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学术 | SSCI:《中国好声音》盲审和投票制的批判性审视(一)
2018/9/28 19:39:24 传媒1号

    

     来源:SSCI|Media, Culture & Society(2018年9月5日)

     如果阅读不方便,不妨听语音吧

     1号播音员:李秀文

     1号按

     文章通过对《中国好声音》的盲选和投票制度的批判,来阐释歌唱比赛节目如何在全球化的话语中叙述中国社会当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识形态。本文从节目展示的一些亮点开始。然后,探讨了盲选是如何使普通中国观众在社会场所中产生公平错觉的。继而探讨节目中投票机制的再创造如何象征着民主的幻想,以及它如何在公众和国家之间协商权力。作者的结论是,社会对歌唱比赛节目的盲试选拔和投票制度的讨论表明,在传统审美标准的文化领域以及选举政治的社会领域,公众对公平及公平问题的意识和关注日益增强。

    

     2016年7月15日,歌唱比赛节目《中国新歌声》在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与荷兰授权制作方就该品牌名称的版权问题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诉讼之后,一如预期地播出了。看过《中国好声音》前四季任何一集的观众都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所谓的新节目仍然沿用着老模式:同样的评委、同样的竞争过程、同样的盲选、同样的对战、同样的现场表演、同样的投票机制。主要的区别包括更换主持人,舞台设置的重新设计,以及新的logo。由于版权争议,新选秀节目不得不放弃了在盲审时的标志性导师转身技巧。在盲审中,评委们将座位转过来,面对他们选择合作的选手。在新一季中,评委们坐在像马车一样的椅子上,椅子从15英尺高的小径上滑下来,冲向参赛者。旧的logo是一只手做一个V形手势,手拿着一个真正的麦克风,新节目里重新设计成一只手垂直握着一个卡通火炬。在火炬顶端的不是火焰,而是代表比赛获胜者的一颗大的闪亮的星星,围绕着它的是四颗代表四名评委的小星星。在图片旁边是新节目的中文和英文名字。

    

     除了名字的改变,新的标志,舞台设置的一些调整,盲选和投票机制保持不变。为了便于讨论,这篇文章专门针对《中国好声音》。作为最大的卖点之一,“盲听”不仅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制造媒体轰动效应,也是为了公开解决公平问题,挑战社会美学规范。选举制度不是建立在大众参与的基础上的,它讲述了中国民主力量与国家控制之间正在进行的权力斗争。这两者不仅是演出的必要条件,也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

     中国好声音:概述和一些亮点

     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首播。根据最初的节目《荷兰之声》的模式制作,这个节目的前提是在公开的海选中寻找新的歌唱人才。每一季的节目包括三个主要阶段:盲选、对战和现场表演。每一季都以盲选开始,在此过程中,四位评委组成他们的团队,在剩下的时间里指导他们。与《美国偶像》和《达人秀》等其他热门选秀节目不同,《荷兰之声》的模式是完全根据听觉美学来设定选拔标准,以避免因选手的外表和舞台方式的视觉干扰而产生偏见。因此,评委们是根据实力、清晰度和歌唱技巧来做出决定的。

     在《中国好声音》中,首先,所有的评委都背对着舞台坐在椅子上。在决定谁加入他们的团队之前,评委无法看到被试者。当导师选择一个选手时,按下按钮,椅子就会转过头来面对舞台;一旦一个导师做了这一点,他或她就可以在视觉和听觉上享受剩下的表演。如果有多名导师转过头来,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己想加入的队伍。如果没有人转身,参赛者就无法通过盲试。

