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抢30:1提问机会,问题被写入新闻史,这些两会记者为何能做到?
2017/3/2 传媒1号

    

     技术进步是好事,但记者万不可为形式所累,丢了提问这项最重要的功夫。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标志着两会时间正式开始。而从昨天起,关于两会传播最广的,是关于两会报道“神器”的照片。

     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当今媒体给人的感觉,因为报道形式越来越丰富。传统文字、音频、视频之外,AR、VR、动新闻、H5、神曲、短视频、直播……让人目不暇接。

    

     技术进步是好事,但记者万不可为形式所累,丢了提问这项最重要的功夫。

     尤其是在全国两会这样的新闻战中,提问水平如何,不仅展示记者的水平和风度,更代表所在媒体的实力和形象。

     那么,在全国两会上,如何才能抢到提问机会?如何问出一个高水准的问题?

    

    

     举手8年,才抢到一次机会

     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专业问题前,最难的事儿是抢到提问机会。目前,每年全国两会报名的中外记者都超过3000人,要想在新闻发布会上抢到提问机会,难度非常大。

     以2003年至2012年这10年的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为例,一共只有162个问题,平均一年约16个。参加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大约在500人左右,获得提问的机会约为30:1。

     这些提问绝大部分被中央媒体和境外媒体据有,国内地方媒体获得机会的可能性比较少。但凡事都有例外,只要你能进入发布会现场,并坚持举手,就有可能成为幸运儿。

     比如,2009年3月4日上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陕西日报》要闻部副主任卓九成就成为了幸运儿。

    

     △《陕西日报》记者卓九成向李肇星提问

     过去,地方媒体获得提问机会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这样重头会上。

     据卓九成后来在文章中描述,从1992年开始,他先后8次参加两会报道,每次都提前准备好问题,并坚持参加新闻发布会,但从未获得机会。

     2009年这次,他说:“我没有因此而灰心,和往年一样,这次也准备好了想要提的问题,并希望能有机会提问。也许是我的执着和真诚感动了主持人,3月4日上午,我再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屡屡举手,争取机会。就在李肇星回答完《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后,新闻发布会主持人李连宁点到了我,并示意我提问。”

     这很可能是卓九成记者职业生涯中唯一一次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提问,也很可能是《陕西日报》记者首次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获得提问机会,意义不小。

    

     想提问,你脸皮够厚吗?

     这就是坚持举手的好处,同样是李肇星的这场发布会上,还有一个更典型的幸运儿,获得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的《中国会计报》记者杨雪。

     她是如何抢到机会的呢?可以概括为努力、执着、勇敢、内心强大,甚至厚脸皮(对于记者而言,这是优点)。

     一般记者都是在发言人回答完问题之后,才纷纷举手争取提问机会,但当天所处位置在记者区最右侧(不是好位置,因为不容易被主持人发现)的杨雪,则是一直在举手,持续时间近半个小时。

    

     △《中国会计报》记者杨雪提问李肇星

     这可能有点不符合规则,也显得很突兀,杨雪如果脸皮稍薄,内心不够强大,是无法忍受四周同行投射过来的各种眼神的。但她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功引起了主持人的注意,并幸运地获得提问机会。

     这只能归功于坚持举手,靠的是一股执着劲。正如杨雪会后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提问,但我就是希望把自己的问题问出来。”

     《中国会计报》虽然也是国家级媒体,但并不在18家中央媒体之列,因此不会拥有“事先沟通安排”获得提问机会的可能。杨雪这次提问,完全是靠自己抢来的。

    

     连续5年获得提问机会,她为什么能?

