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被同学从4楼扔下:我霸凌你,就应该被你整死吗?
2019/9/28 19:47:30墙妞 最箴言
?点击上方蓝字最箴言关注并星标
这里有你看不见的世界 瞄准人性


作者:墙妞
来源:墙艺术(ID: wall-art)

近日,一则广西某中学学生将同学从4楼扔下的视频在网络热传。
当时正值课间休息,在楼梯口有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男同学,被另一名身穿校服身材高大的男同学抱起来,直接从4楼扔了出去。
随后,“作恶”男生淡定地走进了教室。


被扔的学生全身多脏器严重受损,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中救治。

视频激起网友愤慨,这是赤裸裸的校园霸凌啊,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孩子戾气这么重,一出手就是杀招呢?
但没想到随后剧情出现反转。
原来,被扔下的韦某存才是“校霸”,而看着人高马大的肇事者黄某轩是曾被“校霸”多次欺凌的弱者。
事发前,“校霸”又吆喝同学一起欺负肇事者,肇事者对“校霸”说:“如果你再欺负我,我就把你丢下楼。”
“校霸”不以为然,继续言语羞辱肇事者,后来就发生了视频中的一幕。

舆论立马转向,不少人说被扔者韦某存是“活该”,“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面对霸凌,就应该“以暴制暴”,这叫“正当防卫”。
随后,被扔者父亲表示:“受欺负就要置对方于死地吗?”
有网友回应:“那是因为你没有被霸凌过,被霸凌的人想自杀的心都有。”
这是一起耐人寻味又让人心痛的案件。
是什么原因让一直被欺负的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并采用了如此极端的形式?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谁是真正的受害者,谁是真正的霸凌方,都离不开一个字眼,那就是校园暴力。
而无论谁不对,校园暴力都是错误的,而以暴制暴更是错上加错。


扔人者黄某轩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证实,虽然儿子有190cm大高个,但是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确实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
黄某轩曾和家人说过,“自己在学校被人欺负了”,黄母说,“你那么大个子,怎么还能让人欺负?你不会找老师吗?”
当时黄某轩显得很无助,他说告诉老师也没用,只会把事情闹的更糟,之后他再没提起这件事。
通过黄母的叙述我们得知黄某轩在学校一直被人“找茬”,被人欺负,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或者说无法向学校求助,因为“老师们也惧怕这股霸凌势力”。
他试图向家人诉说,但母亲那句无心说出口的“你那么大个子,怎么还能让人欺负?”可能让本来就内向的儿子更找不到出口。
最后,当长期被霸凌的愤恨不满以受欺负者极端的处理方式爆发时,摆在社会、校方、亲人面前的,是一道已经无法收回的痛心命题。

很多家长认为殴打、威胁恐吓才是校园暴力,其他的都是孩子间的玩闹,甚至知乎上也有人问:校园暴力的严重程度被夸大了吗?

而数据却让人心惊:
“在中国,约有58%的青少年经历过校园霸凌。
2017年至2019年,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导致受害人伤亡。
其中,31.87%的受害人重伤,11.59%的受害人死亡。”

一个又一个的校园霸凌受害者,他们的人生很早就崩了。
女生直接在走廊扇耳光,一个接一个。

曾经火爆全网的视频:男孩被一群同学威逼着蹲在地上吸食粪便,毫无还手之力。

一名女生连续抽打着男生耳光,而一旁的同学还在高喊着耳光数。

对于年级更小的学生来说,甚至在还没有认清什么是霸凌的时候就身不由己参与其中。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有几个无赖组成的强势团体,他们一直看一个女生不顺眼。
一天早上他们和全班说,等XX进教室的时候,咱们就一起嘘她,班上五十几人都默不作声,没有一个敢提出异议。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当时的情形,在一片嘘声中,这个女生背挺得笔直,高昂着头,目不斜视地走向自己的座位,近似殉道般地接受了这场群体羞辱。
在这场集体霸凌中,这个女生是被霸凌者,那些违背心意被强迫参与霸凌的学生,同样是被霸凌者。
霸凌和被霸凌的身份又一次被模糊了界限。