     在节目的第二阶段,四位评委在“梦想教练”的帮助下,带领选手进行训练,他们都是著名的歌手或音乐家。教练们在歌唱和表演技巧方面提供专业建议。训练结束后,进行一场对战赛,每位教练安排两名队员进行二重唱,并选出一名队员进行下一阶段的比赛。在淘汰赛阶段,选手们随机配对,每人演唱一首独唱歌曲,然后由主队教练将队伍缩小到4人。每支队伍中有4名幸存的选手,他们与另一支队伍的选手进行面对面的比赛,教练和媒体评审团都投票选出最佳的4名选手,最终晋级决赛。在最后阶段,剩下的选手在不同的体育场进行现场直播。从第三季开始,被称为鸟巢的北京国家体育场(Beijing National Stadium)就成了决赛的固定场地。这个标志性的场馆象征着民族自豪感,在这里表演是最高荣誉。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其他许多选秀节目不一样,都明确地把金钱和名誉授予获胜者;中国好声音和其他许多选秀节目一样,都倾向于避免名声和利润的表达,尽管这些最终都是与节目相关的自相矛盾的反复出现的话题。决赛更像是一场现场演唱会,而不是一场竞赛秀;它的特点是视听盛宴,庆祝和结束一个成功的,长达数月的音乐之旅。

     《中国好声音》自开播以来,就成为中国观众期待已久的年度夏季节目。每一季都在7月中旬的一个周五晚上首播,10月7日晚上也就是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个晚上结束。每一季都有固定数量的剧集供盲选,评委们在盲选中组建自己的音乐团队。那英是中国音乐界活着的传奇人物之一,是唯一一个四季都参加比赛的评委。她的学员梁博、张碧晨和张磊分别获得了第一季、第三季和第四季的冠军。训练多名冠军已经成为她的销售策略,以赢得在盲试中的参赛者。汪峰,中国当代摇滚音乐的领军人物,在第二季开始担任循环评委。他的出现成为了年轻的摇滚音乐家追随摇滚精神的诱饵。在华语乐坛,台湾音乐人哈林大胆尝试融合不同的音乐流派,因此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认可。其他评委只在一、两季中出现,但在屏幕上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刘欢,中国流行音乐的创始人之一,民族音乐偶像,是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和第二季的评委。杨坤,一个著名的创作型歌手,以他独特的粗重的嗓音而闻名,他参加了第一季和第三季。第四季把台湾音乐人周杰伦介绍给了节目组。周杰伦被认为是“众多华人社区中不可否认最受欢迎的中国歌手”,已经成为该节目的卖点之一,并被用来吸引年轻观众。在第二季和第三季中,还有两位台湾音乐人张惠妹和齐秦分别担任评委。明星评委们带来了他们的音乐专长和独特的个性。然而,节目的真正焦点无疑是选手们。在第一季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张伟以他的中性嗓音和极高的音调震惊了四位评委。25岁的女说唱歌手陈子彤大胆地为周杰伦的招牌说唱歌曲《双节棍》进行了编排,以表达她在第四季作为女性摇滚歌手的态度。其他值得纪念的选手还有光头歌手平安,他以清晰的嗓音和完美的技巧演唱了爱国歌曲《我爱你,中国》。知名女歌手姚贝娜前来寻找她简单真实的自我,但她立即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专业人士参与选秀合法性的讨论;洛杉矶阳光男孩Will Jay,他在熟练演奏尤克里里的同时,用双语表演《柠檬树》(lemon tree)让评委们大吃一惊。这些名字,以及许多其他的名字,不仅证实了该节目将任何人变成明星的能力,而且还创造了新的媒体动态。

     《中国好声音》毫无疑问,已经在中国的大众媒体和更大的社会中引起了轰动。但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节目,是在全球电视真人秀的潮流中产生的,被大众消费。更重要的是,它在全球化的话语中叙述了当前中国社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识形态。在下面几节中,作者将分析节目的两个特定特性——盲选和投票机制。一方面,反映和提供了一个媒介景观(mediascape),揭示中国内部社会的动态,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通过表达文化也链接到了外部世界。

     译者

     赵辉静,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在读硕士

     近期好文

     1号学者联盟|如何评价湖南卫视综艺《我家那小子》?

     (点击下图跳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