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张机(二十七)
2016/8/23 南阳张仲景健康养生研究院

     从中医现状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是立医之本

     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临床应用

     Ⅰ 勤求古训 困惑经中求妙意

     (一)运气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不可缺失的精华

     运气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五运(木、火、土、金、水)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相配来解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宇宙万物尤其对人类影响的学说,祖国医学称其谓运气学说。其集气象学、物候学、天文学、地理学、人体生命科学于一体,广而博,深而奥。在人类历史上,广大中医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平息了无数次疫情险境,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进步、文明,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孤陋寡闻、别有用心者,打着科学的幌子,将其视为异类,进行无端责难和排斥,使这朵大中华文化苑中的艳丽奇葩遭受了本不应有的冷遇。

     中医运气学真的是伪科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世界级医学科学家医圣张仲景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玄冥幽微,阴阳会通,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成无己说:“易教,本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其门三,其道一。则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夫别医之得失者,但以类推运气造化之理,而名可知矣。”意即:以掌握运气学说的深浅,可来鉴别医疗效果的得失。张子和说:“不通五运六气,折尽医方何济?”意即:不精通运气学说,知道再多的药方又有何用呢?!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指出:“若把《黄帝内经》喻为皇冠的话,运气七篇则是镶嵌在皇冠上的明珠。”我国当代著名中医教育家、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教授生前曾多次指出:“《黄帝内经》中的运气七篇,即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提到的“阴阳大论”。这一考证又进一步说明了运气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以下举例说明之:

     1、运气推测气象(以2016年为例)

     ①2016年大运:大运也叫中运、岁运,主管全年的气候特点和物化特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先立其年,以明其气。”根据甲子纪年法,2016年系我国农历第84个甲子周期的第33年,即“丙申”年。《素问·天元正纪大论》说:“丙申之岁,水运统之。”说明本年度为“水运”之年,在十天中,丙在数为3,因为在象数学上,奇(ji)数为阳数,“丙干”则为“阳干”,所谓“阳干”也是指岁气太过的年份,由此推知:2016年应是“水运太过”之年。《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

     ②2016年主运:主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运分别主管一年之中的一个季节之气,年年如此,固定不变。均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木为初运--火为二运--土为三运--金为四运--水为五运。

     ③2016年客运:因客运以当年年干所统的大运为该年客运的初运,按太少相生五步推算法,2016年客运的初运便是太羽水,二运为少角木,三运为太征火,四运为少宫土,五运为太商金。

     ④2016年主气:主气即主时之气,把二十四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段,每一节段由一气固定主持,年年不变。仍按五行的相生次序排列,厥阴风木为初之气,少阴君火为二之气,少阳相火为三之气,太阴湿土为四之气,阳明燥金为五之气,太阳寒水为终之气。

     ⑤2016年客气:客气随着当年岁支的变化,其排列次序也跟着作相应的调整,客气包括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左右四间之气。司天之气统主前三气(即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和前半年的气候特点,在泉之气统主后三气(即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和下半年的气候特点。《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上:指司天之气,2016年为“丙申”之年,年支为“申支”,那么本年度则为“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⑥2016年气象学分析

     从本年度的司岁大运和司天、在泉之气的运气结合后则可推测出:本年度应以寒(湿)气、风气、火气为主要特征。

     2、运气化解大疫

     据统计,东汉末年以来,国内外以仲景历法医学(中医运气学)理论为指导化解重大疫情近15次之多。

     典型案例如下:

     案例1:

     东汉末年(即公元185-219年),朝政日非,军阀混战,伤寒大疫迭起,中原大地一派“千里无鸡鸣,白骨蔽原野”的悲惨景况。医圣张仲景崛起南阳,当他感悟到“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客观现实之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将祖国医学深奥运气理论广泛运用于伤寒疫情的救治当中,挽救了数万个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并以中医运气学理论为基础,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树立了运气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光辉典范。

     案例2:

     公元1202年(即金泰和二年),岁次壬戌,木运太过,《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全年气候以风气较重为特征,是年,出现了大头温疫,“补土派”创始人李杲,字明之,号东垣,据当年运气状况,创制了“普济消毒饮”用于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经推广使用,平息了当时因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出现的“大头天行”(大头瘟)疫情。

     案例3:

