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总台这场比赛不负期望
2019/10/28 22:17:42 传媒1号

如果在10年前询问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去做一名主持人,无论其方向是新闻还是文艺。但同样的问题放在今天,同学们拥有了更多的选项,例如选择一个MCN机构将自己打造为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主播。总之,在当下,选择播音主持专业,最后的就业不再是仅仅单一地流向主持人这一职业。
主持人群体内部也在发生变化。在一些综艺节目中,明星的跨界、客串主持人并不鲜见,似乎这些没有什么「专业技巧」但又与其他明星关系「熟络」的门外汉,起到了比专业主持人更好的效果。
可见,无论是主持人这个职业还是职业群体,都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变得更加多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全新的2019主持人大赛。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

新时代下,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
对主持人来说,从曾经的电视为王到如今的媒体融合,他们与媒体一样共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是一个融媒体时代。如今媒体融合已经走过了五年,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如何在众声喧呼的融媒体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巩固舆论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当前主流媒体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传统媒体的发声,很大程度上是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讯息——主持人——受众」是构成信息传递的经典线性链路。然而这条线性的链路如今面临更为网状、社交化的媒体形态巨大的挑战。如何激活主持人的价值,成为主流媒体掌握话语权、实现对普罗大众的有效发声的必要条件。
这同样又是一个智媒体时代。科技进步对媒体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巨大、如此具有颠覆性。VR、AR你方唱罢我登场,机器人写作已经成为现实,虚拟主播、虚拟主持人的发展同样方兴未艾。技术的发展越是将人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就越需要媒体探究真相、表达观点、传递价值,这才能实现媒体对于社会的公共价值。因此,在「5G+4K/8K+AI」的智媒体时代,我们比以往更需要深刻的思考与锐利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主持人同样站在了技术与内容的焦点之上。
可以说,新时代新形势下,对于当下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更加精于自己的专业,同样也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阐发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将自己的个性与主旋律、正能量的价值诉求相融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人大赛在今年正式回归。不同的是,本届主持人大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届主持人大赛。近期,总台开启了全面改版,共涉及19个电视频道、17套对内广播频率、44种语言对外广播和主要新媒体平台、3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各新媒体。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说,此次主持人大赛正是总台全面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的一次新的练兵。
2019主持人大赛正是在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总台体制机制改革融合进入深水区的形势下,向我们走来。本届主持人大赛,不仅是要通过节目提振媒体行业的信心以及主持人群体的职业自信,同样也是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正在进行的媒体融合提供全媒体时代的主持人人才储备。
2019主持人大赛的变与不变
「去掉一个最高分9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5分,XX该项得分的平均分为……」这熟悉的话语立刻唤起了观众们独特的「央视记忆」。从青歌赛到主持人大赛,独特的竞赛模式,一直是央视综艺节目的重要标签。

在2019主持人大赛中,我们既看到了不变的传承,也发现了融媒体时代赋予的技术创新和价值引领。
在选手方面,此次大赛的参赛者们既有已经在央视和地方卫视「摸爬滚打」多年的一线主持人从业者,他们拥有丰富的主持经验和造诣;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闯劲、不服输、敢争先;还有虽不是专业出身,但一直向往站在舞台中心的追梦人。以至于观众在看完第一期节目后,惊呼现场选手们的激烈较量可谓是「神仙打架」。
而在专业性上,2019主持人大赛足以令观众感受到令人惊叹的专业程度。现场的点评嘉宾和专业评审既有康辉、董卿、敬一丹、鲁健、朱迅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央视名嘴坐镇,还囊括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众多频道的总监以及学界大咖,可谓众星云集。

在赛制上,2019主持人大赛的第一阶段比赛分为三分钟的自我展示环节与现场限时90秒钟的即兴考核环节,结合选手的个人特质,从新闻和文艺两个类型考察选手表现,将具备过硬导向把控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以及人格化传播能力作为新闻型和文艺型主持人才的考核标准,难度可谓进一步升级。
不过,比起不变之处,此次主持人大赛的变化更加吸引眼球。
首先是讲求对导向精准把控的主旋律范儿。无论是3分钟的自我展示还是90秒的即兴考核,所有的考题都非常考察主持人的导向把控能力。无论是感人至深的故事、身临其境的新闻现场还是幽默风趣的文艺舞台,选手们往往跳脱出狭小的事件本身,或是发出社会追问,又或是有效的引导主流价值观。