     因多次在两会上提问民生问题,而被网友称为“最美女记者”的《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杜萍,因为连续5年上两会,并每年都获得提问机会,引起媒体关注和报道。

     作为并不太知名的《中国县域经济报》这样一份报纸的记者,杜萍如何获得提问机会的呢?一个例子可以说明。

     据报道, 2008年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当杜萍10次举手之后,主持人说:“我们给后排那位穿白色衣服的女记者一个提问的机会吧,我看她已经举手很多次了……”

     不举手,就不可能获得机会,而只要坚持举手,也许是8年,也许是一小时,幸运之神说不定就光顾你了。

     这一步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做好。看似只用举手,其实在举手的同时,还需要表情、身体动作,尤其是眼神的配合。只有让主持人感觉到你的精神状态与众不同的好,你才有可能抓住宝贵的提问机会。

    

     △2010年“两会”上,“最美女记者”杜萍向卫生部部长陈竺提问。

    

     不要太激动,也不要太紧张

     抢到提问机会,只是完成一次高水准提问的最重要一步,后续表现也很关键,但同样难度不小。比如,控制住激动的情绪,也很重要。

     前面讲到的《陕西日报》记者卓九成,在2009年两会结束后,被新华网根据网友关注度评为当年两会9位最“牛”的人之一,与终南山、刘翔、葛剑雄等齐名。卓九成入选的原因是“最激动”。

     因为举手8年才获得提问机会,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卓九成并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当工作人员把话筒递给他之后,他因为着急提问,把话筒拿反了却没有发现,引得全场大笑,包括台上的李肇星。

     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场合,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盯过来,目光中满是羡慕嫉妒恨,加上善意或不屑的笑声,滋味并不好受。好在卓九成毕竟是老记者,经历的场合多,所以顶住了压力,较为平稳地问完了问题。

    

     △李肇星也觉得《陕西日报》记者卓九成有意思。图为几天后在会场巧遇,李肇星向卓九成索要名片。后来,李肇星还曾主动致电联系,并给卓九成寄去两本签名著作。

     对一些年轻记者而言,克服压力与紧张情绪,却并不容易。比如,因为过于紧张而卡壳,就不时出现。

     2015年,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一位女记者就出现了卡壳现象。这个瞬间还引起了央视的注意,在《两会1+1》栏目中给予报道。

     △《两会女记者因紧张忘记提问内容 白岩松为其支招》

     不过,主持人欧阳夏丹说,这可能是因为记者太紧张,或工作太辛苦,她自己也有过脑子突然一片空白的时候,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所以之后她会在小本子上记下一些关键词或要点,实在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低下头看看提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知名主持人白岩松对这件事儿也评论说,这位年轻女记者出现卡壳的现象,可能是有那么一个机构的名字,她觉得是必须记牢,绝对不能说错的,但是那个机构平常不常打交道,有可能说不清。有两种方法,第一个不用去说这个机构(名字),就很安全了,不要给自己挖一个坑。第二个,如果非要说,可以写一个提问卡,说道这个名字的时候念一下,接下来正常问问题(就不容易出错)。

     如果说,太激动、紧张是每一个记者都可能遇到的情况,无伤大雅的话,另一些情况就应该特别引起两会记者的注意。

    

     两会不是记者的秀场,更不是广告时间

     2013年全国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有女记者提问时因为语态过于夸张,明显与场合不符,遭到网友“吐槽”,并引起传媒业界和学界的讨论。

     据媒体报道,网友@墨米与众安金表示:“红衣女记者的提问戏份太过,华而不实,矫情装嗲放电更是严重犯错。”网友@张旻Doris则说:“角度也要分场合,在两会的总理记者会上用这么宝贵的时间提问个人奋斗史……让一堆拿不到机会问各种民生问题的记者情何以堪。”

     央视主持人@仲达文也据此评论说:“新闻人的素养就是表现在提问上:指向性强,落点准,提出的问题不管在新闻性、关注度、代表性上有足够的支撑力,如果在大场合和大人物面前,再能有合适的语言方式和神情,你就是个大记者。红楼梦里说过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2016年两会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也出现了一次有争议的提问。据凤凰卫视杜平事后在文章中写道:“在傅莹回答大约第13个问题时,这位站在大厅后方的前辈(澳洲《新快报》记者)不断地高喊:“我是澳大利亚记者,我要提问!”主持人再三提醒他“不要喊”,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以至于后来干脆直呼其名地高喊“傅莹!我要提问!”最终,前辈如愿以偿,先是说了一段冗长的开场白,并且指挥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他,然后就提出了那个关于刘源为何被安排到全国人大的问题,此处就不再赘述。”

