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节目即将席卷中国荧屏前,来看看全球大热的舞蹈节目模式长啥样
2017/10/15 传媒1号

    

     来源 | 影视产业观察(ID:Film-TV_Observer)

     在国际节目模式市场上,舞蹈节目自2000年代初起,与音乐类节目并驾齐驱,成为全球才艺类节目的顶梁柱;如今,当音乐类节目井喷后渐入创意的瓶颈期,舞蹈类节目仍在不断推陈出新,刷新自身高度。而在中国电视市场,虽也曾有《舞动奇迹》、《舞林大会》、《中国好舞蹈》等节目出现,但一直没有诞生爆款的舞蹈类节目。今年,随着《中国有嘻哈》的热播,另一种代表性的青年文化——街舞开始受到综艺节目的青睐,北京卫视即将播出的《舞力觉醒》、灿星将与优酷合作的《街舞争霸》和爱奇艺《中国有嘻哈》团队着手筹划中的《中国有街舞》都将目光投向了街舞,而明年灿星也将与浙江卫视推出《新舞林大会》,舞蹈类重现回暖的迹象。近日全球知名的模式市场刊物World Screen推出了关于舞蹈节目模式的专题报道,特别编译了这篇文章,并进行了重新整理和补充。通过观照全球成功的舞蹈节目,挖掘他们创新的切入点和共有的成功法则,或许可以给中国舞蹈类节目的研发带来一些启示。

     明星挑起舞蹈节目的顶梁柱

     与已是素人天下的音乐类节目不同,舞蹈类节目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模式大多仍是明星唱主角。国际上最成功的舞蹈节目模式要数BBC推出的《舞动奇迹》,也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被熟知的《与星共舞》。2007年湖南卫视成功引进BBC版《舞动奇迹》;2014年东方卫视也购买了这一节目的国际版模式,推出《与星共舞》。迄今为止,这一模式已输出到50多个国家,制作了超过300多季、3500集,连吉尼斯世界纪录也记载它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真人秀节目模式。

    

     节目于2004年在英国首播,一经播出便一炮而红。据BBC Worldwide模式创意总监Sumi Connock介绍,那时电视史上还没有舞蹈节目模式能登陆黄金时段。“那是前无古人的,也是舞蹈类节目的先锋”。该模式源自BBC于1949-1998年播出的业余交际舞竞赛节目Come Dancing。《舞动奇迹》在这一长寿节目的稳固人气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绝妙的转变:明星的加盟。

     Connock介绍到,“名人给了这一节目一个全新的独特卖点,使其与众不同。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周六晚黄金时段节目重磅推出,于是明星的加入使其更像一场电视晚会”。的确,区别于在才艺类节目领域大行其道的素人选秀,《舞动奇迹》使舞蹈节目融入主流的同时,将竞技与表演秀融合得更紧密。

    

     靠《好声音》把音乐节目做到极致的Talpa Media,也于近两年通过《舞动传奇》开始进军舞蹈节目领域。这档明星重新演绎经典舞蹈的竞技节目已经在包括荷兰、德国、英国、意大利在内的主要电视市场播出。节目中,五组明星选手将重拾耳熟能详的传奇作品,通过符合当下流行文化潮流的编排和再创作,在最新AR技术的帮助下,重现当年的经典场景。Talpa Global全球模式总监Annelies Noest也认为,明星担当主角是该节目的成功关键。“这正是惊喜与趣味所在。你能看到已被众人熟知的演员或电视明星们被迫走出他们的舒适带。你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流下汗水、刻苦训练、为生存竞争。” 不可否认,能看到在自己的行业如鱼得水的明星们试水新的领域是一个迷人的看点。

    

     到了近年,明星元素更是被细分化。例如韩国CJ E&M推出的《点燃舞台》就另辟蹊径,让K-poop偶像们率领专业舞蹈团队相互竞争。启用在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人群中拥有广泛认知度的偶像明星作为舞台的主角,也是为了吸引本就熟悉表演艺术的普通民众关注专业舞蹈。

    

     标志性模式点必不可少

     就像看到转椅、红按键和手握麦克风的lgoo就能马上联想到《好声音》,标志性的模式点可以说是现象级节目的必备。舞蹈节目中尤其重要的舞美成为了研发者们开拓的重点。《舞动传奇》便引入最新的视觉特效,运用巨型LED墙和AR技术提升了节目的视觉冲击,从而在做出了一档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星舞蹈竞技类节目。Talpa制作的另一档节目《舞池争霸》,则每期邀请三支舞团展现各自的原创舞蹈,并完成蒙眼跳舞、踩滑板跳舞等挑战任务。节目的主要卖点在舞台装置上,舞团们除了互相竞争,还要与根据评审团的意见变换大小的LED舞池地板作斗争。如果队伍的表现相对较弱,可供他们表演的LED地板的面积将越来越小,更加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虽然没有明星,但时伸时缩的地板是一个重要元素,这是前所未有的”,Noest说道。

