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做这4件事
2017/11/29 最箴言

     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本微信!


     最国事(Z0123876)——中国最犀利的微媒体,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公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最国事”免费订阅,我们将呈现一个你不知道的中国。

     作者:洞见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妈妈在姥姥那儿总是笑脸如花,有什么好吃的总让我给姥姥送去。

     她还常常陪姥姥说话、散步。

     可不知为什么,只要看到奶奶,她的脸就拉得好长,连话也说不上几句……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言行,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教育,但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做这4件事。

     1. 不当着孩子面撒谎

     《爸爸去哪儿》有一期节目组给每位爸爸50块钱,要求采购两天的伙食。

     因为在沙漠,水源紧张,张亮为了省买水钱,在买鱼的时候借口家里停水了让摊主帮忙洗一下鱼。

     儿子天天当场揭穿爸爸,说家里没有停水。

    

     张亮和现实中的很多父母一样,有时候不得已撒谎。

     而不知当着孩子面说他已经能够判断的谎言,偶尔一两次还没有关系,孩子有是非观念,知道父母的做法是错误的。

     但要是次数多了,可能会让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

     一天,5岁小侄女哭着跑到我的房间,跟我诉苦:“为什么妈妈可以说谎,我不行?”

     她说:

     “有一天王阿姨给妈妈打电话,让阿姨出去吃饭,妈妈说生病了就不去了。

     可妈妈明明没有生病,刚刚我的小朋友也约我出去玩,我也不想去,我也告诉她我生病了。

     结果妈妈说小朋友不能撒谎,我顶嘴,就被打了……”

     “妈妈上次请假带我出去玩,也是跟幼儿园老师说我生病了,为什么我就不能这么说?”小侄女边哭边补充。

     父母经常说谎,而要求孩子不说谎,表里不一,再铿锵的说辞也是苍白无力。

     父母要求孩子不说谎,自己为了避免社交尴尬,对别人撒谎,或为了敷衍哭闹的孩子,对孩子撒谎,这些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孩子的说谎设下了模板。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撒谎,谎言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是谎话连篇。

    

     2. 不当着孩子面抱怨

     儿童心理咨询师水亦田说过儿子兜兜的故事:

     兜兜爸换工作后,压力倍增,下班回来总是忧心忡忡,三句话离不开 “头痛”、“心累”、“想睡个懒觉”、“不想上班”。

     水亦田一边安慰着兜兜爸,一边陪着兜兜看着电视,兜兜爸每天就这样抱怨着,兜兜也就这样听着。

     直到有一天,还没有等兜兜爸抱怨完,兜兜就接上:“我学习也累啊!我也不想上学了!”

     兜兜爸解释每天要面对很多人,处理很多纠纷,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问兜兜一个小屁孩儿累什么累?

     没想到兜兜学起了爸爸,抱怨起学校生活,“我每天也要跟很多同学在一起学习,我同桌很调皮,经常跟我打架,下课后我也没时间上厕所!”

     水亦田吃惊,兜兜完全是爸爸附体,爸爸每说一句,兜兜都能接上。

     兜兜爸说自己要写汇报材料,还要迎接各项检查;兜兜说每天都要写作业,还要准备汇报演出,中午都没有时间休息;

     兜兜爸说周末要加班;兜兜说周末有各种补习班,还要写周记。

     父子俩的“比惨”,让水亦田意识到大人的抱怨无形中对小孩子的影响。

     幸福的人生没有抱怨,抱怨的人生不会幸福,让孩子的人生没有抱怨,就要让自己不做抱怨的父母。

     看过这样的新闻,一位叫张佳艺的济南小朋友连续多年被评为十佳少年,她的优点就是从来看不见别人的缺点,喜欢赞扬别人。

     媒体采访她的母亲赵女士,问及如何教育时,她说自己从来不发闹骚、不抱怨,女儿在家里从来都是夸赞谁谁特别好、谁谁特别善良……

     威尔·鲍温说:“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抱怨,牢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是怨天尤人。

    

     3. 不当着孩子的面哭穷

     在网上看过一位佳佳妈吐槽自己的烦心事。

     女儿佳佳自从上了幼儿园,特别喜欢和小朋友攀比,看见别人的新玩具、新衣服、鞋子总是缠着自己给她买。

     为了改掉女儿的坏习惯,佳佳妈决定对佳佳进行“哭穷教育。”