     当时,这位记者的提问引起较大争议。因为,他多次高声呼喊,直接干扰会场秩序,过于不守规则。其次是用了近500字来提问,说了很多绕来绕去,没有实质作用的废话,明显低于正常水准。

    

     △澳洲新快报记者提问傅莹

     这两个引起争议的例子,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记者在提问中,通过语态、用词和动作等,过于突出自己,而所问的问题分量又太轻,因此显得像一次作秀。

     全国政协前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过一个用提问机会作广告宣传的例子。

     赵启正讲,“一个记者提问说:‘农民工就业,牵动着政府的心,我们报社办了一个手机报,汇聚民意,农民工可以通过手机发短信,只花一毛钱就可以反映他们对政府的意见,目前已收到5万条农民工的短信。这个平台建设可以说非常好。那么你们收到多少份农民工的提案?’我当时回答:‘我很明白你的意思,你要说的是你们办了份很好的农民手机报,希望大家来订阅,顺便问我收到了多少提案。’这么大的场合,你就这么做,有人说公器私用,不过分吧! ”

     这位记者的提问,前面4/5的文字是讲报社的手机报产品,然后一个神转折,用一句简短的话问出问题。其实,保留最后这句话就可以了。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怎么样。

     现在,媒体记者在提问前介绍自己时,喜欢把自家的新媒体名字都捎带上,这也属于广告行为,需要注意掌握度。李克强总理就曾因为这个问题,调侃过一位记者。

    

     不要问“万能问题”和“低能问题”

     两会这样的场合,全国、全球都关注,如果记者问的问题太水,不仅丢自己的脸,也会让所在媒体的形象减分。

     据媒体报道,2014年全国两会,因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正大火,因此“是否看过《来自星星的你》”成为“万能问题”。报道蹭热点无可厚非,但只有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记者是合格的,其他将这个问题随意抛出的记者,都有偷懒的嫌疑。

     两会报道过程中,记者每天高强度工作,常常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且要连续奋战十余天,非常辛苦。但这并不是用“万能问题”问题来凑工作量的理由,毕竟代表委员被同一个问题问多了,会烦;读者到处看到同题报道,也会给记者差评。

     陈道明素来有个性,面对记者抛来的“是否看过《来自星星的你》”这个“万能问题”,就曾反问:“问这个有意思吗?好玩吗?”

    

     △2015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陈道明在陈述自己的提案之后,有感而发,要记者不要“小看了你们的作用”。

     对此,《检察日报》记者张灿灿在《当谈论两会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的文章中,引用的一条微博很能说明问题:“一个老记者的吐槽:‘大批刚踏出校门不久的年轻记者,学生腔十足,很努力、很生硬地拦委员挡代表,问大同小异的八股问题,写出大同小异的八股稿件。’

     如果说问“万能问题”是记者想偷下懒的话,问“低能问题”,则是记者不够专业的表现。

     赵启正说,“有一年在政协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问:‘请问有多少女政协委员?’我说:‘上网查,请下一位提问。’”一个无法引起发言人回答欲的问题,自然是不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低能”的。

    

     △香港卫视记者秦枫

    

     一个问题留给记者和发言人的时间是3.4分钟

     赵启正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开一个成功的发布会不是只靠新闻发言人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靠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没有有意义的问题,就没有有意义的回答。

     同时,提出一个专业问题,是很多两会记者的任务,也是很多记者的一个职业理想,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下面这些成功人士的指点,应该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做足功课。一位曾经担任过记者会主持人的人大新闻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记者提出的问题往往反映出对这个话题的熟悉程度,有些记者做足了功课,一开口就让人很佩服,部委负责人更愿意回答这类具有专业视角的问题。

     连续五年获得提问机会的《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杜萍说,“首先是平时的积累,对国内国际大事要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对自己关注的领域深入研究。为了能够切合社会热点和引起读者关注,我对有关信息进行了认真梳理,甚至找出历年新闻发布会的实况视频,逐一推敲,仔细揣摩。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还应快速通读现场资料,为自己准备的问题做好补充。”

     杜萍能连续5年抢到新闻发布会提问机会,相信这是主要原因。

     赵启正也说,“记者们要在发布会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需要用心、用功,就你所在的领域,会前扫描一年以来,一个月以来,一周以来,三天以来所有的问题和事件,其中包括公众最关心的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并且问自己,这些问题你自己弄通了要害何在吗?

