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电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5/1/20 传媒1号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订阅

     文化产业评论:这篇是中广互联首席分析师林起劲老师的文章,对2015年及未来广电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写的很好,推荐读读。你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对于广电行业而言,在2013拐点之年后,2014是持续震荡的乃至包含巨变的一年。特别是中央层面推出媒体融合政策之后,其对广电行业的刺激甚至超过了2010年的三网融合政策。且让我们对2015年及未来广电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趋势一、互联网监管力度加大!

     从2014年一整年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大。中广互联预计:2015年及未来这种力度将逐步以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落实下来成为常态。特别是正对对大视频领域的监管,必然更多采取跨部门联合监管,未来甚至可能向融合监管形态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视频行业擦边球业务的政策风险加大。

     “棱镜门 ”事件改变了大家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认识,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迅速提高到国家层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因而成立。在具体监管落地层面,由于互联网监管涉及众多部门,为了推动跨部门的监管,国务院授权网信办管理互联网信息内容,从实质意义上推动监管融合机制。

     趋势二、2015年OTT TV将进入一个相对规范的“又红又专”发展阶段,OTT TV竞争进入“阵地战”阶段。

     OTT TV 近5年左右在政策、技术、商业合作等层面可谓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特别是在2014年广电总局按照181号文强力落实监管政策之后,集成牌照商在OTT TV产业链中的地位被得以确认。中广互联预计:随着各个主流视频网站与相关集成牌照商利益合作机制的达成,站队选择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将是各个抱团联盟开始“阵地战”发展的时期。

    

     作为一种典型的三网融合业务,OTT TV(互联网电视)近年来的发展历程非常吸引人眼球。对笔者而言,从2009年莽荒出位期,2010年前后的初始封闭监管阶段,到2011-2013年上半的监管/智能化越狱阶段,都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新兴市场。2013年秋 该领域突然出现的“集体暴动”以及各种“颠覆”,其狼烟四起态势让人颇为吃惊。但中广互联一直认为:又“红”又“专”是适合OTT TV市场的长期战略路线,拥有政策许可的牌照商和拥有专业运营能力的视频网站巨头,只有结成联盟才能在中国OTT TV市场展开规模化运营。2014年夏天的政策管控以及其后的市场参与者结盟态势,印证了上述观点。

     趋势三、有线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资本推动下,DVB+OTT模式将获得加快推进!

     总的来看,大视频市场早已形成,有线行业在视频传播中的渠道地位逐步下降。截至2014年Q3,基础电信运营商宽带用户超过2亿户,其中FTTH/O超过30%,8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超过35%,IPTV公开用户数3217.4(实际可能在4000万级别)。按照CNNIC数据,截至2014年7月,网络视频用户4.39亿,手机视频2.94亿。而根据中广互联估测,OTT TV用户在2014年中大约在4000万水平。而有线行业整体用户和数字用户增量在2013年就已经进入趋缓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有线运营商可以选择的占有策略必然是:在手中依然还有“用户”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依然还具备家庭“信息入口”属性的条件下,基于双向网络改造、新型终端以及开放思维,引入丰富的数据业务,特别是互联网业态的服务。也就是说,基于DVB+OTT(三网融合)模式,有线行业可以发挥自身的媒体信息入口优势,并基于智能终端逐渐拥抱互联网和走向平台化运营!实际上,中广互联认为,一个扩展的“DVB+OTT”含义是:基于DVB用户资源与各种社会资源及资本展开广泛合作,寻求为上述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媒体和文化服务,从而实现更高的整体价值。

     趋势四、地面电视和直播卫星的发展将逐渐加大广电行业内部矛盾!

