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坐等新闻反转的你们既冷漠又无耻
2016/4/8 传媒1号

     内容提要

     我反感这种自命精英者的傲慢,更反感那些坐等新闻反转的阴谋论臆想者们,这些人既冷漠又无耻。看着有些人在网上传着一个个不明来源的阴谋论,真觉得媒介素养课应该成为一门公民必修课。热衷于Believing is seeing (信什么就看到什么),而不是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一个手带锤子的看什么都像钉子,结果就是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盲从盲信而自己不过脑子。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在微博上引发了数亿的关注量,成为当天最热的社会话题,短时间内近百万转发,数亿人的关注量,有人说舆情进入“十亿量级”时代。

     一这真不是你嘴里说的小事

     人很不屑地说,这种“小事”竟然能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竟然发酵成如此大的热点,然后充满鄙视地说这是泡沫口水话题,冲淡了其他更重要的议题,甚至以此批判“舆论监督之死”。

     将心比心,我是非常能够理解舆论和公众对这件事所倾注的超常关注。说这是“小事”和“泡沫话题”的,不屑里满含着自命精英的傲慢自负和事不关已的冷漠麻木。是的,这事虽不宏大,也没有什么深远的象征和意义,却发生在我们身边和眼皮底下,事关每个人最敏感最脆弱的安全感。我们都渴求正义和安全,而普通人对正义的理解并没那么高深抽象,最能触动和冲击我们的,就是这些具体而微看得见的身边之事。

     对没有经历的人来说,这是“小事”,不就是拖拽中惊吓了一下――可对当事人来说,这是天大的事,对于有共情感的人来说,这足以让他们失去基本的安全感――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都可能无故以这样的方式被殴打被劫持被失踪,这哪里是小事?受害者虽然只有“弯弯”一个人,但公众因此都产生了强烈的安全焦虑,对于这种事关公民基本安全感的事情不去关注,不去追问背后的管理漏洞和公共安全问题,才是媒体的失职,才是舆论监督之死。不能因为舆论监督在其他事务上的无奈缺位,而情绪化地排斥媒体对这种社会事务的关注。

     我反感这种自命精英者的傲慢,更反感那些坐等新闻反转的阴谋论臆想者们,这些人既冷漠又无耻。

     二无依据地坐等反转就是冷漠

     天我写了《我们都害怕成为和颐酒店遇袭的女生》的评论后,好多网友都留言说,你这时就写评论,不怕这事儿反转吗?事情刚发生就评论,到时反转了看你怎么说?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带着这种搬着小板凳坐等反转的看戏心态来看待这件事的。反转心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反转恐惧症,新闻反转剧看多了,不敢相信新闻,觉得后面必有反转;其二,反转偏好症,反转爱好者爱看反转,期待发生反转,来个惊天大逆转,再弄个大新闻,多有戏剧效果啊;其三,反转强迫症,觉得事有蹊跷,不妨等等再看。

     能理解那种经历了太多反转新闻后“不敢相信原初报道”的恐惧,这是无数报道失实带来的失信恶果。谨慎当然很好,但我特别反感那种毫无原则、没有事实根据的“逆转想象狂”,我怀疑我怀疑我就怀疑,没有依据地怀疑,一惊一乍地臆想逆转,以颠覆先前报道为乐,抓住一个细节的变化以点带面,或拿着某不靠谱的反方说法,或仅仅提出某个不成熟、无权威来源的质疑,就以垄断了真相、发现了真理、打了先前报道者的脸的兴奋、得意和优越感欢呼“出现惊天大逆转”。这种“逆转想象狂”之下,使各种阴谋论有了生长和追捧的空间。