     公元1641年,岁次辛巳,水运不及,《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不及,湿乃大行。”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湿、风、火为全年的气候特征,是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省疫病流行,传染猖獗,病死者不计其数,在众多医家束手无策时,江苏名医吴有性,字又可,根据当年运气特点及病情特征,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强调这是瘟疫之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一疫气所感,在病机、病证、治疗等方面,均与我国历史上其他疫疾迥然有别,他指出:“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在岁运有多少,在方隅有轻重,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并在《瘟疫论·行邪伏邪之别》篇中说:“瘟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所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方其侵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必待其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引而去,邪尽方愈。”于是,根据其自设的表里分消法,创立了具有清热泄下、透达募原功能的“达原饮”等诸方,为平息当年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编写的《瘟疫论》被视为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案件4:

     公元1736-1796年(即清·乾隆朝六十年间),瘟疫多次流行,1793年(即乾隆癸丑年)疫情最重,据大学士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乾隆癸丑春夏间,京中多疫,以张景岳法治之,十死八九,以吴又可法治之,亦不甚效验。有桐城一医,以重剂石膏治冯鸿胪(官名),星室之姬,人见之骇异(疑用药量不合理),然呼吸将死,应手辄全,踵其法者,活人无算,有一剂日至八两,一人服至四斤者,虽刘守真之原病式,张子和之《儒门事亲》,专用寒凉,亦未敢至是,实自古所未闻矣。”大学士纪晓岚所述桐城的这名医生,即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常州桐溪名医余霖,字师愚。据蔡增源(《疫疹一得·蔡序》的作者)曾这样评论余师愚说:“余师愚,研究阴阳寒暑,及运气主客之分,线悉无遗,而后恍然有悟。”这充分说明,余霖对运气学说研究的至精至纯。

     公元1793年,岁次癸丑,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有此可知当年应以寒湿二气为运气特征。再从1792年推算,该年度岁次壬子,木运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全年以风、热、燥为运气特征,1792年冬季应寒却暖,1793年春季应暖却寒。这样人和自然界其他生物体一样,均处在“寒包火”的状态之下,正是此时,出现了如大学士纪晓岚所述的“乾隆癸丑春夏间,京中多疫”的社会现象。余师愚也是在这种运气特点之下,结合当时疫情,方创制了“清瘟败毒饮”著名方药,并大胆重剂量使用生石膏,旨在清热解毒、凉血泄火、辛寒透表。此方经广泛应用,正如纪晓岚所述“活人无数”。余氏晚年著有《疫疹一得》两卷,提出了疫疹形色的鉴别与论治,尤其对“清瘟败毒饮”的加减应用,论述更为详细,并附医案若干,以证实其效验性,该著被视为是我国医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辨治疫疹的专书。

     案例5:

     公元1955年,岁次乙未,金运不及,火气偏胜,当年我国河北石家庄地区病毒性乙脑大面积流行。当时,西医束手无策,大多中医也无方可施,死人甚众。周恩来总理亲点为毛泽东主席治愈肺炎的蒲辅周老先生帮助政府设计治疗方案,蒲老用运气学说分析后,判定当年天气偏热,主张用清热解毒之法,投以仲景白虎汤加减治疗,短时间内该疫情即得到了平息。

     案例6:

     公元1956年,岁次丙申,水运太过,是年,北京市乙脑流行。不少业内人士,仍用1955年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收效甚微。周恩来总理二次请教蒲辅周老先生,蒲老根据当年水运太过的气象特点,提出了清热透湿之法在白虎汤基础上增加炒苍术一味进行治疗,短期内使北京疫情得到控制。

     案例7:2003年的SARS中医确诊为“风寒湿疫”

     2003年,岁次“癸未”,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全年阳热之气不足,阴寒(湿)之气偏胜,加之2002年“暖冬”,2003年“倒春寒”的异常气候特点,人体处于内在阳热之气郁拘,外受寒湿阴邪包绕(“寒包火”)的异常生理状态之下,又有传染性极强的疫疠毒邪(“SARS”病毒)的侵袭,主运主气恰逢厥阴风木当令,这样,风、寒、湿、毒杂揉,共同侵袭阳热伏邪充斥的人体,这就决定了“SARS”患者,起病急骤、病势凶猛、传变迅速的发病学特点。

     案例8:2008年的“手足口”,中医确诊为“风热疫疹”:

     2008年岁次戊子,岁火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在主运太征火和主气少阴君火当令之时,风、热、疫毒(EV71肠道病毒)共同侵犯稚阴稚阳的婴幼儿机体,决定了2008年的手足口病起病急骤、病势凶猛、传变迅速的特定。手足口病毒若离开了风、热二气作为载体,其单独不足以上人发病,因此,秋凉之后,手足口病的漫延趋势,自然会如强弩之末,无源之水。

     案例9:2009年的“甲流”,中医确诊为“伤寒”:

