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中医药的未来,在深入百姓服务群众之中
2014/1/21 世医堂中医养生

     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业发展中具有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在201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围绕《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谈体会、理思路、谋发展

     基础:中医药健康服务具优势

     发展健康服务业就是要真正实现“花钱买健康,而不是花钱买医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曹洪欣认为,中医药具有“五大资源”优势,完全可以在健康服务业发展中占据“半壁江山”,形成大健康中医药。

     “事实上,从有中医药起,中医药就与健康服务有关。”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说。但最初的健康服务只局限于宫廷贵族,在民间,中医药还是着眼于“看病”。今天,随着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中医药逐渐由“看病”转向“治未病”,并由“治未病”上升到“健康服务”,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所在,中医药的舞台越来越广阔。

     中医药“以人为本”的疾病防治理念和养生保健方法,在养老、康复等领域应用广泛,发展健康服务业潜力巨大。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段云波分析称,河北环绕京津,据调查显示,京津冀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约 1500万人,健康养生消费群体规模可观。而河北养生文化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名医大家辈出,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具备良好条件。

     “近些年来,中医药系统大力构建预防保健体系,拓展“治未病”服务领域,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发展健康服务业已占得先机。”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平坦言,中医药健康服务已有多年成功实践,当可在相关领域率先“出模式、出标准、出规范”。

     探索:中医药健康服务有开拓

     在湖北,通过探索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运行模式,深化健康服务内涵和扩大覆盖面,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的协调发展。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学安说,该省加快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在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中医治未病科室,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心理危机、吸烟、酗酒等专项或综合性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门诊,为亚健康人群开展专项干预技术服务,为慢性病人提供早诊早治服务,逆转和遏制健康危险因素的发展。该省试点建立区域性预防保健中心,规范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质。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苏荣彪介绍,他们与陕西省残联合作,把残联的康复中心建到中医医院,可充分发挥中医康复保健的作用。今年将有30余所中医医院开展这一项目,“有非常好的前景”。

     段云波介绍,河北省成立了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促进会,对全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现状和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并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医药健康养生园区规划,筹备在石家庄、承德等地先期建设两个示范园区,探索建立标准化、可复制的服务管理模式,带动全省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快速发展。承德示范园区将建立“健康养生文化产业园”,设施优化,功能细化,服务对象多样化,为老人、产妇、幼儿提供优质中医药以及相应的健身、文化、娱乐等服务。

     海南是国家“国际医疗旅游示范区”,海南省卫生厅副厅长吴明称,中医药深度“介入”示范区建设,该省建立起以省中医院为核心的中医医疗集团,构建健康服务技术协作网络和服务平台,成为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中坚力量。

     广西面向东盟等邻近地区,打造健康服务品牌,目前已吸引了大量境外资本进入养生旅游领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庞军举例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广西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建成盘阳河休闲养生健康长寿带,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服务影响力日益凸显,“就像现在很多人去韩国,‘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整形’,到广西也成为‘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养生’。

     “自治区政府今年首次将蒙医药列入‘草原文化节’的展示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乌兰说,该区做法是加强蒙中医医疗机构“服务主阵地”建设,带动蒙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蒙中医药的发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同时,蒙医药作为草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自治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展望:中医药健康服务待完善

     “国家大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将中医药纳入国家战略恰逢良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应对“如何不得病”,中医比西医有优势,也应是中医药战略重心所在。他表示,“中医科学院将组织力量,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医药健康服务有待进一步规范,更好地融入医改,加快发展”,邱德亮认为,这归根结底是政策和机制问题。健康服务体系当充分鼓励,逐渐放宽,加强管理。应本着“非禁即入,先放开,后规范”的原则,优化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并形成有效模式与体系,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受益,从而更好地推广开去。

     张平提出,与健康服务需求相比,中医药服务供应总量不足,要促进城市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到农村地区,如大力推动建立区域性的中医“医联体”并及时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标准和规范。

     中医药管理部门“职能多,人手少,压力大”,亟待通过机构改革,完善政策机制,加大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力度。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说,中医药部门既要发展中医事业,又要服务中药产业;既要争取财政投入,又要撬动社会资本;既要办好公立医院,又要扶持民营单位;既要抓好中医医疗,又要兴办中医优势领域的康复、养老、养生机构。他建议,开展专题调研,总结各地经验和成果,逐步上升到国家层面,“成熟一个,下发一个”。

     庞军对此也有期待:摸清各地“家底”,制定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有利于将养生保健健康服务与当地旅游等更好地结合起来。

     拓展中医服务,从疾病模式转入健康模式,更多关注西医比较缺位的领域,适应社会需求,建立健康服务业体系。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药局局长陈亦江认为,“中医要和西医错位发展”,如“治未病”和疾病后期康复,中医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利用膏方、养生保健等。“有的县级中医医院一个冬天膏方可以开出 8000万元”。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说,健康服务业以及海外中医药发展,已形成对中医药的“倒逼”机制,中医药参与健康服务业“不练内功”不行,学科、专科发展模式要调整,中医职业生涯教育模式也有待探索开拓。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中医处处长廖利平提出,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要用中医文化去影响海外的人,把中医药教育做成国际化产业,让更多国家的人来我国学习中医,学习传统文化,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世医堂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