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医生这么多年,想的最多的是那些没有治好的“冤魂”
2018/2/24 医学界肿瘤频道

    

     “我觉得对医生最好的鼓励就是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喊你,说你曾经救过他的命,对我来说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作者丨田栋梁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唐平章教授今年70岁了,从1978年他考上屠规益教授的研究生,迈入头颈肿瘤外科这道门,迄今已40年。

     做了这么多年医生,唐平章教授最强调的还是要热爱专业,要喜欢与病人打交道、关心病人,病人好到什么程度了,出院后多久复查,功能恢复如何,医生要把这些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无形中就会有很多病人成为你的朋友。“我觉得对医生最好的鼓励就是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喊你,说你曾经救过他的命,对我来说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如今,唐平章教授常常会想起过去治过的病人,想的最多的是那些没有治好的“冤魂”。“我经常想如果搁现在,是不是就能治好?虽然当时就是那种水平,没有办法,但这种反省能让你在工作中犯更少错误,医生做到了一定程度,都会这样吧。”

     对于自己的从医生涯,唐平章教授如此总结:“虽然有了一点虚名,想想还是挺惭愧,不过是处在一个好平台、好医院里。很多医生在小地方干了一辈子,也深受当地患者的爱戴,所谓名不名其实就是患者口碑好不好,因为处的平台大,所以名气大一些,也没什么了不起,把事情做好才最重要。”

    

     唐平章 教授

     医生的成长没有诀窍

     唐平章教授出生在上海浦东一个中医世家,上面三代都是中医。因此,当他升学面临职业选择时,家里一致认为他应该学医。他说:“那个时候年少轻狂,仗着功课好,学医就要考最好的医学院,所以第一志愿就填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1965年,唐平章顺利的考上协和医学院,但随着一年后文革爆发,他早早就结束了大学生活,在甘肃一直呆到了1977年底高考恢复,才再次以研究生的身份重返北京,并在肿瘤医院工作至今。

     回想起年轻时的时光,唐平章教授说:“那时候医学水平和医疗设备相对比较落后,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很多,做医生很忙很辛苦。我在晋副教授之前的10多年,几乎每天都有十七八个小时在病房里,那时家人还没过来,我住在医院宿舍,也没地方可去,索性全身心都扑在临床和科研上。”

     工作这么多年来,唐平章教授几乎没有休过长假,对他来说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就算休假了。他表示医生就是靠积累,如果你比别人用的时间更多,进步就会更快。“现在想来,我在国内开展的比较早、甚至独创的手术,都是那时候在老师的支持下开展起来的,慢慢形成了特色,获了一些奖,就在国内开始冒尖了。”

     “我拼命工作不是为了荣誉,我就是对医学有兴趣,愿意做这一行,愿意投入时间。”唐平章教授说,“这是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必要条件,没有任何诀窍,你做的多、见得多,经验教训就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及时总结。”

     在头颈肿瘤外科领域耕耘多年,唐平章教授在下咽癌、喉癌、颈段食管癌、口腔癌等领域成就突出。如今,医科院肿瘤医院是国内公认的治疗下咽癌最好的医院之一,国际上下咽癌五年生存率也只有30%,而这里可达50%,而且这里的病例更多、更疑难。

     在喉癌治疗上,过去中期喉癌病人都要全喉切除,早在上世纪80年代,唐平章教授的老师屠规益教授就开创性地做部分喉切除治疗中晚期喉癌,尽量为病人保留语言发音功能。唐平章教授继承并完善了手术,使得疗效更好,术式更规范。

     即使对全喉切除的病人,科里也通过学习国外的技术,组织开办无喉病人食管发音训练班,通过训练可以让无喉病人重新发声,满足日常交流。

     2002年,唐平章教授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称号。

     必须建立多学科会诊团队

     从建院之初,医科院肿瘤医院就提出了多学科会诊(MDT)的理念,坚持到今天,已成为国内公认的MDT执行最好医院之一。

     唐平章教授所在的头颈外科也是肿瘤医院MDT执行的最好的科室之一。唐平章教授说: “我们肿瘤医院看病不是一个医生看,而是一个团队看,所有偏晚期的复杂肿瘤都要经过多学科会诊,给病人最佳的治疗方案,学科之间的绿色通道确保转诊顺畅。”

