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的三张王牌【专栏】
2014/11/14 传媒1号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订阅

     要问今年国产电影哪家强,应该不得不提到国庆档期热映的宁浩新片《心花路放》,上映后首周票房超6亿,成为史上最快突破6亿票房的华语电影,之后票房迅速突破11亿大关,跻身内地影史前三甲,成为2014年的国产片票房冠军。

     从《疯狂的石头》中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新锐导演,到今天《心花路放》叫好又叫座的大师,宁浩从来就不乏给中国电影圈惊喜的能力,然而在这些惊喜背后,我们发现宁浩的创作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他的风格也并非一尘不变,相反的,我们隐约感到了宁浩自身逐步的蜕变。

     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两个“疯狂系列”之后,宁浩转而尝试了公路严肃题材的《无人区》,不料在该片公映受阻4年之久,期间宁浩拍摄了抗战题材电影《黄金大劫案》,这部片子也成为了宁浩的创作生涯的“黄金滑铁卢”,票房尚可的情况下口碑一落千丈,接下来就是大家刚刚才看完的《心花路放》的王者归来。在这样的一个创作之路上,我们似乎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宁浩每一部作品的推出都会在某一个方面取得成功,同时又会陷入到另一个方面的失败。

     “三张牌”缺一不可

     倘若把宁浩年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加以总结,大体可以分为艺术、市场、政策三个方面。我们都不质疑宁浩的艺术才华,《疯狂的石头》和《无人区》都在豆瓣上有8.1的高分。但是从《疯狂的石头》来看,票房仅仅2300万,哪怕是排除了CPI和宣发力度的因素,这个票房确实与影片本身的口碑不相称。《疯狂的赛车》基本沿袭了《疯狂的石头》的艺术风格,票房上也终于过亿,不过也引起了业界对于宁浩“一招鲜”的质疑,毕竟如果仅仅是《两杆大烟枪》的中国化,那么一万个“疯狂系列”也不能把宁浩送入“大导”的序列。从“石头”到“赛车”,宁浩在市场认可上进步了,不过艺术创作似乎进入了瓶颈。2009年宁浩启动了他的公路电影《无人区》,这个题材确实是中国电影中少有的,徐峥、黄渤、宁浩的“铁三角”再次出征,不过这次征途可谓是命运坎坷,电影审查4年之久才通过,这样的局面无论是出品方还是宁浩自己都很尴尬,宁浩也第一次碰壁在了电影审查政策之上。之后的《黄金大劫案》可谓是标准教科书般的“抗日剧”,政策层面无可挑剔,不过观众哪里会对这样的片子买账,在打开电视满屏都是“抗日剧”的年代,还需要花钱进电影院吗?如果用艺术、市场、政策三个维度来衡量一部作品的话,《心花路放》之前的宁浩还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又如果把艺术、市场、政策比作商业电影的三张扑克牌的话,那么宁浩不打哪张都不行,打错了哪张更不行,《心花路放》恰恰是在这三张牌之间寻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从小众艺术到市场主流

     熟悉宁浩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电影无论是风格上还是细节上都有显著的作者标签,荒诞离奇的黑色幽默,多线穿插的叙事结构,大幅度时空变幻的蒙太奇,性格鲜明迥异的人物形象,曲折反转的剧情叙事,方言俚语的语言文化,讽刺隐晦的社会批判等等,甚至每部电影他都要自己客串那么一个小角色,多部电影里都有那么一个场景的招牌叫“夜巴黎”。这些标签在《疯狂的石头》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影评界也广泛认为这是宁浩最具艺术水准的作品。有了这些标签,宁浩的电影就成为了宁浩的电影,黄渤也成为了黑皮,徐峥也进一步固定了睿智谐星的银幕形象,在“疯狂”系列之后,宁浩培养了一群懂得欣赏自己艺术的“粉丝”。

     然后我们反过来想,能够欣赏黑色幽默,看得懂多线穿插剧情,对于各种蒙太奇不眼晕,面对剧情大反转时不烧脑的观众,必定还是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的人群,即便很多人觉得“疯狂系列”很好笑,但是真正读懂宁浩社会批判和黑色情怀的人却并没有那么多。因此,“疯狂”系列粉丝群并不能严格意义代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观影人群。目前中国市场的主流观影观影人群还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并且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看电影的主要目的悄然变为了娱乐休闲,观众的观影体验有时候甚至比艺术本身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徐峥的贺岁公路喜剧《泰囧》能够称霸影史票房冠军的原因。《心花路放》的选题和《泰囧》几乎如出一辙,选择了公路喜剧这个目前看来最受欢迎的类型,抓住了年轻人的眼球,引入大量的接地气的元素。宁浩本身也在艺术表现上为这个题材作出了取舍,他放弃了一直擅长的黑色幽默,转而引入了很多无厘头的网络段子,让观众不用深思,想笑就笑。而在康小雨(袁泉饰)这条剧情线上,也放弃了一贯的快节奏蒙太奇,大量使用长镜头来描述康小雨的心路历程和大理的如画风景,给普遍热爱文艺的年轻观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改变之处还有很多,我们也能从这些改变中窥探到宁浩顺应市场需求的目的。