     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她让佳佳看看空荡荡的钱包,哀声叹地说“没钱了”;

     学校要交报名费的时候,她故意最后一个交,还强调“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妈妈上班多不容易才挣这些钱”。

     有段时间,佳佳妈总是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这个太贵,所以不买”、“家里很穷,所以不买”……

     看见佳佳再也不缠着自己买这个那个的时候,佳佳妈心中窃喜,但接下来佳佳的变化,才知道自己盲目乐观。

     她发现,佳佳明显省钱了,但也变得抠门了,小朋友找她借个东西,她却和别人说:“不能借给你,妈妈说,弄坏了就没有钱买了” 。

     以前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食物的佳佳,变成了吝啬鬼。

     更不可思议的是,佳佳居然主动捡起了垃圾,说要变卖成钱给妈妈,佳佳妈说家里快变成了垃圾堆。

     有些父母可能和佳佳妈一样,想通过“哭穷教育”、让孩子节约用钱,却不想让孩子变得小气、自私,太过于在意金钱,最终让孩子变得心穷。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妈妈,“哭穷”的典型代表。樊胜美受妈妈影响,天生貌美的她骨子里却一副不自信,把安全感寄托男朋友身上,因男朋友买房没有写自己名而分手。

     哭穷的父母应该明白,真正的贫穷教育也是弊端诸多。

     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珅,虽出身名门,但父母早逝,儿时的生活贫穷清苦,对物质极度贫乏造就了他后来的疯狂捞钱。

     与孩子“谈钱”,是每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层次高的父母从不会跟孩子“哭穷”。

     孩子想要什么,比“没钱”的最好回答不应是“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你就什么都有了”么?

    

     4. 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有一则新闻:

     有一天,外面刮着大风,5岁男孩在阳台站了许久,老师怕孩子冷,让孩子回教室。

     孩子的一句:“我想跳楼”,让老师的心里一惊。

     老师说:“这么高的楼,跳下去,人会摔死的。”

     “我就想死。”

     “你死了,爸爸妈妈多难过啊!”

     “我就想让他们难过。他们吵架,都说死,我很难过。”

     这条新闻让我想起知乎的一个话题:父母吵架时,你怎么办?

     网友的回答让人心疼——

     “爸妈有次吵架,我去厨房拿了菜刀往脖子上一放,对他们说:你们吵够了没有?再吵就再也看不到我这个女儿了!”

     “读小学的我,见爸妈吵架,杯子碎了一地,两个人扭打在地上,我在旁边拼命叫‘别打了,我要报警了’,然后我打了110……”

     “爸妈吵架的晚上,我一个人边哭边来到小河边,坐在岸上,使劲哭,把所有的怨恨委屈恐惧都喊出去,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家里都有说有笑,我家却是每天充满战争。”

     “当他们吵的最凶的时候,我打开了家里的窗户,我想15楼这个高度应该会死的快一点,至少不会残疾吧,结果,被发现,没死成!”……

     从回答中看出,谁也不想父母吵架,痛苦的他们甚至想结束生命。

     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最亲密的人却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对方、用最粗暴的方式伤害对方。

     但每个家庭总有不和的时候,夫妻之间也总有吵架的时候。

     美国家庭与婚姻心理学家David Buss通过研究发现,夫妻每个月都会经历1-2次“不愉快的大声争论”。

     层次高的父母并不是不争论,而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像《荀子》中说的“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

     他们深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笼罩孩子的是挥之不去的是噩梦,懂得按下自己的情绪暂停键,换个时间和空间去解决矛盾。

     而层次低的父母,情绪自控力差,一点就炸,总是忍不住想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而不知宣泄了坏情绪,却伤害了孩子。

     ▽

     李嘉诚说: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教育孩子的本领更不是天生的。

     每一个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历经一次次蜕变,最终才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蓝色标题即可查看)

     饭桌上的教养,将决定孩子日后的成功程度

     天津6岁神童事件:我终于明白,千万别在“垃圾堆”养孩子

     中国人,你真的不了解杨振宁

     鲁迅妻子,无性无爱守41年活寡,只愿生生世世永远不再遇见鲁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最箴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