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等价剂量,最接地气的算法来了!
2016/12/10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关于抗精神病药等价剂量,本文推荐一种"接地气"的计算方法。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无论在科研还是临床中,抗精神病药的等价剂量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很难定义。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定义等价剂量的方法,如最低有效剂量法、经典平均剂量法、Gardner方法等,但各家分别有其优势和劣势。
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学协作中心提出了「限定日剂量」(DDD)的概念。DDD指成年人使用某种药物治疗其主要适应证时的平均维持剂量,其参照系为体重为70KG的男性,且靶疾病为该药物的主要适应证,对于抗精神病药而言即「精神病」。DDD法高度贴近临床,为我们打开了评估抗精神病药等价剂量的又一扇窗户。
来自德国和美国的一组研究者以奥氮平为参照,使用DDD法计算出了57种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等价剂量,并将其与现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表于Schizophrenia Bulletin。以下为DDD法所测定的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等价剂量,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常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点击查看大图)
常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点击查看大图)
DDD法适用于绝大部分抗精神病药,且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高的接受度;其主要劣势在于,该法从未被研发为等价剂量工具,并且由于其比较「接地气」和规整,使用者可能对此产生一定的惰性。
基于上述结果,DDD法所得到的数值在整体上与其他方法相当,但偶有例外。WHO强调,DDD主要作为用药参考,直接用作等价剂量工具时不能完全除外误导的风险;研究者则建议,在其他科学手段不可用的情况下,DDD法所得到的等价剂量可派上用场。
文献索引:Leucht S, et al. Dose Equivalents for Antipsychotic Drugs: The DDD Method. Schizophr Bull. 2016 Jul;42 Suppl 1:S90-4. doi: 10.1093/schbul/sbv167.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