     我国将有线电视作为数字化首选,但从商业模式(“基础收视维护费”)上看,有线电视存在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双重属性。而目前作为农村公益服务的数字直播卫星服务,同样具备很大的商业化开发和扩大地域服务范围的压力。也就是说,在现代数字条件下,以传播渠道来区分公益属性和商业属性是不具备可行性的。预计随着2015年广电总局推行地面数字电视政策的落实,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直播卫星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将逐步显现。

     从本质上说,视频服务的属性更多要由其节目内容特征而定。譬如,凭借国家政策强力推行的众多央视频道,实际上是被定义在公益服务范畴;但实际上在运作方式上,央视却依靠政策支持获得巨额的商业广告收入。再如,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地面电视更多应该从属于地方媒体和经济活动,但此次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的更多是央视频道,这也可能加剧央视与地方台的冲突。

     趋势五、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新型宽带应用获得加速发展,这一新型ICT进入产品化及服务一体化发展阶段!

    

     在“宽带中国”和“移动互联”推动下,宽带接入网络将成为一种社会基础设施,信息流动将无处不在。按照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渠道,纯粹的管道在整个ICT(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产业链的价值必然逐步降低,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制造、远程医疗……乃至目前最火的“工业化4.0”,实际上是信息消费与实体经济的深入结合,这些新型ICT应用是宽带建设之上更重要的(数据网)竞争领域,是未来信息化的重要价值制高点。

     近两年,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360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也正在积极地与各地方省政府就智慧城市、无线城市等相关项目展开合作谈判,通过资本投入获得相项目运营权。其中,阿里巴巴今年已经和十多个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相关合作,如海南省、杭州、新疆等。

     与传统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不同,新型ICT更重要的是要与大众用户的生活、工作、教育、娱乐、商务等活动形成更深入的连接和渗透,是要基于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形成高水平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

     不管是对于电视台还是电视网络运营商而言,如果不能扩大自身的媒体服务,将其与用户实现更直接和准确的连接,延伸到用户的具体生活、教育、商务等应用场景,都会在信息化社会中失去主流地位。

     媒体融合政策代表这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临门一脚”,推动各级电视台都纷纷行动起来进行体制改革,这将带动整个媒体产业的融合与格局演变。总的来看,电视媒体处在一个较佳的转型时机。

     趋势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政策推动下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处于较佳转型时机,媒体审查标准将是未来挑战!

     2014年8月,习总书记在深化改革会议上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政策代表这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临门一脚”,推动各级电视台都纷纷行动起来进行体制改革,这将带动整个媒体产业的融合与格局演变。

     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已经喊了很多年,其中传统纸媒领域早已经大刀阔斧地走上媒体融合之路——因为没有选择。但电视媒体的体制改革更多只是发生少数机构之中——因为电视媒体在广告市场依然还具备“主流媒体”地位。很多体制内人士依然还有抱着铁饭碗的想法。在另一方面,很多电视台都未看清电视媒体的融合路径,大部分电视台都是按照“两张皮”的模式在两种体制下分别运营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这些因素导致电视媒体的体制改革进展并未真正在全行业内获得快速进展。

     但习总书记的讲话直接给出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而文化体制改革则成为这一发展目标的必经路径。实际上,与纸媒被迫转型不同,电视媒体的转型还处在一个较佳的时期。特别是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节目模式表明:电视媒体依然还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某些领域刚进入起步阶段——或者说早期的电视媒体竞争水平太低。在这种大背景下主动进行转型,肯定要比纸媒转型更具可操作性和成功可能性。

     从媒体属性看,电视媒体和所谓新媒体其实都属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媒介”,实际上更具备融合发展的可能。从国际视野看,以BBC、迪斯尼为代表一些电视媒体都主动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主动拥抱互联网,从而使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加大,而不是被边缘化。

     当然,这个“临门一脚”的政策必然是在区分公益服务和产业服务的基础上推行的。只有将两者分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才能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中深度融合。考虑在广电行业传统四级模式下,国内存在大量缺乏规模水平的电视媒体——尤其是市县级媒体,这些电视媒体或将在事业服务和产业服务之中明确自身的定位。

     笔者认为,媒体融合最大的挑战在于内容审查标准问题。一直以来,互联网新媒体都是处在比较宽松的监管环境之下,良莠不齐不齐的问题比较严重。而现在要推行媒体融合,必然需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否则难以走出“两张皮”的局限,无法在节目内容层面实现深度融合。在上个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表示:确保导向正确是最根本的要求,“线上线下要统一标准。可见,监管当局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未来两年内审查标准统一性问题,将非常值得关注。

