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的三大突围
2019/9/27 20:33:30浅度 传媒1号

    

     在视频网站迅速崛起的这些年,剧集、综艺挑起了双大梁,内容上承担了视频网站头部、腰部的核心力量,价值上承担了视频网站版面、招商、拉新的重要功能。

     然而,想要突围视频网站的发展之路,两种内容、两个圈层、两条顶梁柱,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前瞻眼光的视频网站,已经开始筹谋,如何让网络电影这第三驾马车顺利上路,成为支撑视频网站进一步爆发的第三极。

     当此之时,1号关注到了爱奇艺正在推行的「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这或许就是一次网络电影全面突围战略的先声。

     现实的力量:

     网络内容生态的突围

     中国网络电影发展至今,形成了以玄幻、古装等非现实主义题材为头部内容的当下格局。

     这一方面反映了网络电影作为网生内容的早期气质——需要满足以年轻用户为主要观看群体的内容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网络电影当下的困局——题材较为受限、受众难以打开。

    

     网络电影《大地震》

     这便是「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的第一重颠覆——

     以现实的力量,完成对非现实主义的整体网络电影生态突围。让现实主义作品成为网络电影生态的一个有力补充,既在内容层面上让网络电影趋于完整,又在受众层面打开全年龄层优质受众。

     从「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目前公布的5个项目来看,的确都有非常鲜明的现实主义气质:

     一方面,所有作品都有原型、扎根现实,根据真实历史、事迹进行文艺再创作。

     已播的《大地震》是根据唐山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编的,还原了一个万人生还的奇迹故事;《毛驴上树》是根据四个月的采风采访,深入临沂、体验生活,由此还原的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第一书记;

    

     待播的《红色之子·单刀赴会》是根据少数民族领袖人物乌兰夫「单刀赴会」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还原了内蒙古自治区在抗战之后的变幻局势;《我的喜马拉雅》是根据中国西南边陲桑杰曲巴一家两代的故事改编的,三十年、三口人,独守这几千平方公里荒无人烟的国土边疆;

    

     在拍的《我是警察》系列电影,则是以公安系统的10位警察英雄为原型拍摄10部电影,覆盖特警、刑警、缉毒警、治安民警等多警种在不同岗位的真实事迹。

     另一方面,所有作品也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支持部门、到出品团队、到戏骨演员,全面保证现实主义的创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以往网络电影多用年轻演员,此次计划中的精品电影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具有国民认知度、现实主义作品的中生代、老戏骨挑起大梁,保证了角色呈现质量,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规律。

    

     《大地震》主演张晞临

     比如《大地震》的主演张晞临,近年以来有包括《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等一系列优质现实主义作品,《毛驴上树》的主演王宏,则有包括《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多部有口皆碑的现实主义作品。

    

     《毛驴上树》主演王宏

     事实上,院线电影资源相对有限、剧集拍摄周期相对紧张,网络电影的精品化、现实主义化,其实是为一批优质的团队、有志的演员开辟一条中间道路,让他们有机会以电影的标准完成高于剧集的创作,更精致的雕琢剧本、更细腻的塑造人物。

     长此以往,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甚至可能形成两大主流——院线电影会走向越来越注重视觉奇观的商业电影,而网络电影则可能会走向越来越注重现实主义的文艺电影。

     而这种现实主义文艺电影的需求,本身就是更适宜小屏幕的。事实上,爱奇艺「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目前上档的两部电影票房表现都非常不错——截至目前,《大地震》票房分账收益已超过1200万,《毛驴上树》票房分账收益超过700万。这也从市场层面印证了这条现实主义的突围之路,是行之有效的。

    

     类型的力量:

     弱粘性的突围

     让我们重新思考一番,为什么剧、综是率先在视频网站上站稳脚跟的内容,而动漫、纪录片、网络电影则稍逊一筹?