    

     CJ E&M模式与国际内容研发主管黄振宇评论道,“舞蹈类节目比音乐类节目需要更大的舞台和更高科技的设备,也需要更多练习和彩排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制作经费永远都是舞蹈节目的一个大难题。我见过许多性价比高的音乐节目,但从未见过性价比高的舞蹈节目”。的确,所有受欢迎的舞蹈类节目几乎都是重金投入。

     除了华丽的舞美,在赛制上玩花样的也不少。最近,电视舞蹈领域最具话题度的要数今年夏天在美国NBC开播、由国际巨星珍妮弗?洛佩兹担任评委兼执行制作人的《世界舞蹈大会》。节目让世界各地不同舞种的顶级舞者们同台竞技,每位选手感受到强大对手的威胁,卯足了劲拿出自己最高水准,形成一场高水平的激烈竞赛,而不只是表演秀。专业打分系统是这个节目的重要创新点。评委们将从表演、技巧、编舞、创意、表达五个不同的角度对选手进行评判。出品方环球电视独立工作室主席Meredith Ahr认为,“它好比《达人秀》中的X标识、《好声音》里的转椅,简单、明了、公平,还对舞者们有实质性帮助。参赛者们能明白哪里需要进步、哪里应集中攻克。比如,当一名芭蕾独舞舞者对抗一队B-boy舞团时,计分方式的设计消除了评委们对评判原则的顾虑。它打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保证观众观看时与录制时一样鲜活逼真、振奋人心。”

    

     在韩国,CJ E&M打造了韩国第一个原创舞蹈竞技类模式《九人舞》,也是《点燃舞台》的研发者与制作人的前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根据节目进程而进行的赛制变化。节目以街舞、K-pop、体育舞蹈、现代舞、芭蕾、b-boy等不同舞蹈领域的个人舞者之间的竞争为开端,每人在一分钟内需要给两队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并通过三轮挑战争取入选两支9人组成的混合舞团。之后节目变为两支舞团之间的团体对抗,获胜队将共享巨额奖金和豪华舞蹈演出的制作经费。独舞竞技+组团PK的双重模式大大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

    

     也有一些舞蹈类节目将独特的舞种作为标识点,如在美国已经制作了八季的《全美街舞大赛》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街舞表演艺术家和团队,这档节目恐怕也会成为中国接下来一系列街舞类节目绕不过去的借鉴对象。

    

     节目主要参与者的选角至关重要

     在当下主流的电视舞蹈竞技节目中,最主要的节目参与者往往包括参赛者与评委。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节目的精彩程度。在被称为“舞蹈奥林匹克”的《舞蹈世界》第一季海选中,选手们被分为三组: 8-17岁的少年组; 18岁及以上的成年组;和5人以上成年人组成的团队组。被第一季中少年舞者强大的竞争力和出色的表现惊艳后,第二季节目组又特别增设未成年团队组。为了将全球最优秀的舞者一网打尽,节目从海选阶段便体现多样化。

     在印度形成了一场文化变革的《印度好舞蹈》的选手则大多出身中产阶层家庭,这折射了阶级制度分明的印度社会结构。负责这一模式发行的公司Zee Entertainment的国际销售首席商务官Sunita Uchil介绍说,“冠军们现在已成为编舞师或出演电影,都发展得很好”。她认为,拥有明星出演固然重要,特别从电视编排角度有强心针的作用。但最终,选手的质量才是决定节目的观众黏着度的关键。

    

     另一个重要议题便是评委嘉宾的构成。正如Keshet International新上档的《舞蹈大师》,该节目今夏在以色列播出后,获得了不错的收视。除了展现竞演,节目更聚焦于四位娱乐公司总监,由他们担当舞蹈导师,赌上他们的声誉,组建队伍进行对决。“除了舞者们的比拼,这些极负盛名的导师们的自尊心对决也成为重要看点,并且全面揭示残酷的舞蹈世界背后的景象”,Keshet International的COO兼发行主席Keren Shahar介绍说。

    

     “你需要他们在舞蹈界拥有信誉,这对于节目风评和趣味性都很关键。必须让观众相信他们的裁定。他们可能并不同意评委的说法,但要能理解这是出自丰富的经验。此外,他们还需要拥有一个鲜明的荧幕形象”, Connock说道。

     同时,评委们之间需要有很好的化学反应。Connock认为,“他们的活跃会给节目添色不少。这需要平衡好他们的个性,既需要唱红脸也需要唱白脸的,这个选角工作十分重要”。黄振宇也强调了这点,他认为评委需要很有气场,这也需要公信力去支撑。拥有响当当的名气,例如珍妮弗·洛佩兹,当然就更好了。“但我们能在每个国家都找到一个珍妮弗·洛佩兹吗?这就是一个矛盾”。

    