     和发生过扶人被讹诈就不敢扶人的心态一样,这也是反转新闻太多带来的失信恶果。对于那些“你不怕新闻会反转”的质疑,我是这样回复的:反转恐惧症,吓得人们不敢做判断了。信任危机,吓得人们不敢扶老人了。如果这条新闻反转了,如果女孩撒谎了,如果我判断错了,我在公号为自己的判断道歉。路人不敢因为发生过讹诈事件就不敢做好事扶人,医生不能因为发生过医闹就不敢救急,评论员不能因为有反转新闻就不敢作判断。

     是的,我一直跟学生讲“评论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需要耐心等待事实。但我从没有说过在完整的真相出来之前就不能评论,而是说评论要以既有事实为依据,不能作超越事实的判断,不能凭脑补和想象去推理。毕竟,事实不是一次性呈现的,而是一个在调查中逐渐呈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评论员不是坐视,而可以凭既有事实作出一些判断,这种判断考验着评论员对既有信息的梳理力和判断力。

     三质疑需要能力 判断更需要能力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并非被看完视频后的同情和怜悯所主导,而有自己理性的判断。有相对完整的视频和当事人清楚的叙述,有来自警方的信息,确认了女生被拖拽的事实,还有酒店方面的初步回应,这是基础,再加上我的一些判断:

     其一,有人说是炒作和营销,可是有炒作者会胆大和愚蠢到去报警吗?这不找事找死,用生命去炒作。凭我的经验判断,炒作者一般都是制造眼球效应,而尽可能回避警方的介入。除非警方配合炒作(这种可能性为零),否则不敢主动将警方卷入。而且当事人将部分矛头指向了警方(不立案),这必会激起警方深入调查。如果是营销和炒作,激怒警方,这不作茧自缚吗?

     其二,有人质疑当事人的微博4月4日才开,而事发是4月3日。这也好理解啊,从女生的冷静表述和利用微博扩大影响来看,她是非常熟练的微博用户。她担心如果用自己很多个人信息的微博求助,可能被人肉,带来很多麻烦,便新开微博求助,符合常情常理。

     其三,有人质疑视频是如何获得的。很明显,是在向警方报案后从酒店调看记录时翻拍的。我的判断是,是她带着朋友一起去报案去调阅视频,她在向警方诉说当时的场景,她的朋友在一旁翻拍的。

     其四,有人质疑,遭遇这样的惊吓,她的长微博叙述为何那么冷静有条理。也很正常,她后来自己也解释了,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冷静客观的叙述,把自己的经历说清楚,才能赢得公众相信。

     其五,有人质疑,为何夜间有那么大的转发和评论,甚至很快在微博上有了话题。很正常,微博微信刷屏,引发很多人的同情,触动痛点,成为热点,微博数据迅速捕捉到这一热点从而设了话题,公众情绪助推着流量。

     其六,有人质疑其后的各种阴谋,可似乎没有一个阴谋有事实依据,都是臆想而已。比如说联想到如家被收购,质疑为什么发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这也好理解,什么事情都有个先后发生顺序,如果以阴谋论逻辑思考的话,会把任何两个不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构成因果关系。一个假性因果的段子是:2010年5月18日,我们的领导一出访德国,5月31日,德国总统克勒就辞职了;5月11日,我们的领导一出访日本,6月2日,日本首相鸠三由纪夫就辞职了——

     这其间好像有某种因果关系,其实是假性因果。德国总统克勒辞职,是由于其“不当言论”;而鸠三由纪夫辞职,则是由于民意支持率很低,党派压力迫使其辞职。跟我们的领导访问没有任何因果关系,这完全是时间上的巧合而已。

     其六,还有人说这是为了转移话题,我去。我理解这种心机婊思维背后的情绪,但觉得很蠢。

     看着有些人在网上传着一个个不明来源的阴谋论,真觉得媒介素养课应该成为一门公民必修课。热衷于Believing is seeing (信什么就看到什么),而不是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一个手带锤子的看什么都像钉子,结果就是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盲从盲信而自己不过脑子。

     再说一句,这次如果新闻反转了,我判断错了,我会道歉。

     分享:学生们以恶搞老师的方式表达对曹老的爱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