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特辑】中英论坛干货汇总——最好的创意多元共生 和而不同
2014/10/6 传媒1号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订阅

     创意是基于过去,而创新是剑指未来。关于创意与创新的研讨实际就是讨论电视节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论坛进入第三天,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云南电视台台长赵树清、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副主任蓝霖、《现代传播》杂志主编胡智锋、Zigzag首席执行官丹尼芬顿、Talent Television 总监 托尼·汉弗莱斯、True North Productions Ltd.创意总监格林·米德尔顿、Outline Productions 总监劳拉·曼斯菲尔德展开关于“电视节目创意创新方法”的研讨。

     “创意”从何而来?

     Zigzag首席执行官丹尼芬顿认为,“创意”来自人,来自团队。团队成员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兴趣爱好,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源,跨界的元素碰撞,就会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创意”。Talent Television 总监 托尼·汉弗莱斯格外强调“年轻人”的力量。True North Productions Ltd.创意总监 格林·米德尔顿则认为“创意”不仅代表要有新的想法,如果能找到新的方法,同样也可以称作“有创意”,在旧的节目当中加入新的元素,形成新的节目。讨论中,虽然英方代表对创意来源各有偏好,但他们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必须鼓励团队不停思考,不停寻找。”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副主任蓝霖2012年接到一个棘手的任务——近两年来中国股市的低迷直接导致了股市节目的低收视,蓝霖主任奉命要在最短时间内把收视率拉起来。经过思考,蓝主任由北京台当时突然火起来的养生节目得到灵感,观众不再需要你告诉他股市情况,了解这些情况的途径有很多。人们需要方法,需要拿过来就能用的方法,因此,这档股票节目加入很多方法论的元素,每期都会分享一些投资股市的小窍门,很短时间内,不仅收视率上升了,观众每期都会拿着小本子记录这些方法,甚至去网上找节目不断回看。

     如何把一个“创意”的点子执行为一个“创新”的行为

     在国内娱乐节目一片选秀美女小生的形势下,云南电视台推出了《士兵突击》。谈到这档节目,云南电视台台长赵树清有几分骄傲和自豪。这个创意来源于云南电视台微博上粉丝的一条建议。赵台长认为,在创新这个议题上,谁都期待成功,但是对失败不够宽容。像Outline Productions 总监劳拉·曼斯菲尔德说的那样,创新是一场冒险,应该乐在其中。云南电视台作为一个西部台没有大广告主的支持,没有雄厚资金,但云南电视台没有忽略来自观众的声音,通过严谨判断后最终把它变成了一档差异化、突显阳刚之气的真实节目。

     抓住年轻观众 我们在行动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谈到,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电视好像正在面对各种奇怪的现象。年轻人是这个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代表着未来,可是他们越来越不会乖乖待在电视机前。18年前凤凰卫视成立时,自我定位为“”城市青年台”,可今天它的观众已人到中老年了。18年前凤凰卫视第一批主播知名度非常高,可今天他们也以随着观众一同老去,而新的名主播寥寥无几。不过,凤凰卫视始终坚持做电视是一门艺术,讲究拿捏分寸,如同油画中画一个点,这个点事浓一点,还是淡一点,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True North Productions Ltd.创意总监格林·米德尔顿表示,他们一档名为《买到你手软》的栏目灵感来源于70年代流行歌曲中的一句歌词,而即使是1979年生人,今年也已30多岁。所以他们做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尝试,比如说他们为一档名为《小兽医》的栏目推出了主题相同的游戏,很多孩子看到了游戏,觉得游戏很好玩,所以回到电视上看节目,虽然这与公司最初设计的营销效果顺序相悖,但是这也仍是一个依靠新技术把年轻观众拉回电视的成功案例。

     最好的创意是在看似矛盾的元素中找到一种平衡

     《现代传播》杂志主编胡智锋认为,最好的创意就在一些貌似对立的元素中间寻找一种平衡,“混搭”,“杂糅”。比如说,“求同“与“求异”的杂糅。风行什么,一定要追随上,有求同思维,电视这个行业,如果没有求同思维,一定会被拉开。现在流行什么,一定要做什么。但仅仅求同,也必死无疑。比如说,“时尚”和“传统”的杂糅。节目制作中,有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煽动情感、竞技悬念等;同时这些元素需要新的表现方法,比如年轻人喜欢的移动互联。比如说,“艺术”和“科学”的杂糅。为什么有些模式引进没有成功?因为艺术表现力不足,来自创作者自身的艺术感没有被准确沿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