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共享经纪」为艺人行业乱象背锅了!
2019/10/14 22:28:41 传媒1号

如果说最近饭圈有何全民吃瓜大事,限定团NINE PERCENT宣告到点解散绝对算得上一件。在周末刚刚结束的解散演唱会上,这个被戏称为「全球最难合体团」的男团流着泪完成了他们最后一次的合体表演。以《离不开》的团向歌曲作为谢幕曲,实在令人有些唏嘘。
有粉丝统计过,NINE PERCENT成团548天的时间里全员合体不超过60天。不论是告别演唱会还是限定团综,更像是这一国内首个「民选」限定男团从形式上必须给市场和团粉们的一个交代。真实的事实是,九个人早在组合解散之前,就已各自走上了单飞的道路。有团粉曾无奈地说,粉的不是NINE PERCENT,而是(涉及5家经纪公司利益的)《偶像练习生》的前九强。
视频 / 10月12日,NINE PERCENT在告别演唱会合体演唱《离不开》
回想之前坤音娱乐旗下男团ONER成员之一卜凡闹得沸沸扬扬的解约风波,加之再早的麦锐娱乐否认倒闭传闻,不得不说,好似自国内有了偶像经纪行业起,便一直不甚太平。

近年来由互联网平台主导的选秀综艺轰轰烈烈,流量滚滚而来,然而在行业远未成熟的情况下,艺人和公司间的利益在还来不及合理分配之前,双方纠纷便随着粉丝主导的社交媒体话语权,暴露在公众舆论视野中。身处其中的粉丝忙着站队阵营,不明原委的吃瓜群众只会又一次感叹国内艺人经纪行业的蛮荒。
客观来说,暂且将公司与艺人之间的孰是孰非放在一边,卜凡解约直到如今也未完成司法程序,而卜凡本人却已在8月底现身洛阳机场宣告回归营业,评论区依旧不乏挺卜派的一票支持应援。风波渐息背后,难掩的实是艺人公开解约现象的频繁出现。这既反映出当下艺人经纪市场资源唯头部艺人集中的畸形发展态势,也再一次引发了行业对于共享经纪模式的广泛热议。
所谓「共享经纪」,指多个经纪公司进行艺人组合或团体的合作模式,即此前已与艺人签订演艺经纪合同的经纪公司(原经纪公司)与团组的经纪公司(新经纪公司)分享本由原经纪公司独享的艺人演艺经纪管理权。原经纪公司与新经纪公司之间的合同因而被称为「共享经纪约」。
共享经纪本身在概念策划上,应该是一个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方式,既有利于平台囊括人才资源,也能够帮助经纪公司获得资源曝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则支撑,共享经纪在国内偶像经纪产业中发展漏洞百出。限定成团期间出走风波的危机背后,是各家娱乐公司与团队经纪公司之间利益分割无法达共识的博弈。
有趣的是,铂熠文化创始人杨非曾在数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目前正在联合全国十几家经纪公司做共享经纪,希望能够在互动资源和共享收入之上,避免小公司之间收割现成、直接挖人的问题,同时也希望艺人能够通过这一操作模式跳开平台分账,进而试图去改变当下偶像市场中投机取巧的行为。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马延琨也曾表示,国内经纪公司,不论大小和新旧,也都对共享经纪这一模式表示认可。
自此,共享经纪模式又一次从泥沼现实回到乌托邦的理想设定中,终极使命也从最初的走捷径挣快钱,到有意在头部平台牵头拨乱反正之下纠正行业规则。如此看似自相矛盾的双重设定,左右共享经纪发挥作用力的症结在哪里?在韩国得以如日中天发展的共享经纪,是否能在国内文娱市场得到长久奏效?演艺行业的共享经纪又呈现出怎样一番不同景象?

