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为短视频读书文化正名?
2019/9/30 20:31:15李东坪 传媒1号

    

     1号按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短视频可以填补我们空虚的大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少的人能够坐下来静静的品味一本书,在现代人的概念里,这种慢速提取不如看一个短视频了解大意来的方便快捷。

     于是,有人提出了疑问,在这个短视频引领的碎片化阅读时代,书本的作用会不会大大降低,甚至大部分人会遗忘阅读呢?短视频文化究竟是文化的扭曲还是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开山鼻祖?

    

     从少数人的快餐

     到多数人的盛宴

     短视频文化普及的效率之高让人意想不到,这也印证了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化的速度之快。

     对于小视频这种传播手段不少专家学者持否定态度,不少人认为短视频的碎片化阅读不仅让知识快速流失、难以记忆,而且在不断的刷屏中浪费着时间;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短视频能够自动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让用户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这点便是让用户和视频平台紧密粘合的关键之一。

     刷短视频究竟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认为,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见解不同。

     如果从内容的角度来说,短视频涵盖的领域甚至要比书籍更加广泛。在图书分类当中,我们能够看到注重娱乐休闲的杂志、漫画,能够看到富有哲理的文学巨作、哲学书刊、能够看到富有科幻色彩的小说、期刊等等,而这些门类小视频网站上都有,而且其涉猎面广泛程度并不亚于书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一些领域的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书刊;比如,一本菜谱和一段教学做饭的短视频,几乎80%的人都会选择更能刺激我们视觉神经的短视频来学习,这便是短视频文化的魅力,在某些情况下它并不是浪费时间的工具,而是节省时间的利器。

    

     而从创作和学习的角度来讲,书籍的意义便比短视频强大的多。书籍当中的观点多是作者深思熟虑、深入调查而得出的,其见解的深刻性、见解的独到性是小视频当中碎片化阅读所难以达到的。短视频制作的速度快,其深刻性就相对较差,大部分网红的小视频博主都是借助一套炒火了的模板持续做下去,其内容换汤不换药;而小视频当中对知识性的解读也大多片面和表层,可能这也是考虑到受众群体的接受性而设置的。

    

    

     「模板化」是小视频

     创作中的常态

     在另一方面,大数据带来的分析模块固然能够帮助小视频软件留住用户,但是其内容导向的单一性较强,用户重复的观看自己热爱的部分,这往往压制了用户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数量减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视频网站的火爆,短视频已经从最初少数人的快餐,变成了一顿多数人每天必吃的盛宴。

     那么,在未来互联网霸屏的时代,书还要不要继续读?答案是肯定的,但新时代的读书绝不是死读书,如果只是单纯的接触书籍只会变成文字的附庸、时代的拖累,新时代下碎片化阅读+传统阅读才是接触新知识的关键,就像正餐在空余时细细品味,在忙碌时又品上几顿快餐,这样便完全不冲突,而且有益身体健康。

    

     短视频语境下

     的读书文化

     说实话,进入了这个全新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逼着每个人压缩自己的时间,再想要像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一样静下来读书已经非常困难了。

     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数据,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碎片化。2017年12月全体网民人均使用的应用数量为17.0个,对于年轻的90后和00后,这一数据更是分别达到20.5和21.9个。这意味着,想要生搬硬套的让年轻一代安安静静坐在书本前读书已经不那么容易,所以阅读方式也需要变革,从而适应年轻人的需求。

     笔者认为,在短视频语境下,知识阅读一靠内容,二靠共荣,三靠技术。

     内容指的是通过提升短视频中碎片化内容的质量来增强学习效果。短视频化的知识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知识获取的即时化、知识呈现的人格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复杂知识的通俗化。短视频的碎片化知识虽然不够深刻,但是它能够让更多人以更快捷的方式接触知识,也是一种全民知识普及的重要工具。

     至2018年12月8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1.8万个,累计发布超过300万知识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这充分说明了短视频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开始与知识接轨,而不是单纯的娱乐。

     在国外的市场当中,知识类短视频已经引爆知识市场。比较成功的例子是自媒体频道Vsauce。Vsauce目前在Science&Tech频道排名第一,自2007年上线以来已经吸引了1282 万的订阅,Vsauce 是一个专注于对世界的高度好奇并用观察入微的眼睛看待一切事物,帮助全球数百万的好奇宝宝们了解那些奇怪而美妙的事物。

     Vsauce科学时间 你知道地球为什么会有月亮吗?

     比如,他有一个视频是关于 「影子到底有多重」 这样看上去就让人感到无解的问题。如果是直来直去的 「理科生思维」,可能说一句 「影子是没有实体的所以没有重量」 就算结束了,而 Michael 文科生的视角则会觉得,「影子固然没有实体,但是光是有动量的并且有推力,所以换个视角,由于没有光打在你身上,你在影子里的重量就一定比你在光照下的重量轻,这个问题就好像又有得聊了。」 于是一个看上去很蠢的问题又带来了800多万的播放,10万+的赞和1万7的评论。

     笔者认为,融入更多科学类、知识类内容的短视频一定会被更多用户所接受,而这种知识内容的植入也是促进阅读的重要一环。当用户被短视频当中的内容吸引过后,其很自然的会选择深入了解这一部分知识,这也便达到了以碎片化阅读换长时阅读的目的。

     共荣指的是短视频背景下的碎片化阅读引发的长效、长时阅读。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抖音APP上关于推荐书单的短视频,在视频当中,观众能够通过短短的几行文字和介绍便产生对该类书籍的浓厚兴趣,加之抖音强大的大数据推广功能,能够自动推荐用户感兴趣的有关书籍内容的短视频,正是这种方式催生了碎片化阅读背景下的长效阅读。

     多年经营网红书店「边城」的经营者王军说:「短视频书号很可能是让书本与读者握手的另一种方式,书店的宗旨不变,但运营方式可以多元化,如果合适,我认为我的书店会采用的。」

     抖音书单

     除了大众短视频平台之外,一些专注于解决现代人读书难问题的媒体人也在利用短视频的方式推进读书。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主播何婕便制作了一档读书栏目叫《看书》,每周用3分钟的小视频推荐一本书,上线一年多以来,她向上海的公众推了大约100本书,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当中,有点观众便会将书买来仔细再读,甚至有人通过短视频爱上了读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便是短视频与读书共荣的益处。

    

     技术+短视频是促进读书的第二种妙招。笔者认为,现代人无法静下心来读书的一大因素是环境,如果将现代人抛入充满学习氛围的图书馆当中,相信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也一定能够静下来读完一本好书。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短视频也不仅是2D条件下的展示,配合虚拟现实的技术也能够展示的更加出神入化。而对于阅读来说,让短视频塑造出一个虚拟的读书场景,让受众可以在虚拟环境当中满足对阅读场所的需求,从而让更多的受众能够在虚拟环境下静下来,学会读书。

    

     但是这一计划还在设想阶段,具体的成型与应用还需要等待MR技术的突破和虚拟场景技术的成熟,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借助技术力量成长起来的短视频会成为人类汲取更多知识的踏板,读书和学习将永不止步。

    

     1号结语

     在短视频经济爆红的当下,学习依然是这类文化传播的核心词汇。人类千百年的传统不会因为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出现而被取代,而是以一种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式延续着。

     所以对于短视频产生的碎片化学习模式我们不必排斥,我们应当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无休止的讨论其与传统学习模式究竟熟强熟弱。相信在未来,短视频语境会成为读书文化传播的重要帮手,为知识的传播推波助澜!

    

    

     点「阅读原文」

     直达「1号微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