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季,家长这样做孩子少受罪
2018/1/29 医学界健康生活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 朱海峤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随着寒流的来袭,气温骤降幅度大,很多孩子纷纷中招感冒。

     如果在门诊出现的发热的患儿突然成倍地增多,往往预示着流感的疫情已悄悄地来了。

    

     那么问题也来了:流感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儿童在冬春季更容易感冒?下面将围绕这些问题,作一次解答。

     01

     什么是流感?

     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特指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

    

     局部症状如流涕、咳嗽等往往较轻;

     全身症状往往很严重,多呈持续性高热,头痛、乏力等;

     症状持续时间也更长,容易发生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容易引起区域性爆发流行,通常每 4 年左右会有一次大的流行。

    

     流感疫苗对流感发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必须在流行季到来之前提前接种,保护期仅一年,所以必须每年接种一次。

     02

     流感的危害有多大?

     流感虽然是个常见病,但它的危害不可小觑。

     就在今年的 5 月至 8 月份,香港的一次流感流行,累计死亡人数达 324 人。有人说它已经超过了那年 SARS 的死亡人数,可见流感的威力有多大。

    

     对于一些年老、年幼、体弱或有慢性病的患者,往往承受不了流感病毒的打击,产生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夺去生命。

     03

     什么是感冒?

     感冒,指的是普通感冒,是一种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的上呼吸道炎症,主要影响鼻子、喉咙、鼻窦、也可能影响声带。

    

     从接触病毒到产生症状和体征(潜伏期)至少 2 天,可以引起打喷嚏、鼻塞和流涕、嗓子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乏力。

     自然病程 7~10 天,某些症状可能延续 3 周,偶尔会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对于普通感冒目前还没有疫苗。主要的预防方法是

    

     勤洗手、不用脏手去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远离其他的感冒的病人。

     外出戴口罩有助于减少传染感冒。

     没有阻断感冒的药物,但治疗可以减轻或缓解症状。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发热与疼痛。

     不应使用抗菌素。

     感冒是人类最最频发的疾病,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有 2~4 次感冒,儿童平均每年 6~8 次感冒。感冒好发于冬春季。

     04

     为什么儿童在冬季更容易感冒?

     1. 冬季气温较低,温差大,骤冷骤热,气候无常,使小儿一时难以适应。

     2. 孩子大多不会保护自己,常随意添减衣服,使风寒侵入体内而致感冒。

     3. 寒冷的气温,可使呼吸道粘膜下血管收缩,粘膜的防御屏障作用减弱,容易让病毒乘虚而入。

     4. 天气阴冷,小儿户外活动少,接触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的机会也减少。

     而紫外线可以改变病毒中核酸的生物活性,有杀灭病毒作用。

    

     5. 日照时间短,湿冷气候可能是冬春季节病毒活动猖獗的一大根源。

     大气污染重,雾霾天气,一方面影响了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量,另一方面悬浮气溶胶是病毒的传播的温床。

     6. 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处于幼儿园或学校的集体环境中,一旦有人得流感或感冒,同学间易发生交叉传染。

     05

     小儿感冒主要有哪些症状?

     感冒典型的症状包括:

    

     咳嗽、流涕、鼻塞、咽痛(40%),有时出现肌痛、头痛、乏力,和食欲减退。

     常常从疲乏开始,感到发冷,喷嚏和头痛,然后开始流涕和咳嗽,接触病毒后 16 小时可以出现症状。

     发病后 2~4 天是症状高峰,常常在发病后 7~10 天症状缓解。但一些人症状可能延续 3 周。

     平均的咳嗽持续时间有 18 天。一些病例可能发展为病毒感染后咳嗽,感染已经消除但咳嗽仍然存在。

     06

     流感或感冒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或感冒病毒典型的传播途径是经飞沫吸入,或与感染者的鼻腔分泌物或污染物直接接触。

    

     但从「手-手」,「手-表面-手」的接触传播似乎比飞沫传播更重要。

     病毒可以长时间在环境中生存,可能粘附在人的手中,随后带到眼睛或鼻腔,引起感染。

     07

     流感或感冒时,家长如何做好护理

     小儿发生流感或感冒时,最好先去门诊评估一下,对于轻症的,一般只需在门诊随诊治疗,家长应遵医嘱做好家庭护理。

     护理要点如下:

     1、注意休息

    

     让孩子充分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病儿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调理饮食

     孩子感冒后食欲多减退,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别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

     喂奶的孩子可暂时减少次数,不要强行喂奶,以免发生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由于发热、出汗多、吐泻等引起体液损耗大,应鼓励孩子多饮水。可给予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或果汁。

     3、起居

    

     居室安静,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适当加增加室内湿度,相对温度控制在 40~60% 为宜。

     4、不滥用抗菌素

     一般在感冒头两三天可不用抗菌素。

     但当感冒症持续 3 天仍无好转迹象,或化验血象有继发细菌感染的依据时,应遵医嘱酌情使用抗菌素。

     5、发热的护理

    

     对耳温在 39℃ 以上者,可给予百服咛、美林等退热药。

     温水擦浴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办法之一。

     为加快皮肤散热,不应盖太厚的棉被或穿过多衣服。

     高热持续不退者,退热药可间隔 4~6 小时重复一次。体温未超过 38.5℃ 时,可不用或停用降温措施。

     6、高热惊厥

     6 个月~ 3 岁的小儿感冒发热时应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有过高热惊厥史儿童,最好在发热头 2 天给予预防惊厥的药物。

     7、其它对症措施

     鼻塞者可酌情使用小儿专用的 0.5% 呋麻滴鼻剂,一般每侧鼻孔只需一滴就可达到效果;

     咳嗽频繁者可酌情服用小儿专用的止咳糖浆;有痰者应先给予祛痰药物。

     8、仔细观察症状体征变化

     若发现下列情况提示可能发生并发症,应及时到医院复诊,请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长时间拒吃或喝任何食物或饮料,或有频繁呕吐者;

     有行为改变,包括烦躁或嗜睡 (反应性降低),这时需要立即就医;

     诉有头痛,伴有呕吐,而且是喷射状呕吐;

     呼吸困难、很费力,或呼吸急促,需要立即就医;

     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肢体松软无力、肢端厥冷、皮肤出现花纹;

     持续发热 38.4oC 以上超过 72 小时;

     眼睛变红或流出黄色液体;

     鼻塞不能改善或变得严重了,超过 2 周未愈;

     有耳朵感染的症状或体征(疼痛、 拉耳朵、 哭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健康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