外院一直以“便秘”治疗,未行肛肠指诊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以致于囊肿发展为大小约9.1×9.6×10cm的巨大肿物,直肠严重受压方才被发现,更说明了肛肠指诊的重要性(肿物下极距肛缘仅3cm,指诊完全可以发现)。

     辅助检查

    

     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协助判断肿物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表皮样囊肿特殊的病理组织学基础决定了其独特的影像表现。

     ■ 超声

     类圆形或椭圆形囊性肿块,囊壁厚、回声较明显,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反射光带。内部可以表现为无回声的液性暗区,也可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内回声,亦可表现为内回声不均匀的强回声团,或较多散在分布、强弱不等的光点。CDFI 示团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

     ■ CT

     类圆或椭圆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囊壁厚薄均匀,囊肿呈均质或不均质不同密度影,伴或不伴薄而均匀的分隔。增强扫描通常无强化。

     ■ MRI

     类圆或椭圆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囊壁 T1WI 和 T2WI 呈低信号,囊肿 T1WI 和T2WI 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可伴小片状短 T2 钙化信号,多发片状短T1长T2脂肪信号、可伴或不伴等T1短T2分隔信号。MRI增强扫描检查对本病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鉴别诊断

     骶前的表皮样囊肿需与皮样囊肿、直肠平滑肌肉瘤、骶尾部畸胎瘤、脊索瘤、节细胞神经瘤等相鉴别。

     ■ 皮样囊肿 二者均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发展形成,表皮样囊肿也可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二者鉴别需要组织学证据支持。表皮样囊肿的囊壁内层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壁不包含真皮内的皮肤附件结构,囊内容物主要由分层的角化物质组成。皮样囊肿的囊壁由皮肤的表皮和真皮构成,包含皮肤附件结构,故囊腔内为皮脂、上皮碎屑、角化物质和少量液体的混合物所充满,有腐臭气味。

     ■ 直肠平滑肌肉瘤是肠壁平滑肌、肠壁血管平滑肌或肠黏膜肌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发病率很低。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偶于直肠指检时发现,有症状者常表现为肛门会阴部下坠感或胀痛、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变细、便秘和便血等,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并存。肿瘤过大时可发生肠梗阻。直肠平滑肌肉瘤常被误诊为痔疮或痔疮出血。平滑肌肉瘤指诊可扪及明显膨胀式生长的实体并有明显边缘的肿块,而痔疮在指检时大多不能扪及肿物。直肠指检是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骶前畸胎瘤来源于胚芽细胞(即一种能发育成各种组织结构的细胞,即“全能性细胞”)。组织学分为三类:成熟型,幼稚型,恶性型。成熟型畸胎瘤(也叫良性畸胎瘤)包含有明显的上皮结构,成熟软骨,横纹肌或平滑肌。幼稚型畸胎瘤含有三个原始胚层,细胞有有丝分裂像,期间夹杂有较成熟的结构。恶性畸胎瘤除有成熟的组织或者胚胎组织外,还有恶性组织,比如生殖细胞瘤和绒毛膜癌。超声可明确肿物为囊性或实性、大小及毗邻关系。成熟型畸胎瘤X线、CT可发现肿瘤内有骨、牙齿等异常钙化影。

     ■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中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脊索瘤早期常无症状,肿瘤长大可压迫和浸润周围组织。初期常见症状是骶尾部疼痛,由于疼痛是渐进性,无明显特征,故常误诊。肿瘤压迫直肠,可出现便秘。侵犯骶神经可发生下肢反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累及到骶髂关节时,可出现跛行。

     X线平片可见骨质破坏明显,呈溶骨性。骶骨多节段骨破坏,几乎均为中央破坏,伴有前方的软组织肿块。CT 平扫可见软组织肿块,呈混杂密度,病灶边界多清晰,病灶内见破坏残瘤骨及钙化。MRI 多表现为不均匀信号,在 T1W I主要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其内可见斑点状高信号,在 T2W I上脊索瘤多呈显著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常呈中等度异常对比增强,增强较均匀,但形态不规则。

     ■ 神经节细胞瘤起源于交感神经节内神经节细胞的良性肿瘤,但存在恶变倾向,多发生在后纵隔、肾上腺、腹膜后及盆腔等。临床上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内分泌症状(分泌活性儿茶酚胺、血管活性肠肽、雄激素等)、高血压、腹痛腹泻及女性男性化等症状。CT检查大多边界清楚,大多数神经节细胞瘤密度均匀,平扫为稍低密度(低于肌肉),部分神经节细胞瘤因含黏液基质、脂质或间质血管成分较多表现为更低密度,可呈液体样密度。 MRI 检查可见类似漩涡状强化是其特征性表现。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骶前或盆腔的巨大表皮样囊肿临床少见,希望通过此病例报告,能增加各位同仁对表皮样囊肿的认识及鉴别诊断,也提醒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重视“指诊眼”的重要性。指头摸一下,可能病人不舒服,大夫脏累点,但是病人会因此而获益,有问题不耽误,没问题更放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肿瘤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