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4万女性死于卵巢癌!但有人靠“团战”躲过一劫
2018/2/6 医学界肿瘤频道

小白兔讲卵巢癌第四课:连患者都看得懂的肿瘤免疫的简要概述!
来源丨深圳卫计委
卵巢癌被称为“妇癌之王”,全球每年大概有14万女性死于此病。最主要原因是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只剩30多个月。
2012年7月21日晚,北京发生特大暴雨,一位下班的妇科女医生刚开车离开医院。

行至广渠门桥时,电话响起,一位病人因为哮喘发作呼吸困难,要紧急转入ICU病房。
女医生立即调转车头回医院,可一掉头才发现滂沱大雨已致交通瘫痪。情急之下,她直接把车“扔”在路边,淌着过膝的积水赶回医院。
到医院时,她膝盖以下的裤腿全湿了,病人的两位姐姐扑通跪下,哭得一塌糊涂。
幸好女医生和麻醉科同事及时赶到,病人最终得以脱险。
这位女医生叫孙力,是肿瘤“国家队”的妇科肿瘤专家。

右2妇科肿瘤专家孙力
孙力是不少卵巢癌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有时候,此前曲折的治疗已整垮病人的身体。
“作为医生,我最大的痛苦是,病人辗转到我这里,却已无法承受更多治疗,或是本该30多月的生存期最终只能半年,而我束手无策。”
但天秤座的她放下了“选择困难症”,坚决继续前行,用她乐观开朗的性格感染着近乎绝望的病友。
在好大夫网站上,很多病友对孙力的一个评价是“不放弃”。
1
“不放弃”医生来到了深圳
2017年,她从北京南下,被派到了“国家队”与深圳市政府合作运营的深圳史上第一家肿瘤医院,迎来新的身份。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又叫国家癌症中心,在肿瘤领域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北京以外开“分部”,应深圳市政府之邀,高起点帮助深圳补短板。而且深圳医院与北京医院将成为“一院两区”,共享各项资源。
孙力是协和医科大学的肿瘤学博士,入行已有25年,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及复杂疑难的高难度手术和综合治疗。

春节后的3月份,孙力在北京的一位老病友高女士将来到深圳探望孙大夫,过一个特别的生日,庆祝她在孙力手下重获新生的5周年。
2013年,已到卵巢癌晚期的高女士初次找到孙力,但她很怀疑“年轻又漂亮”的孙力怎么可能治好她已被判死刑的病。
将信将疑中,她接受了孙力的治疗,在一次次手术和化疗后,奇迹般地走到了患病后的第5年。
孙力说,看到病友的生存期超过预期,是她最幸福的事。

她是怎么做到的?
2
让癌王“团灭”需要一支精良部队
在长期的“通关打怪”中,孙力琢磨出,要打垮这些肿瘤“魔怪”,不能一个人在战斗,要“团战”。
“卵巢肿瘤是全身的疾病,治疗起来需要全局观念。”
因为肿瘤遍及盆腹腔,大小不一,大的如西瓜,小的如米粒,“最可怕的是,肿瘤还可能长在肝脏、胃肠等器官,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可能肿瘤切不了,人先垮了。”

在检查阶段,单单照盆腹腔的彩超已经难以掌握全面敌情,影像科得像侦察兵先对病人进行全身CT扫描,准确了解敌情后再由多学科团队制定周密作战计划,而多学科团队正好是肿瘤专科医院的优势。
如果漫山遍野都是敌人,那要先派出飞机大炮(化疗或远程放疗),对肿瘤进行轰炸;
然后可以派出陆军(外科手术)将滞留在盆地(盆腔)、丘陵(肝胆)、丛林(胃肠)、沼泽地(泌尿科)等地方的肿瘤逐一歼灭。

来到深圳后,孙力承袭了北京院区的做法,这已经是一套成熟规范的作战办法。
近期,她们团队还将推出可以灭敌于“地缝”之中(隐蔽之处)的新方法——腹腔热灌注化疗。

她的目标是让卵巢肿瘤最终“团灭”。
近日,在该院举办的“深圳市晚期复发卵巢癌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再给病友吃下“定心丸”:
只要诊治规范合理,有质量的长期存活可达10年以上。

切下一颗巨大的卵巢肿瘤
3
“放心,你的病还没到要悲伤的时候”
孙力擅长的另一种妇科肿瘤是宫颈癌。
宫颈癌的初次治疗非常关键,应该手术还是放疗?这取决于对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如果分期不准,很容易误事。
2014年,一位来自南方的病人廖女士因为“宫颈癌中晚期”,特意到北京找孙力作最后一搏,其实她自认为“已经没得救了!”