    

     △赵启正

     问题不要太大。赵启正说,“请问您如何看待今后十年的世界格局?您觉得我们扩大内需还要做什么?这些题目,一、大,几分钟是答不出的;二、时效性不强,不是非得今天问不可,是较长期的问题。你明天问、后天问,上个月问、下个月问都行。这些问题,发言人很难答得精彩,记者们也很难满意。

     赵启正分析,在政协新闻发布会上,一个问题留给记者和发言人的时间,一共是3.4分钟左右。如果记者的问题太宏达,发言人不可能有时间充分回答,只能笼统了事,结果对两个人而言都是失败的。

     问题太大,一般不是记者功力不够高,主要还是投入的时间不够多。可能是记者太忙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够投入。

    

     △记者踊跃提问

     问题可以尖锐犀利一点。提“火爆”问题,过去是境外记者的专利,国内媒体记者通常不会涉足,但近年来这种现象在改观。

     比如,2015年3月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南方都市报》记者彭美第一个被主持人点到提问。这位外表文静、语调平缓的女记者,抛出的问题十分尖锐:据媒体统计,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已经有39名全国人大代表因为涉嫌违法违纪,辞职或者被罢免,这个数字超过了上一届五年的总和。我想请问发言人,这是为什么?是我们在选代表的时候就没有把好关,还是代表选举制度本身就存在缺陷呢?

     问题一问完,邻座的一位同行就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南都编辑部副主任谢江涛说,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打电话给他:你们那个两会上提问的彭美会不会被开除?可见这个问题的尖锐程度。

     这个问题,是当时全社会的重大关切,虽然火爆,但由国内记者提出,正好说明有关部门的开放度在加大,实际是加分项。而且,傅莹也回答得很好。

     就像赵启正说的,“记者问得尖锐,我才可以答得漂亮,就好像打乒乓球,来的是好球,我回球才能好。”

     当然,彭美也没有被开除。她所在的《南方都市报》还为她专门做了半个版的广告,以兹鼓励。这样的问题,才是一个专业记者应该具有的水准。

     同类的尖锐问题,还包括对王立军事件和周永康问题的提问,都可以载入两会报道新闻史册,可惜他们是由境外媒体记者完成。

    

     △《南方都市报》为彭美做的半个版广告

     勇敢一点。如果想问的问题,没有得到机会问,怎么办? 有时候灵机一动,勇敢一点,也可以创造机会。

     2015年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了16个问题后,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提醒李克强总理,时间不早了。就在此时,香港卫视的记者秦枫大声发问:“您如何回应中缅边境最近发生的问题?”

     这种做法,也有点出格,但因为问题确实事关重大,且正为全球关注,也许还是李克强总理准备过,有意要回答的,所以成就了一次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佳话”。

     秦枫在微博上写道:“总理给了我一个极大的‘破例’,又坐下来回答了这个让他感到‘痛心’的问题。是破例,更是务实、创新!手动点赞!”

    

     今日推送列表

     【头条】发布会上抢30:1提问机会,问题被写入新闻史,这些两会记者为何能做到?

     【二条】《好声音》名称归属“尘埃落定”?未必!

     【三条】媒体人转型要放下“甲方”心态,忌空谈,重落实

     【四条】1号炮台│该去电视台工作,还是该去网站?

     【五条】1号招聘│壹心娱乐 BTV文艺频道 西藏旅游杂志社 腾讯娱乐音乐组 新浪

     2017年2月中国传媒人评选大奖

     邀您投票

     最想吐槽国产剧提名

     最良心国产剧提名

     最辣眼睛综艺提名

     最刷屏综艺提名

     最面瘫女演员提名

     最面瘫男演员提名

     最神演技女演员提名

     最神演技男演员提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