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吃不对也会带来大麻烦
2015/8/16 医学界健康生活

     扬州小伙因服用两粒感冒药后出现全身皮肤溃烂等症状,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嘉义2岁男童因感冒被家人灌药后,出现昏迷等症状;家住武汉的沈老先生口服感冒药后突然“失忆”,连老伴都不认识了……近期以来,媒体报道了多起因服用感冒药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感冒药几乎人人都吃过,但是,你真的吃对了吗?

     感冒药不好喂怎么办

     使用喂药器、言语鼓励、减少药的苦味都是良方

     嘉义2岁男童被家人强行灌药后出现昏迷等症状,后经送医吸氧,并进行疼痛测试后才恢复意识。

     给孩子喂药难,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刚开始还有耐心哄孩子吃药,时间长了,很多家长就失去耐心,把药强行灌下去,一不小心,孩子就呛药了。如何给孩子喂药才更安全?来看看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床药师张海礁的建议吧。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都不要采用捏鼻子灌药等方式喂药,这是很危险的。”张海礁说,在孩子哭泣时灌药,会导致药物吸入气管发生呛咳、窒息。

     张海礁表示,可以使用喂药器给孩子喂药。对于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宝宝,可用滴管或塑料软管喂药;也可以把药溶入温水中,倒进奶瓶里,让小宝宝自己吮吸。对于稍大一些的宝宝,喂药时不要让宝宝平躺,平躺时吞咽比较困难。对于年龄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采用说教、鼓励、教育等方式使孩子配合吃药。家长在平时不要用打针、吃药吓唬孩子,以免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另外,要想方设法减少药的苦味,以减少孩子的抵触心理。

     如果喂药时发生呛咳怎么办呢?张海礁说,孩子一旦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轻拍其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如果孩子声音变弱、面部青紫、憋气不能呼吸,这就意味着药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家长应立即拨打120,同时将孩子翻身拍打其后背,做急救处理。如果仍无效,家长应马上刺激孩子脚部,使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力度。

     哪类感冒药最易过敏

     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头孢等药物

     两片感冒药就把扬州小伙阿辉吃得全身皮肤溃烂,并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像阿辉这样的情况多吗?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赵淑娟。

     “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药物超敏综合征(DHS)。”赵淑敏说。药物超敏综合征是由于药物过敏反应造成的一系列病症,主要和患者个人体质有关。目前研究认为,药物是激发 DHS的主要原因。抗癫痫药、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头孢等药物易引起过敏。此外,人在患病或者有其他特定的身体状况下,也可能对药物中的一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赵淑敏说,应用致敏药物2~6周内,患者突然出现发热、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血液异常及多脏器受累等都是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赵淑敏提醒,应根据不同症状选用不同配方的感冒药。此外,患者在吃感冒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清楚用药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等,还要看看药物成分中是否含有曾让自己过敏的物质。此外,不要一感冒就立即大量用药。一些特殊人群在选购感冒药时最好先咨询药师或医生,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弄清药物禁忌和安全剂量。如果在服药后30小时内发生呼吸困难、发热、皮疹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并及时就诊。

     夏季服用感冒药应该注意什么

     要补水、当心中暑和伤胃,开车也要慎服

     75岁的沈老先生口服感冒药后突然“失忆”,连老伴都不认识了,后被诊断为急性中风。

     “像沈老先生这样出现‘失忆’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服用感冒药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脱水导致血液浓缩堵塞血管引发中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副主任药师张凌云说。

     据张凌云介绍,布洛芬能缓解疼痛和退热,是多种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但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还会促进发汗。夏天天热,如果服用感冒药后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造成脱水。一旦服感冒药后出现严重头晕、脉搏很快但很弱等较重的脱水症状,应立即停药就诊。

     与此同时,夏季服用感冒药物还应防止中暑。很多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它能收缩血管、缓解因鼻黏膜充血导致的鼻塞等,同时也会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病、糖尿病、青光眼患者应慎用。伪麻黄碱还会影响人体的排汗和散热功能,容易使人中暑。感冒药中的扑热息痛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部分感冒药中还含有咖啡因等成分。同时服用含扑热息痛和咖啡因这两种成分的感冒药,对胃肠道刺激更大。

     张凌云提醒,感冒药内还有一些镇静成分容易使驾驶人在服药后出现嗜睡、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而夏季本来人就容易犯困,因此感冒患者在开车前也尽量不要服用感冒药。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健康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