可是,孙力在为她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后,说了一句让廖女士至今入木三分的话:
“您的病并没有到悲伤的时候。”
原来,她发现廖女士实际上只是宫颈癌早期,通过手术就很可能治愈。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病人,中晚期病人则需要放化疗,如果不适合手术的病人进行了手术,结果将会很差。”孙力说,宫颈癌分期确诊和其他癌症不一样,除了全身扫描,更多的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
孙力的经验从哪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每年都接受全国各地“走投无路”的病人,从病人曲折的求医经历中,孙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孙力与导师合影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多年的耳濡目染让孙力形成缜密的临床思维,要像侦探一样,在病人的讲述和过往病例中找到“蛛丝马迹”,做出正确的判断。
她教导下级医生,千万不要把和病人交流的过程记成流水账。

4
医生的一笑能解“千愁”
那句“没有到悲伤的时候”,既来自孙力“火眼金睛”的判断力,更反映她开朗乐观的心态。
“孙主任每天都来探视,面对微笑,说话幽默自如。后来才明白她的苦心,她是为了给病人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廖女士的家人说。
很多人一旦患上妇科肿瘤,内心是极度恐慌的,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的病友被反复折磨,身心俱疲,有些人甚至是被“吓死”的。

“现在回想起来,孙主任的心理支持对我母亲的后期治疗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只有像她这样,既具备专家权威,又亲自主刀,和病人一线沟通的人,才给得了病人坚强的信心。”廖女士的儿女说。

5
女人爱美,手术只开一个“肚脐眼”就够了
不但免除病友的恐惧,孙力还想方设法帮助大家不断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孙力与同行交流
入行25年,孙力很清楚病人姐妹们的“爱美之心”。
在一般妇科肿瘤手术中,外科医生需要在病人肚皮上开个大刀口,即使是微创手术,也需要开4、5个孔进行操作。
做完手术后,病好了,肚皮上却留下了好多个疤痕。“一看到就会想起曾经的疾病,很多病人的心还是挺难受的。”

2017年9月,刚到深圳医院的孙力就接诊了一位24岁的“子宫巧克力囊肿”病人。
综合考量后,孙力决定采用目前在国际上较先进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这种技术是微创外科的“进化版”。原本是3到5个孔的事,现在集中在1个孔内进行,其难度可想而知。
她病人肚脐开了一个1.5厘米的小孔道,走腹腔镜下,独立完成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手术,全程在镜下成功完成缝合和卵巢成型手术。

单孔手术妙就妙在利用肚脐眼的天然皮肤皱褶,隐藏了手术切口,也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康复。
“几个孔和一个孔有什么区别?切口的美观效果就是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无痕化效果对病人社会回归时自尊和自信的重建也有莫大意义。”孙力说。
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已经将单孔腹腔镜技术运用于各种良性妇科肿瘤,下一步准备运用该技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

病人另一种痛苦是能否保留生育功能。前不久,一位子宫腺肌症病人在其他医院检查被告知需要摘除子宫,这让她很难接受。
当她找到孙力咨询时,孙力肯定地答复:通过治疗,可以保留子宫。
6
暖心力姐,在深圳建微信群照顾北方病友
来了深圳后,北京的病人怎么办?
以前,孙力的病人多数来自北方,一些病人打着“飞的”都要来到深圳找她复查。
为了方便照顾两地的病人,孙力精心挑选了7名医护人员,建立了一个病友微信群,为大家提供不间断的指导和服务。

病友们在群里相互鼓励,像高女士这样的大姐会以亲身经历鼓励新进群的人。
“一旦给她们看过病,她们再找我,我就要负责到底。”孙力说。
从名满天下的“国家队”南下几乎要白手起家的深圳,孙力和大批北京来的专家正在适应新的生活。在刚刚举办的深圳医院春节联欢会上,她和大家合唱了一曲《鸿雁》,思乡之情寄于歌声之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肿瘤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