     2009年岁次己丑,土运不及,风乃大行,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本年度中运之阴土、岁支之丑土、司天之太阴湿土相符合,故为“太乙天符”年。在忽冷忽热、变化莫测的异常气象环境下,风、寒、疫气(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侵犯阳热炽盛的机体,决定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起病较急、病势较猛、传变迅速的特点。甲型H1N1流感病毒,若离开了风、寒二气作为载体,其单独不足以致人发病,因此,根据仲景伤寒的病理学特征,甲型H1N1流感至2010年惊蛰二月节后,随着天气渐暖,甲型流感的漫延趋势,自然会如强弩之末,无源之水。

     案例10:2014年的“埃博拉”,中医确诊为“湿温”:

     2014年,岁次甲午,土运太过,雨湿流行,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艾博拉疫情严重的几个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每年有两种气候现象,六、七月份应是干燥季节,但此时属太阴湿土主令,与太过的土运出现了运气同化的异常气象,雨水不断。上述几个国家几乎全年处在湿热熏蒸的环境之下,此时人们又遭遇了艾博拉病毒侵袭。因此,疫情较重,死亡人数较多。这与湿性粘黏的特征有直接关系。

     案例11:2015年的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中医确诊为“风温”:

     2015年的金运为“阴金”,即为“金运不及”,《素问·气交变大论》说:“金运不及,炎火乃行”,因此,全年气候易在地球的某个地区或某个阶段出现炎热气象,加之4-5月属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当令,韩国本土出现了运气同化的反常气象,即气温比往年同期高出6-13℃。在这一反常气象的大环境下,加之感染力极强的MERS病毒趁机打劫,自然会给当地民众的身体带来一定的麻烦。

     3、运气指导常见病的诊疗

     2016年以来雨水连绵,寒湿较重,由于湿困脾土,阻滞经络,因此临床上易出现纳差、呕、闷、身困、肢体酸困疼痛等一系列病症,温化寒湿,健脾和胃当确立为主要治病原则。选用炒苍术、炒扁豆、砂仁、藿香等芳香化湿之品,往往可收到桴鼓之效。

     (二)五行学说 拓展了临床诊疗病症的无限空间

     中医五行学说,体现了自然哲学与中医学的有机结合。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情志等各种功能活动,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进而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建立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拓展了临床诊疗病症的无限空间。

     1、五华--五行--五脏理论的临床应用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其华在面……肺者……其华在毛……肾者……其华在发……肝者……其华在爪……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其华在唇四白……”“华”同“花”,又有“光彩”、“光辉”、“精华”等义。其脏精气所荣泽、表现于外的部位称为该脏之华。同时,从“华”的变化可测知相应内脏精气的盛衰。我们借着这种配属关系,为临床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提供了多种思路。

     案一,脱发求治于肺

     脱发有稀脱和斑脱之异,虽无大碍于身体健康,但对患者,尤其青年男女常常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临床上针对这种患者,医者多按照发为血之余,为肾之外华之理,专用滋肾填精或补肝养血之法,虽偶有治验,但亦多见无效者。这是由于忽略了肺“其华在毛”的理论,临床上我常常按照这一理论观点,结合“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肺主身之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皮毛”、“肺生皮毛”(《素问·痿论》)等,另辟蹊径。按照脱发“治肺”的理念,以补肺益气养血和营之法,投桂枝汤合四君子汤加黄芪、桔梗、当归等,能获得极佳的效果。如2015年10月,曾治一姓王的女性患者,时年28岁,家住市鸭灌局家属院,自己开办了一个水暖、电器公司,生意比较火爆,但日夜操劳。当年春季,做“人流”后,整日气短、乏力、伴自汗,随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发,已治疗近半年时间。据患者述:所到之处无一不是按照肝肾亏虚进行治疗,非但无效,日益严重,心理压力很重。来诊时,查其头发稀疏,头顶部头皮已外落,面色无华,舌淡,脉虚。诊为肺气虚衰之脱发症。处方:桂枝30克,白芍40克,党参20克,焦术15克,云苓15克,黄芪60克,当归30克,桔梗15克,炙草10克,红枣8枚,生姜8片,水煎,温服,每日早晚饭前各2次。服该方10天后,患者述,早起梳头时,基本未再见脱发。守方1个月后,头皮又长出许多新的毛发,3个月后,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案二,面生褐斑求治于心