而更糟糕的是,当孩子们企图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得到最多的回应却是:
“一个巴掌拍不响”
“先检查自身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不好”
“己身不正焉能正人”
“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你为什么不想一下”
这样冷漠的态度让孩子十分寒心,以后更不会向家长寻求帮助,继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毕竟对校园霸凌一直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问题永远不会被解决,永远都会有被霸凌的弱势群体在黑暗里绝望无助,他们喊破喉咙也没人听得到。

国外某节目请几个小朋友当演员,假装霸凌其中一个孩子,看看路人们会是什么态度。
这两个扮演“坏孩子”的女生,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刺痛人心。


但是路人们不愿意就此放任不管,任凭语言暴力摧毁一个天真的孩子,每一个坐在旁边的成年人都立马出手干预。
当她们嘲笑女孩“真应该化个妆”时,旁边的大人立马回答,“不,她不需要”。

将心比心,你愿意被人这样对待吗?

“你们嘴里能有点好话吗?”

还有人教育和规劝这两个霸凌者。

也有路人把小女孩叫过去,带她远离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

还有人玩乐器逗孩子开心,看得出大家都真的很心疼她。

当全社会站在被霸凌者背后,即便是微小的霸凌都无法找到生存的土壤。
在美国的一所小学,有一个非常内向的小男孩,在大学色彩日这天,小男孩穿上最喜爱的大学——田纳西大学的代表色橘色。
男孩没有钱去买同款T恤,但又不想用一件普通衣服代替,苦思冥想许久之后,他决定自己设计一个标志,并把它钉在衣服上,去参加了节日。

有几个学生一直嘲笑他的衣服,不停地戏弄和讽刺他。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欺负这个男孩。
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把这个故事发到了网上,希望能联系到田纳西大学的人,自己愿意出钱,给小男孩买一件独一无二的定制款T恤,作为对他的支持和鼓励。
这条求助动态在短短一天就获得6千多条留言,1.1万次转发,2.4万点赞。
田纳西大学把小男孩设计的标志粘在学校吉祥物的衣服上,公开发表视频支持他,同时呼吁:停止霸凌。

然后学校官方发话,真的要把小男孩的设计做成T恤,并放在网上开启预售。赚到的利润将全部捐出,用于反学校霸凌行为。
结果一周不到,T恤就预售出5万件。

学校还宣布,无论小男孩将来是否报考田纳西大学,他都是学校2032届的名誉校友。
如果他报考田纳西大学,并在2028年通过所有考试成功入学,学校承包他四年的学费。

田纳西大学的校园中,有一块标志性的橙色石头,如今上面多了小男孩设计的标志。
它记录了这所大学的校友,曾经共同守护了一个孩子的梦想和未来。

更为重要的是,从头到尾,老师都把小男孩完美的保护起来,既不把小男孩推到镜头前,也不对来采访的媒体透露他的名字。
这个小男孩或许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守护了他,但这也是所有人期望的:让他为了梦想继续努力,而不是被其他人打扰生活。

有句话说,善良会催生善良,恶会催生恶。
对待霸凌,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
倾听、尊重、重视、支持……才是解决校园霸凌应有的态度。

伊里戈扬在《冷暴力》的序言中写道:
“我们不会在乎显得软弱无能的受虐者,并且在尊重他人自由的伪善氛围中,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视若无睹。”
欺凌的本质是,气氛。
每一个人的冷漠和排挤,甚至不经意的哄笑,都会成为恐怖气氛的一部分,对被欺凌的人造成伤害。
当冷暴力发生,旁观者会努力的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在团体中维持着一切都很好很正常的氛围,美名其曰:这是他们双方的事,与自己无关。
实际上,正是这种氛围在使受虐者感到痛苦。
在欺凌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帮凶。
压死受虐者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让每一个被霸凌者找到希望的灯火,就不会再发生被霸凌者被逼成为霸凌者的惨剧。

*本文选自墙艺术(wall-art)。中国当代艺术第一大号。你深刻时我们让你发笑,你笑喷时我们让你反思,反正就是不能让你闲着,我们坚持做最有意思的艺术新闻。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最箴言整理发布。

看更多深度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 关注最箴言

看完记得点亮“在看”
告诉孩子心存善良,身有力量不主动挑事,也不怕别人挑事做一个温和又带刺的人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最箴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