     本土化后的再创造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一个模式要跨越文化壁垒绝非易事。“当我们将自己的模式推出国门时,总有一些因文化差异和文化品位需要牢记于心的事情。” Talpa的 Noest说到,“有时我们需要加入不同色彩或更换舞台设置,但像《舞池争霸》中,收缩的地板是模式的核心元素,它就决不允许被更换”。然而,大多数时候,除了这些标志性元素,本土化调整是不可避免,也是大有好处的。

     首先要因地制宜。Zee Entertainment的《印度好舞蹈》在节目本土化时要求国际制作人从务必尊重当地海选。Uchil介绍到,“我们有一些非常严格的规定,要求选拔一定要体现该国特征。我们有一个专业的选角团队奔赴各国当地,为他们挑选新秀。这是模式服务应该做的,必须为这些国家挑选体现本国特色的合适的人才。”

     模式输出后,各异的本土化改造也能给原模式以及其他引进国的团队带去很大启发。BBC Worldwide就一直在《与星共舞》的各国版本的激发中做着改变,Connock认为学习本土化改造版的成功之处成为一个进步的关键。“每年我们都在伦敦举办一次盛大活动,邀请《与星共舞》的各国制作人来分享他们在各自的国家制作这档节目的经验。他们会讨论各自对模式的创新和转变。”例如有的国家版本会出现同性舞伴、舞伴互换或者各种不同的主题周。例如,湖南卫视版的《舞动奇迹》直接取消了专业舞者,转而用香港TVB艺人搭配大陆艺人,同时加入慈善元素; 第三季更是分为男女阵营晋级,纳入三人一组的新颖形态。针对不同地区观众的收视习惯与取向创造的新产物,经过交流汇聚,或许能产生更大的智慧结晶。

    

     舞蹈类节目仍有广阔空间

     不论是明星、还是AR技术、创新的计分方式、或是多样的竞争赛制的加入,如今的舞蹈节目模式在源源不断地发掘强有力的独特卖点去赢得瞩目。正如环球电视的Ahr所说,“在这个行业,很多唱衰的声音认为所有东西都已经被做过了,或者某一类型的节目已被看厌、时日不多”。但上述节目的成功“令人振奋,这就像去茫茫大海中淘金,发现居然真的淘到了!”

     当然,舞蹈竞技类的大热促使一些人担忧,是否舞蹈类模式都一定要以竞技形式才能在今天的电视市场获得成功。BBC Worldwide的Connock认为不然,“只要是黄金时段、拥有华丽舞美的娱乐类舞蹈节目,都具备成功的基础”。炫目的服装、华丽的舞台、令人脉搏加速的音乐,构成了合家欢节目的必备要素和制胜法宝。竞赛制鼓励观众们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投票,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更投入于这档节目,并每周不落地稳定收看。但这不是唯一的,含有舞蹈元素的真人秀、纪实娱乐等其他类型的节目同样拥有无限潜力。

    

     即使看到了这么多类型各异的优秀舞蹈节目,业界的大部分人都一致认同一点,那就是舞蹈竞技类节目还很有生命力。Keshet的Shahar表示“比起创新空间很小的音乐类节目,舞蹈类更能给观众带去一些新惊喜。”用Connock的话说,“一个拥有制作价值的强大模式,一旦遇到一个不停保鲜的团队,一定能长寿。当你拥有精彩的表演,加上不懈地探索转变,一定会吸引到观众。我不认为舞蹈是一个泛滥成患的领域,一定还有空间等着大家”。

    

     推送列表

     【头条】四大卫视慢综艺混战,谁可能成为赢家?

     【二条】在舞蹈节目即将席卷中国荧屏前,来看看全球大热的舞蹈节目模式长啥样

     【三条】资本跳舞,网剧几何?

     【四条】1号招聘 | 传媒1号 北京认知文化 集拾传媒 新浪电影中心 中国网军事频道 新华社

     推荐阅读

     ▲粉丝的反噬与“不能承受的偶像之轻”

     ▲编播策略会成为视频网站付费会员制竞争的新战场吗?

     ▲ “史上最差评分电影”究竟是如何激怒了公众?

     ▲前方路不通,脱口秀该怎么绕道?

     ▲依靠综艺起家的浙江卫视,在2018年或许需要改变了

     ▲2017,社会“非媒体”机构传媒人才需求10大趋势 ——180家非媒体机构招聘信息词频分析数据报告

     ▲从烫手山芋到香饽饽,接下来会是 “慢综艺”的天下吗?

     ▲传媒学子,这里有大师姐给你的一封信

     ▲除了豆瓣,谁还能成为口碑的评判参考?

     ▲慢综艺的下一站,牵手地产?

     ▲电视台要靠电视生存?早揭不开锅了!

     ▲报纸休刊请别哭,这对记者其实是好事

     ▲视频网站暑期档盘点:这块娱乐乌托邦,还能存在多久?

     ▲电视平台暑期档小结:凛冬将至

     ▲从秀流量到拼演技,尬吹“演技”的四种方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