     因内分泌失调而面生黄褐斑块,是30-50岁女性的常见病症,临床上,大多按照黑为肾色,属肾虚真色外露进行治疗,往往收效甚微。我常常根据“心者……其华在面”的理论依据进行辨治。因心为火脏为“阳中之太阳”,当心阳亏虚之时,面部失去阳气的暖煦,便会产生褐斑。因此,治疗本病常首选温通心阳之法。一个月前,宛城区妇联一女性患者,36岁,面部黄褐斑3个月,伴微恶风寒,手足怕冷,舌淡,脉虚。处方:黄芪40克,白芍15克,桂枝40克,乌附片20克(先煎),甘草10克,红枣7枚,生姜7片,水煎,每日早、晚饭温服。服半月褐斑全无,面有红润。

     2、五窍--五行--五脏理论的临床应用

     五行学说运用于人体中,将身之五窍和五脏与五行密切联系在一起。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灵枢·脉度第十七》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而五脏又按五行分类,各有所归。中医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往往以此来辨别疾病所在的脏。鼻病多从肺治;目疾往往考虑肝病;口病多属于脾;舌病多从心诊治;耳病多从肾入手。

     如:鼻不闻香臭案例:

     刘某,女,50岁,南阳市小北关人,患者平素体质较差,半月来,因家中建房操劳,又偶感风寒而嗅觉失灵3天,伴气短、乏力、流涕、喷嚏,额窦X线示:正常,舌淡,苔薄,脉浮虚。《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此属肺气亏虚、宣肃失常之证,随按补益肺气、疏风散寒之法,投以补中益气汤合生脉饮,处方:黄芪60克,焦术15克,陈皮15克,升麻6克,柴胡12克,当归15克,党参20克,荆芥12克,炒山药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红枣9枚,生姜9片,水煎服,3剂而愈。

     3、五臭--五行--五脏理论的临床应用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肝,“其臭臊”;心,“其臭焦”;脾,“其臭香”;肺“其臭腥”;肾,“其臭腐”。王冰说:“凡气因木变则为臊……气因火变则为焦……气因土变则为香……气因金变则为腥膻之气……气因水变则为腐朽之气也。”临床上根据五臭之气与五脏的配属关系,为一些病症的定位、定性和有效治疗指明了思维方向。

     自觉口香案例:

     杨某某,女,64岁,2个月来,口中常常觉得象喝了香油一样,非常难受,直至影响正常生活。先后到几个医院做了检查,均说没有病,或按神经官能症治疗,不但没效,越来越重。查:苔白厚,脉弦虚。根据脾病则“其臭香”的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和胃之法进行治疗。处方:砂仁15克,木香15克,陈皮15克,半夏12克,党参15克,云苓15克,焦白术15克,甘草6克,生姜5片,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服药6剂告愈。

     4、补土制水法的临床应用

     五行学说中土能制水的理论,善为医家之常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谈白术时引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溢髓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异名同类。牙齿日长,就好象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故叫溢髓病。牙齿为何渐渐长长?髓为何往外溢?一定是约束骨髓的系统出了问题。骨髓为肾所主,肾为水脏,骨髓也属水类。肾、骨髓的约束机制是由脾土系统来完成的,即五行的土克水。脾土虚弱了,不能制水,当然发生水溢(髓溢)。髓溢于外,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用白术健脾土,制约溢水,控制髓溢,理当效佳。五个月前,根据这一理论,采用同一方法,治疗一跟骨骨刺的患者,双跟骨都有骨刺,疼得厉害,以致足跟不能落地,踮起脚来走路。用补肾方法,活血、祛痛、蠲痹等其它方法均无明显疗效。观以上病案,对照此病例,骨刺病即是骨质增生,是骨钙流失到骨面,形成骨性赘生物所致。这与髓溢无大差别。于是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不数日,痛即大减,跟能落地,坚持近1个月,病即痊愈。

     另则,临床上,我常常按照五行学说中土能制水的理论,治疗诸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病症,均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总之,五行理论为中医临床思维提供了一个多端性的思维模式和思路。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器官、脏腑等方面,揭示了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并总结出规范性模式。这一模式既具有中医特色,又是临床诊疗的一种辨证思维方法,为中医临床拓展了无限的空间。

     (三)《内经》气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经考证一部《黄帝内经》直接用“气”命篇名者,达19篇之多,其它篇章虽没有用“气”命名,但气理论始终贯穿其中,现代著名中医教育家程士德教授指出:“《内经》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着古代‘精气学说’的渗透,并且,以‘气’这一构成万物的物质元素立论。”因此,若把《内经》医学理论称为“气理论”当属不过。中医学正因为气理论的存在,才有别于其它学科;也正是因为气理论,才使其沿着辩证唯物主义方向发展数千年而不衰;更因为气理论,才遭到个别孤陋寡闻者的诽谤与责难。还是因为气理论,方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不断涌现出诸如重视火气的刘河间、着眼胃气的李东垣、主攻邪气的张从正、重补阴气的朱丹溪、保护阳气的张景岳、标新异气的吴又可、大论血气的唐容川等许多中医气病学大家,他们就象夜空中闪烁着光辉的北斗七星,为中医气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1、《内经》气理论的学术渊源

