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尿量怎么测?测量时注意什么?
2023/2/20 16:32:42 中国护理管理

    

     为什么要测量残余尿量,其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案例回顾

     王大爷是中风恢复期患者,自从拔了尿管后总感觉尿不尽,护士测残余尿却还有150ml,指导并告知每日早晚行清洁间歇导尿共2次,王大爷想着反正能自己解出小便就没坚持导尿,结果却发生了尿路感染。

     知识链接

     1.什么是残余尿量?

     残余尿量是指当患者正常排尿后残存在膀胱内的尿液量,是评估患者膀胱排空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女性正常残余尿量小于50ml,男性小于20ml。

     2.残余尿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膀胱内残余尿量长期增多,可导致泌尿系感染、慢性膀胱炎、肾积水、尿潴留,甚至慢性肾衰竭等情况。因此,测量残余尿量,以便做到:

     (1)了解膀胱排尿功能,或判断下尿路梗阻程度,为膀胱治疗或间歇导尿计划提供依据。

     (2)残余尿量超出正常值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受损。在下尿路梗阻治疗过程中,重复测定残余尿量可判断疗效。当残余尿量大于100ml时,需要用导尿法排出尿液。

     3.哪些人需要测残余尿量?

     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异常及尿道狭窄者。如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糖尿病、感染引起的神经根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以及脊柱手术、区域脊髓麻醉、根治性盆腔手术的患者等。

     4.临床测量残余尿量的方法有哪些?

     (1)膀胱超声检查。

     (2)尿动力学检查。

     (3)导尿法。

     其中,导尿法是临床上测量残余尿的最常用方法。

     5.导尿法测定残余尿量操作流程

     (1)用物准备:带有刻度的量杯(或有刻度的尿壶),无菌导尿包一个。

     (2)测定前嘱患者尽可能排尽尿液,严格无菌操作。

     (3)插尿管时动作轻柔,特别是男性患者。

     (4)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粗细、型号)。

     (5)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6)尿液停止流出时需缓缓向外拔管并向耻骨上轻柔施压以使尿液排尽。

     7.导尿法测定残余尿量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前需选择合适(尿液可顺畅流出的最小适用型号)的导尿管,一般成人选择F10~F14 号,儿童选择F6~F8号,膀胱扩大术后患者可酌情选择更大型号的尿管。

     (2)操作时动作宜轻柔,切忌太过用力。

     (3)操作过程中嘱患者放松,若出现痉挛,可等待数分钟再插管或拔管。

     (4)如出现血尿、尿路疼痛难以忍受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

     (5)观察导出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残余尿量需动态监测,并根据具体疾病和残余尿的量决定后续如何处理。各因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致残余尿量增加,首选间歇导尿。尿道狭窄引起的残余尿量增加,建议进行尿道扩张治疗。前列腺疾病导致膀胱内残余尿量大于50ml以上,属于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个指征,需进行前列腺手术治疗。继发于盆底手术后出现的残余尿增多,建议留置导尿管期间给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的功能锻炼治疗,择期拔除导尿管,再定期复测残余尿量。

     参考文献

     [1]蔡文智,孟玲,李秀云.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指南(2017年版)[J].护理学杂志,2017,32(24):1-7.

     [2] 张大伟,朱红军,柯俊,等.依据膀胱安全容量间歇性导尿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泌尿道感染[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10):903-908.

     [3] 宋奇翔,廖利民.中华医学会压力性尿失禁指南(2019版)要点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6):419-421.

     [4] 刘楠,李卡主编. 康复护理学(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第5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5] 郑彩娥,李秀云主编. 康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文章作者:陈金凤 陈爱灵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护理管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