     一方面,在于内容是否具有足够高的国民度。剧集、综艺、电影,目前都有较高的国民度,而动漫、纪录片,相对受众有限;

     另一方面,在于内容是否具有足够强的粘性。剧集、综艺、动漫、纪录片,都以其自带的连续属性产生用户粘性,然而电影的本质是仪式性而不是连续性,因而从院线模式转到网络模式,优势变成了劣势。

    

     因此,对于网络电影来说,若想成为与剧、综并驾齐驱的第三驾马车,已经具备足够高的国民度的它,只需赋予足够强的粘性,让它成为符合视频网站场景下能够满足用户集中观看的、连续观看的内容形态。

     所以,爱奇艺「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的第二重突围,便是类型的突围——通过系列化的手法、集中化的编排、规模化的运营,赋予网络电影高触达、强粘性,以类型的力量完成对分散的突围。

     爱奇艺在这个「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中,其实做了两重系列化的类型片:

     小的来说,《我是警察》系列的十部作品,集中化地开辟视频网络平台上「公安英模片」的这一类型,这一系列涵盖《生死一线》《明天我休息》《利剑行动》《千里追凶》《遥远的你》《铿锵警花》《缉毒先锋》《警坛神画》《绝不退让》《扫黑英雄》等十部作品,由此形成集群效应,满足视频网站用户连续观影、关联观影的收看习惯,也通过这样一个有布局、有规划的系列电影,为观众构架一个对中国警察群像的集体认知。

    

     大的来说,「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本身就在开创一种「红色正能量」的网络电影类型片。既是类型,便有属性,属于「红色正能量」类型片的属性便是——关照中国现实、刻画英雄人物、重现典型事件,以建国70年以来的英雄人物、典型事件作为创作素材,关照建国70年以来的现实生活、国家进步。

     所以,在这个「红色正能量」的类型片中,你既能看到在70年前的抗战之后,少数民族领袖乌兰夫为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的努力,能看到70年间的发展之中,唐山煤矿的工人们为了祖国建设的以命相搏,能看到70年后的当下中国,既有深入基层到全国各地精准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也有在不同岗位上与违法犯罪斗争的各个警种,还能看到贯穿70年间长年驻守祖国边境的、特殊的一家人。

     因此,这个「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本身就是一部新中国70年的缩影。

     主流的力量:

     小众化的突围

     酒香也怕巷子深,何况是在内容爆炸的时代。

     网络电影的第三大困局,便是它在宣传曝光上的两难处境——既无法依靠大规模宣发的路线,又无法产生剧集、综艺因连续性带来的口碑传播。所以,宣发之难,也成为制约网络电影发展的一大阻力。

     爱奇艺「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其实并不只是内容层面的布局,也是宣发层面的突围——

    

     一方面,依靠系列化、类型化,它让这批计划中的电影在爱奇艺站内自成规模,根据专属页面、流量引导、算法推荐,为用户在爱奇艺站内创造一条内容消费的「动线」,由此形成类似剧、综的站内类型联动、口碑传播,不难能够让该计划的作品整体水涨船高,甚至可以为爱奇艺网络电影创造一个品牌效应;

     另一方面,此次的「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有着很强的联动基因、社交属性——与公安部、电影家协会联合推出的《我是警察》公安英模系列电影、与电影频道联合推出的「新时代现实主义电影创投及台网院线联盟」计划、与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推出的「正能量网络电影剧场」。

     此前,网络电影还是一个相对小众、非主流的内容品类,而该计划依托精品、正能量、现实主义等的主流定位,借由主流媒体获得主流传播,这便完成了网络电影的第三重突围——以主流的力量,突破传统网络电影宣推的局限。

    

    

     1号结语

     观摩「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已经上档的两部作品《大地震》《毛驴上树》之后,笔者的确有个很深的感悟与很大的期许——

     当现实主义文艺片在院线市场生存越来越难之际,或许这是属于网络电影的责任与机会。随着中国观众审美品位的提高,现实主义文艺片的市场其实并没有缩小,而是在增长,只是需要找到一个适宜于它传播的渠道、它观影的场景,视频网站与网络电影,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渠道与形式。

     所以,笔者由衷希望,借由「正能量精品网络电影」计划,爱奇艺能够耕耘出这样一片土壤,能够让现实主义文艺片得以运转,能够让优质团队、优质演员得以转型,能够让网络电影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民度的新支柱内容。

    

    

     点「阅读原文」

     直达「1号微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