     气是道教关于世界万物本源论的最基本观点

     “道气合一”是道教哲学体系的最高境界

     自道家宇宙本根认识论的“精气论”产生之后,人们开始对当时宗教迷信的神鬼观念产生了怀疑,走上了能够按照自然界自身客观规律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正确道路。古代医家正是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借以来认识、研究、探索复杂的生命现象。

     2、气理论诠释的生命现象

     《内经》作者在气理论影响下,不仅认为人体是由一种精微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性的“气”构成的,而且还认识到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特殊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活动,应是构成人体“气”的生命力的表现。因而对人体物质代谢的生理活动,也就称之为“气化”,这即是《内经》理论体系中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气化生理学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生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就是说,任何事物(器),包括人的生命活动在内,无非应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中的味、形、气、化,就是指的药食在人体内的气化过程。

     再则,《内经》中所论人体生命的强弱,生命的寿夭,根由就在于真气的盛衰存忘,并由此创立了保养真气,就能祛病延年益寿的养生学说。正因为人的生命活动,应是气的生命力的表现,因而还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气所组合成的不同结构形态,及其所表现出的不同功能特性,定出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五脏六腑之气、十二经之气等等不同的名称。

     3、结合临床立新法

     第1个观点是:除风气先满,气满风自免。这个观点是在“除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修改的理由有二:首先,“除风”是因为已经感受了风邪,人体为什么会感受风邪?那是因为人体内的正气亏虚所致,因此要“除风”必先恢复正气,此其一。其二,“先活血”应当怎么活?血无气则是失去了动力的血,失去动力的血就是死血,死血能活起来吗?因此,要想“活血”必先“活气”,所谓“活气”,就是要让人体的生命之气充沛,这样一则能推动血的流通,使死血变活,二则正气充沛,本身就可以驱邪外出,这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第2个观点“有病没病,气先充充”。这一观点是在“有病没病,肠道扫净”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理由也有二:其一,“有病没病”属两种情况,前者属“有病”,有病(这里仅指的内科疾病)的最基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既然气已虚,为什么不先充气呢?其二,后者是“没病”,“没病”的真正含义是患者身体不适,我们暂时尚没有找到他们的发病原因,或者说,一时尚不能对病者的病位、病性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可能患者本身就是亚健康体质,这里的“没病”并不是真正实际意义上的正常健康之体,否则,他们怎么能找医生呢?无论是亚健康或针对病体一时尚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保护机体的正气,绝对比先用“泻法”扫净肠道更科学、更安全,更能避免医疗事故。

     第3个观点:“百药不效,治气一法”。这一观点是在“百药不效,活血一法”的基础上修改而来,其理由与第1个观点基本一致。

     4、结合临床创妙方

     第1妙方:益气升阳汤。药物组成:黄芪60克,党参20克,焦术15克,云苓15克,炒山药30克,百合50克,桂枝6克,甘草10克。

     适应症:各种阳气亏虚的病症。

     特别说明:重用百合问题,因为百合入肺、肺主气,因此只有令肺主气的功能正常,百脉方能调畅,益气升阳汤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轻用桂枝问题,桂枝在本方中主要起引火作用,一箱上等燃料,如汽油、柴油等如果没有一点火花引燃,照样不能发挥作用,少用桂枝的目的就在于此。

     第2妙方:益气活血汤。药物组成:黄芪60克,血参30克,党参20克,益母草30克,茜草15克,香附子30克,红花15克,甘草15克。

     适应症:气虚血瘀引起的闭经、痛经等。

     第3妙方:益气止漏汤。药物组成:黄芪60克,党参20克,焦术15克,升麻12克,地榆炭15克,艾叶炭15克,柏叶炭15克,血余炭15克。

     适应症:气虚型崩漏。

     第4妙方:益气和谐汤。物组成:黄芪60克,焦术15克,白芍40克,桂枝20克,乌梅10克,五味子20克,乌附片15克(先煎),甘草15克。

     适应症:更年期综合征或其它营卫失调所致的自汗、盗汗、失眠等。

     上述几方,只要辨证准确,基本上可以收到药到病除之效。

     未完待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南阳张仲景健康养生研究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