     趋势七:大制播分离将推动大传媒时代,领先机构将基于资本化运作朝着集团化发展,大传媒时代来临。

     如前所言,媒体融合政策必然需要区分公益事业服务和产业服务,电视媒体必然要推动公益事业与可经营性资产的分离运营。这也是中宣部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兼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所言的“大制播分离”含义。

     大制播分离趋势加上国家文化大发展政策,必然会推动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资产整合,如此才能与互联网新媒体巨头展开市场竞争。也就是说,电视媒体在资本运作方面必然会像纸媒一样朝集团化运营发展,未来必然会出现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电视媒体集团。特别是在SMG打响第一炮之后,降下来肯定会逐渐出现更多电视媒体集团。

     预计,未来三年电视媒体领域将迎来“大视频”、“大传媒”、“大资本”、“大整合”的时代!

     趋势八:在DVB+OTT模式推动下,2015年有线智能终端获得更多应用落地,但规模化尚需时间!有线网关将进入商业试用阶段!

     自从中广互联2012年前后在行业内最早提出和呼吁有线行业发展“DVB+OTT”模式之后,各种版本的“DVB+OTT”不断出现,中广互联也成立了“DVB+OTT融合创新产业论坛”(简称DOF论坛),推动有线行业与互联网业态的融合。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模式逐渐被行业更多认可,越来越多的有线运营商开始通过“内网模式+新型终端”、“云媒体平台+牌照商合作”、“有线网关”等方式开展“DVB+OTT”试点及落地工作。

     在上述形势下,预计2015年有线智能终端将成为“DVB+OTT”的核心载体获得进一步应用,将有更多运营商启动智能终端商用项目。当然,就整个终端市场的格局而言,有线运营商智能终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来自消费市场的侧面拉动,后者的快速更新迭代节奏推动前者不得不升级自身的终端,以适应业务竞争需求。

     其中,有线网关作为灵活的业务承载方案,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笔者认为:网关模式符合“网络与业务分离”的发展趋势,是未来终端发展的重要形态。笔者其实很赞同这一发展模式,但也意识到:有线网关涉及技术标准、合作分工以及商业定位抉择等复杂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探索。预计有线网关将在有线智能终端发展的中后期出现,2015年底或进入商业化试点阶段。

     趋势九:版权堡垒不再,IP与应用永生;互联网巨头将力图从节目版权源头开始OTT大视频产业!

     版权一直是视频网站最大的成本投入,近年来视频网站在加强内容资质之后,更是不断通过战略投资等手段向上游内容环节拓展。这一发展步伐在2014年得到了加速,10月份,在数字娱乐领域浸淫多年的张志远撰文指出:未来互联网化的电影发行公司将成为行业主流。笔者进一步在11月底的《OUT of Control(失控)!!!》一文中指出:考虑到目前疯狂的众筹平台、不缺钱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向版权及发行环节的渗透实际上已然历历在目。版权成本或许将在一夜之间被互联网阵营所跨越,版权堡垒成为马奇诺防线!

     进一步,在未来“万物互联”和媒体融合趋势下,媒体机构与用户越来越多地将处在一种“直播互动”的消费情境,彼时,用户获得的不再是固定形态(以版权为重要商业模式)的“内容”,而是一种情境化的“应用”以及特定的文化IP(文化创意)!

     可以想象,未来电视媒体集团的核心工作是进行IP创造和运营,而互联网公司则力图控制整个应用过程——从节目设计、节目分发渠道到互动展现,实现全过程的影响力!

     趋势十:广电行业进入深度重构期,平台化是根本趋势!

     来源:中广互联

     【广电专栏】现对您开放,欢迎投稿至fenghuangxueyuan@163.com,主题不限,广电行业相关即可。一经采纳,除稿酬外,学院各项中外广电行业交流活动均免费对您开放,详情可联系小编guanyuci了解,感谢关注学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