     电影审查制度下,讲故事不必歇斯底里

     《无人区》审查受阻的确切原因虽然无从考证,不过大抵是因为影片本身确实触碰了国内电影审查的底线,就拿过审公映后的版本来说,荒芜人烟的沙漠,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血腥暴力的情节冲突,国家机器的弱势不作为,坦率的说确实让人看过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是一部典型的公路黑色电影。这样的电影情节上需要歇斯底里的重口味,表演上需要歇斯底里的夸张,情感上需要歇斯底里的复杂化、甚至是负面化。歇斯底里的东西在别的国家地区或是一个不错的创作题材,不过在中国有我们具体的国情,昆汀塔伦蒂诺可以把《低俗小说》载入影视,换到中国这个剧本可能几乎没人敢商业投资,因为会担心电影无法通过审查,这就是中国电影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实在《疯狂的石头》里我们就看出了这种“歇斯底里”的端倪,道哥一伙儿地铁上诈骗,群众们警惕性之高让人啼笑皆非;正义凌然厂长最后居然出卖了职工,气的包世宏大闹会场不欢而散;就连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也围绕了男主角的前列腺做足了文章,把主人公最后的命运作了这样一个重口味的象征。从《疯狂的石头》到《无人区》,宁浩把他的歇斯底里更上了一个台阶,不过脑袋也重重地撞到了电影审查的天花板上,让他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有些不能突破的禁区。

     回到《心花路放》上来,这部片子里我们看不到那么多复杂阴暗的人际关系了,也没有《无人区》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激烈冲突,它讲的就是一个失恋后自驾游的故事。 “失恋”故事的套路无非是“谁犯了错,谁伤了心,谁又遇见了谁,谁和谁最后一起过”,可宁浩毕竟不是一个“俗咖”,面对“失恋”这样一个俗不不能再俗的题材,他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不过这一次一改以往“歇斯底里”的表达方式,宁浩显得更加闲庭信步、游刃有余。电影并没有给予康小雨婚后出轨道德批判,也没有给予耿浩的不幸过多的同情,更没有描写双方分手后没完没了的纠缠,而是单独把康小雨婚前的心路历程用电影一半的时间展示出来,观众也能心领神会到两人的分手的实质并不是谁的过错,而是他们本身就不是一类人。康小雨是一个“文艺咖”,生活中随时需要小资与激情,而耿浩放弃音乐卖音响,他骨子里就是一个以音乐为生的“经济适用男”。于是宁浩把他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轻描淡写地放在了两人最后一场戏的对白里,康小雨告诉耿浩“过日子也不仅仅是过日子”,耿浩听后笑而不语。这一次宁浩把他的那些黑色也好、批判也罢都收了起来,转而用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来讲故事、抒感情,既不会触碰到政策的底线,也不让人感觉主旨乏善可陈,让人看到了他“四两拨千斤”的睿智。

     时代在变革,宁浩的经历或只是一个缩影

     从电影的历史发展来看,总是有着两种价值取向之争,一种是主张电影的人文化、艺术化、批判化,像法国电影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另一种是追求电影市场化、娱乐化,典型的就是好莱坞。哪怕是我们把视角从电影放大到传播学的历史看,也是存在着美国的现实主义传播和欧洲的批判主义传播之争。虽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电影的艺术性和市场性是相互对立的,但是这两者想要做到高度的统一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一部作品大家都能看懂,便难免落入俗套;大家都看不明白,又疏远了观众,难以让人心甘情愿买单。而对于电影这样的大众文化产品,政府也必须对它的内容进行把关,保障公共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无论是采取分级制还是审查制,这个根本的目的是一致的,也是必要的。

     宁浩的经历或只是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缩影,又或是一个电影创作理念的颠覆,长久以来我们认为导演是创作的灵魂,要向电影的艺术负责。可在当今时代,电影行业也不得不面对整合营销传播、互联网思维、草根文化、以及政府对意识形态安全管理的新要求,这些东西糅合在一起,对于导演来说,就不仅仅是“艺术教头”那么简单了,电影导演应该成为整个电影价值产业链传递上至关重要的人物,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责任,电影的艺术、市场、政策也构成了电影创作本身需要考虑的“铁三角”,而在这个变革中,宁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简单的他。

     圣贤孟子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从《疯狂的石头》到《心花路放》,宁浩既没有把他的导演情怀继续推向歇斯底里,也没有“唯票房论”而成为市场的奴隶,他在想要“兼得”时需找平衡,也明白在不可“兼得”时坦然取舍。我们祝贺宁浩的成功,也期待他的下一步作品更加精彩。

     作者:谷干 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广电专栏】现对您开放,欢迎投稿至fenghuangxueyuan@163.com,主题不限,广电行业相关即可。一经采纳,除稿酬外,学院各项中外广电行业交流活动均免费对您开放,详情可联系小编llianglll了解,感谢关注学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