     在医科院肿瘤医院,所有偏晚期的肿瘤患者一律要经过MDT。每周二是头颈肿瘤外科的MDT日,科室医生前一周门诊所有需要经过MDT的病人在这天要一个一个过一遍,并形成治疗意见。除了头颈肿瘤外科所有医生必须参加外,应邀参加的其它科医生要求必须副高以上。

     唐平章教授指出,MDT是世界医学的潮流,发达国家早就如此执行,不光肿瘤专科,其他科也应该开展,因为MDT的好处显而易见。“多学科会诊后给出的治疗方案诊断明确、符合最新研究成果和规范,必然也会带来一个较好结果,能大大降低误诊误治率,我们的平均住院日现在已经接近国外,医患纠纷也更少,因为MDT是集体意见,不是某个医生的个人决定,错了由医院承担责任。”

     唐平章教授在国内参与各种学术会议时,一再呼吁医院一定要建立多学科会诊团队,大部分偏晚期的肿瘤病人都要经过团队会诊。唐平章教授说:“省级肿瘤医院首先应该做到这点,不能病人到了哪个科就先由哪个科治疗,治不了再转给别的科,这是严重对病人不负责任。”

     时至今日,唐平章教授为呼吁MDT已经跑遍了中国几个大区,他说:“MDT说起来简单,但要推动起来真的很难,现在很多医院还是搞不起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益问题,如果医院病人不那么多,各科室之间抢病人,就合作不到一起;另外就是观念问题,还意识不到MDT的重要性,觉得自己的判断就是最好的。”

     唐平章教授表示,肿瘤的首次治疗非常重要,首次治疗做好了,给病人带来的结果也最好,如果等治不了再转别的医院,或者复发后再二次治疗,病人的生存率就会大幅度降低。

     “MDT非常重要,不解决MDT的问题,医院的水平就很难提升。”唐平章教授说,“我不是说执行了MDT就什么病都能治好,现有水平如果只有这么高,想要再提升一个百分点也很难,但起码要能达到目前的水平吧,事实上很多医院还差的很远,来我们这里的大量病人都是辗转多家医院或者再次发作的,很多病人也许可以做到不再复发。”

     管理的艺术

     工作40年来,唐平章教授做过科室主任,也担任过院所长,在管理上很有心得。他说,有些医院虽然很有名,但科室却并不是个个都很强,常常就是管理的问题。

     唐平章教授年轻时,当他看到新术式想要进行尝试,就会向老师汇报,通过团队讨论,大家都认为可行,并且具有开拓性,科室条件也能够满足,老师就会说你做吧,我在旁边看着,出了问题我来担,并会把适合的病人都让给他做,等做成熟、做出经验再带动大家一起做。

     等唐平章接班后,他也这样培养年轻医生。“我觉得就应该这样培养年轻人,老医生要放手,勇于承担责任,尽快让年轻医生成熟,只要你的方案合理,出了问题我负责,临床技术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的。学生超过老师很正常,也很应该,不让超过老师就是阻挡学科发展。”

     唐平章教授对年轻医生要求也很严格,一个手术在多久时间内达到什么水平都有要求。“给了机会还做不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这些年来,从医科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出去的医生,不管走到哪里,都很快就能担当大任,就得益于这种培养方式。

     唐平章教授做领导的另一大心得是“大方”,他说管理是门艺术,其实也很简单,当领导的大方就行了。在科室奖金分配上,唐平章教授会更倾斜于年轻的医生,他的奖金相比年资比他小二三十年的医生,也只是象征性的多个一两百块。

     对此唐平章教授说:“年轻医生很辛苦,有些刚结婚或刚有孩子,生活压力很大,但他们现在还没什么名气,也没有别的医院请他,我们老医生机会比他们多,所以要更体谅他们。”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肿瘤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