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有讲究,这3个部位千万不能“冻”!
2017/11/9 健康养生

    

     入秋之后,昼夜温差越来越大,气温也在逐渐下降,保暖工作需要开始启动了。虽然历来有“春捂秋冻”之说,但身体的这三个部位千万不能“冻”!

     一. 头部

    

     医学上认为,气温较低时,头部暴露于外,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甚至还会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保暖方法:

     01

     戴帽子

     低温、大风天气时,可以通过戴帽子来保护头部。帽子最好能盖住前额,不要稍一出汗就摘掉帽子,容易因为热量流失过快而引发感冒。

    

     02

     干梳头

     干梳头是一种简单的头部按摩方法,做法非常简单,只需将双手十指弯曲成“梳子”状,放在前额发际的位置,然后向后一直推到后发际,想起来的时候就梳3~5次即可。

     经常按摩不仅可以疏通头部经络、畅通气血,增强头部御寒功能,还能使头发得到滋养,防止出现脱发和早生白发的状况。

     此外:大家在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保护好头部。

     二. 腹部

    

     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中医曾说“不通则痛”,所以有胃病史的人受寒后容易胃痛,经期女性受寒后容易痛经。

     保暖方法:

     01

     加件衣

     不建议秋天穿露脐装、低腰裤等易使腹部受寒的衣服。老人、儿童及经常胃部不适的人群,不妨在出门时多穿一件外衣,避免腰腹部受寒。

    

     02

     常搓腹

     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左手手心放于肚脐上,右手放于左手手背上。然后绕着肚脐按顺时针方向搓摩腹部约10分钟。长期坚持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腹部受寒引起的不适,还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此外:秋季是胃病的多发季节,饮食应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

     三. 足部

    

     俗话说“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加之足部皮肤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肤温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寒。

     保暖方法:

     01

     热水泡脚

     坚持用热水泡脚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能有效地缓解手脚冰冷,起到温暖全身的效果。在热水中加入生姜、花椒,可加强祛风散寒的功效。

     此外,泡脚水温不可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水温在40℃左右,泡20分钟即可。

    

     02

     按摩脚掌

     经常按摩脚掌可刺激气血运行、改善足部冰冷的状况。不用刻意去记脚掌上的穴位,可整体进行密集地按压,每按一个地方,停留3~5秒,直至足部恢复温暖。

     小贴士

     抵御秋凉,不仅可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