偶像行业初试水:
松散型合约与割裂式合约
故事还是要从被称为中国偶像组合元年的2018年说起。
一档《偶像练习生》,炸开了当时年初的网综市场,也高调宣告了互联网平台下共享经纪合约模式对于艺人经纪和艺人养成的强势介入。在以往,视频平台做选秀节目,艺人经纪约按照常规要归平台所有。但是在《偶像练习生》节目中,爱奇艺选择了与经纪公司共享艺人经纪约,有资料显示,节目九成选手都是带着原公司经纪约来的。
鉴于在国内市场艺人是经纪公司的核心资产,因此就演艺活动安排主体而言,共享经济约可分为松散型合约与割裂式合约。前者系指原经纪公司与新经纪公司均有权为艺人安排演艺活动,后者系指艺人的演艺活动在一定期限内由新经纪公司排他享有。
爱奇艺与经纪公司的松散型合约,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即使练习生通过节目出道,原经纪公司也享有不低的话语权,以致于乐华三子(范丞丞、朱正廷和黄明昊)可以同时参与NINE PERCENT和乐华官方七人团的活动,有时候甚至会缺席前者的商业活动。出道以来,九人各自档期频繁冲突,合体时间少得可怜。去年5月,乐华三子更一度将微博认证从「NINE PERCENT成员」改为了「乐华娱乐旗下艺人」。

这样的操作在粉丝那里可谓既毁形象又引撕战,团粉的颤抖可想而知,唯粉也自然心疼偶像两头兼顾的辛苦,以及不满经纪公司「吸血」高人气成员资源的私心。范丞丞等三人的粉丝就多次在微博上「声讨」乐华娱乐,抗议公司让自家爱豆两头奔波的行为。
而紧接上线的《创造101》似乎是吸取了爱奇艺的经验教训。腾讯视频早在节目开播第四期后就公开对外宣称,101女孩成团出道之后,将与原公司签订严密的割裂式合约,也就是说,火箭少女将无法参与原经纪公司的活动安排。
但是在节目结束后,前有原定火箭少女101要举办的成团发布会因不可抗力无法如期举行开始,后有孟美岐、吴宣仪和紫宁三人主导的退团风波不断发酵。腾讯虽然选择了割裂式合约,依旧无法导致分歧发生。在当时有人猜测要么平台一开始并没有与原公司谈妥,要么还是有经纪公司反悔。

有评论把事件原罪怪到「共享经纪约」头上,称只要一个艺人背后涉及多方经纪公司,利益关系就很难分配到让各方都满意,就连出道多年的TFBOYS也是深受共享经纪营销的影响。但事实却并不完全尽然。对比韩国,三大经纪公司之间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网,因此艺人出走很容易遭到封杀,经纪公司在韩国牢牢掌握着艺人资源的话语权,想想曾经SM的朴有天便可知。乐华娱乐创始人杜华也曾呼吁经纪公司组建产业联盟,只要艺人和经纪公司解约,就全行业封杀,所有公司不再录用。
由此可见,共享经纪在偶像市场的矛盾症结,在于国内偶像经济还处于非常稚嫩的阶段,事业中心依旧在艺人本身,而非背后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左右一个经纪公司的生命的因素就不再是成熟的运作模式,而是艺人的留存问题,艺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偶像经纪公司的存活。
而与此同时,国内偶像经济本身太过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契约精神,人气泡沫价值太高,整个偶像产业弥漫着浓浓的浮躁之风。如今偶像产业渐凉,亦是市场放出了喘息反思和理想发展的讯号。

演艺行业尝甜头:
工业化产业导向
演艺行业则与偶像经纪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如果说偶像经纪依托于选秀节目选择共享经纪模式的原因,是为了跳过艺人培养这一环节,直接收割现成,将有点才艺的艺人直接送上选秀舞台进而赚取人气和流量,那么共享经纪模式作用于演艺行业,则在某种程度上扭转着传统「保姆式」艺人经纪对艺人发展资源全面包揽、进而过度限制艺人自主权的弊端局面。
传统的「保姆式」艺人经纪,多以「一带多」的形式为主,即一位经纪人负责几个明星的资源规划。如此一来,经纪人与明星之间极易形成利益捆绑或情感联结,经纪人的去留将直接影响到艺人的去留,当年华谊兄弟王牌经纪人王京花出走带动陈道明、刘嘉玲、梁家辉等艺人集体跳槽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与此同时,一人包办一切的模式也使得艺人自身利益空间会被压缩和受限,单打独斗的模式也不再适应如今逐渐细分化和产业化的市场。