选手姚轶滨以希望工程中小女孩的双眼作为开始,围绕「见证」的主题讲述了教育的进步,见证了新时代里人物命运的改变。选手王宇彤的考题,则是一位老兵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的照片。选手李莎旻子以「家乡的味道」为主题,进行了一段即兴主持。在这些考题中,家国情怀、时代发展、奉献精神、道德模范等等是其中的高频词。突出强调主持人对于导向的精准把控,可谓是未来主持人能否适应新时代媒体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其次是强调独特观点、拥有人格化传播能力的个性范儿。尤其在当下,传统的大众传播逻辑裂变为社群传播逻辑。主持人如果仅仅起到一个简单的播音、主持的作用,发挥「工具人」的角色,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媒体环境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如果主持人无法展现出人格化的一面,最终只会造成观众流失与主流舆论阵地的溃退。
正如董卿所发出的感慨那样:「新闻主播当然要稳重大方,而且要掷地有声。稳的背后,我们也需要看到真」。所谓的「真」便是真性情,是每位主持人独一无二的个性。「奋斗有我,为梦发声」,此次主持人大赛从第一场比赛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许多有着鲜明个性的青年才俊,他们将自己的热情与才思融入到每一档节目、每一个故事的讲述之中,不禁让那个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
最后是结合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的科技范儿。此次主持人大赛最吸引人的黑科技莫过于虚拟在线大众评审。大赛评审的构成包括17位专业评审(评分分值占选手最终得分60%)和400位在线大众评审(评分分值占选手最终得分40%)。除了现场的专业评审外,这400位在线大众评审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自拍,拥有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虚拟形象将代表他们出现在演播室现场的大屏上。同时,他们通过在线观看比赛对每一位选手的表现进行打分,使得大众评审犹如身临其境。可以说,2019主持人大赛不仅展示了新生代主持人的时代风采,还为全国观众呈上了一场虚实相映的电视科技秀。

新融合下的新表达:
新闻有态度,文艺有温度
融媒体时代下的主持人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播」、「报」功能,而是要突破创新,在职业素养的深度和广度上,展示出「专才」和「全才」的一面。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保持高水准、开拓新思路,同时还要融会贯通,彰显人格化传播特色。
新时代新融合之下,必然要求新表达。浓缩成一句话,那便是新闻有态度,文艺有温度。
新闻有态度,要的是对新闻内容有着更加敏锐的把握,在对导向精准把握的基础上,以个性化的视角去探讨更为深层次的社会议题,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美好社会的建设。正如康辉在点评选手张安琪在即兴表现环节的表现时所指出的那样,对女售票员被赞「最敬业变脸」这则新闻进行点评时,赞美其职业精神固然是一个捷径,但更优秀的表达是带领公众探讨职业标准与个体情感之间应该怎样建立一种更为协调的联系。
这种理性的新闻态度,正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但在新闻报道中又非常重要的人性与同理心。因此,总台在相继打造了多个AI虚拟主播后,在此次大赛上同样为技术对于主持人职业带来的颠覆性挑战提供了开放的讨论空间。
第一期节目中,更是上演了虚拟主播与真人主播之间的现实版「PK」。最后一位上场的新闻类主播果欣禹来自于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社打造的首款人工智能虚拟主播「果果」,正是以果欣禹为原型打造的。真人「大果果」与虚拟主播「小果果」共同完成了「时光博物馆」的探馆直播,让观众眼前一亮。

当康辉问及该如何评价与这位特殊搭档在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时,果欣禹认为,「小果果」具备了许多主持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例如超强的学习能力、精通各国语言,但虚拟主持人同样也欠缺真人所具备的语言交流的能力、情感上的交流等等。因此,「真人与虚拟之间的关系,在未来依然是合作而非竞争」。这恰恰也印证了2019主持人大赛的初衷:新时代所需要的主持人,需要更好的驾驭技术,而非被技术所取代。
文艺有温度,是要在深入了解和关注人民大众的基础上,在与观众的沟通中融入真情实感,从而让自身的表达与讲述浸润人心。
选手李莎旻子在自我展示中,以《热爱》来讲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追逐梦想的经历,获得了点评嘉宾们的一致赞美。李莎旻子认为,她在讲述时将导演饺子梦想绽放的过程映衬到自己身上,才使得自己的讲述显得独特又动人。正如康辉所说,主持人需要「真诚的表达」。「真诚的表达是我们要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保有的一种特质。最好的主持人、最好的节目往往是可以激发起很多人的共鸣,让我们内心有所感触」。

评委朱迅曾说,好的文艺主持人「要有光」。这道光,恰是有温度的情感关怀,恰是以自身真实的情感体验出发为观众带来最为诚恳自然的表达。有幸的是,我们看到,主持人大赛在今天焕发新生:我们有一批身怀新闻理想、饱含人文关怀的年轻主持人群体,他们不仅有「态度、速度、角度,更有温度」。他们正在茁壮成长,撑起未来主持人职业发展的未来。

1号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深刻诠释了「全媒体」的概念:「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全媒体时代更需要主持人孜孜不倦地将「四力」实践融入到每一次主持工作之中。无论是新闻还是文艺,只有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将自己的专业才能、独到见解和人格化魅力融于一体,成长为新时代下真正的「全媒体」主持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不仅展现了新时代主持人群体的精神风貌,同样为探索未来主持人的发展方向,蕴育了一片思想的田野。我们共同期待着这次新时代新融合新表达之下的主持人大赛将会绽放出更大的光芒。


点「阅读原文」
直达「1号微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