因此,国内经纪公司开始借鉴好莱坞顶尖经纪公司CAA团队服务个人的模式,走出了另一条共享经纪的道路。例如壹心娱乐就将以往对一个全能超级经纪人的要求拆分开来,部门细分,每个部门由一位创始合伙人带领。类似地,嘉行传媒艺人团队实行的「多对多」交叉工作模式,避免由于经纪团队与艺人关系过密,从而带走艺人的风险,同时亦可以防止公司内部明争暗斗,实现全公司资源共享。

壹心娱乐创始人杨天真曾说,壹心娱乐把明星当成产品去思考,进而配备团队进行专业分工。从此话中不难看出,共享经纪模式下的多IP整合运营思维,能够引导艺人运作能具系统性和互动性,艺人产品品牌属性的强化也顺应了互联网大发展下用户思维的主导风向。


矛盾体背后,
是反思,是机遇
左右共享经纪矛盾与纷争的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参与方因寻求利益最大化而选择合作,但利益分配不均却也始终是艺人经纪发展过程中最难以调和的问题。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利益走账是结果,是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国内整个艺人经纪市场的畸形发展,以及不够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行业规范。
摆在国内偶像行业发展面前的,是培训体系的不专业、娱乐产业链条的不成熟和资本入场捞金的不体面。
平台选秀让社会和大众厘清了偶像和练习生的概念,却在面对资本大肆侵入下忽视了素质的培养和价值观引导和输出,没有树立起偶像的职业认知。在日韩,偶像并不是单纯的艺人,而是通过参与演戏、唱歌等形式的娱乐活动,为粉丝们带来梦想的职业。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TFBOYS三小只能够从全网黑走到如今的圈粉无数。

但如今国内轰轰烈烈的粉丝造星正在走向病态化,艺人因为有了粉丝的撑腰而有肆无恐,不顾契约精神在限定团活动期间随意解约,甚至还能够得到粉丝对新经纪公司的集体声讨,练习生们自身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而艺人频频解约,除了自身缺乏对职业的敬畏感和尊重度之外,也是因为整体行业缺乏规范和完善。很多实际上没有经纪业务能力、没有业内资源的公司也在做艺人经纪,加之国内如今仅靠综艺输出艺人,缺乏有效出口,经纪公司只专注于收割流量价值,极力消费团体,让其在保质期内发挥最大价值,难以在市场范围内为艺人树立起忠诚度,因此艺人希望通过节目或作品热度跳到更成熟的经纪公司。
特别地,在霸权已经常规化的语境中,掏一笔解约金出来对于已有名气的艺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这也加剧了投机之风兴起的行业内部互相挖人局面的发展。
建立在问题反思之上,共享经纪若想达到其互惠互赢的积极作用发挥,还是应该跳脱出资本和利益思维中来。经纪公司要改革内部体制,重公司而非重艺人,在工业化体系下重视起艺人培养的环节,以专业的服务和优质的资源去吸引艺人,加强艺人对自家公司资源的依赖性。
更重要的是,行业规范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建立起明确的规章制度或者成立相关机构来为经纪公司之间做利益平衡,加强艺人解约、经纪公司挖人、共享经纪形同虚设等行业乱象的约束力。

此外,完善共享经纪约的主要法律点,如合约签署时间、演艺活动安排、收益分配等具体款项,尽可能减少商业条款的不明确和漏洞,再别让艺人解约因缺乏有效法律指导而拉锯持久战了。
最后说一句,纵然产业刚刚起步,圈内人还是十分看重契约精神的。跳脱出近几年的流量时代,纵观多年来娱乐圈的明星,能够大红的都算是与团队长情的人,例如在去年解约前与泽东电影公司维系长达20年情谊的梁朝伟。因此,艺人发展,冷暖自知,共享经纪模式的提出,或是在资源和资本之上给了艺人们一个重新审视自己职业和人生选择的契机。

1号结语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在今年5月爱奇艺世界大会之中国首届艺人经纪行业论坛上表示,爱奇艺愿意与艺人经纪行业的合作伙伴共享平台生态资源与能力,共赢共生。这再一次为共享经纪模式的未来发展树立了信心。互联网造星既加速了国内艺人市场的发展,也在重塑着传统的艺人经纪产业生态。国内偶像行业,不应长久以自身刚刚起步的说辞而忽视问题发展,或应借鉴演艺行业的工业化思维,让带有美好设想的共享经纪模式真得能够做到有规有责,有产出有收获。


点「阅读原文」
直达「1号微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