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人都适合“满月发汗”,做错小心留下产后隐患!
2017/8/14 赵树堂中医馆

     在微信里广泛流传着产妇产后需要发汗的说法,无论是饮用黄酒,还是中药熏蒸,亦或是汗蒸、桑拿,就是要产妇在产后相应出透汗,将体内的风寒湿气排出体外,可以驱风散寒,预防月子病,产妇就不会患身痛、腰腿痛、关节痛的毛病。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和二孩政策的放开,和生育相关的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产后发汗就是“产后保健”项目之一,成为很多月子中心宣传的“噱头”。

     济南市赵树堂中医馆主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妇科研究生张学鹏说,无论是中医典籍,还是《中医妇科学》都从未提及产妇产后养护需要发汗来预防月子病。产妇产后发汗预防月子病不科学,不宜提倡。产妇产后在选择发汗时要慎之又慎。

     一、什么是满月发汗?

     满月发汗是坊间流传的一种,麻麻们在满月后通过发汗,达到驱寒排毒,防治月子病的说法。

     1、传统满月发汗的做法:

     ① 鸭蛋蒸熟趁热蘸红糖吃,然后钻被里捂汗;

     ② 先喝小米油,再把脚放在加有中药热汤的盆上蒸,然后喝上一小杯热黄酒,盖上被捂汗;

     ③ 准备一大碗掺有鸡蛋的黄酒,加热后全吃掉,躺被里出汗。

    

     二、网传的“满月发汗”都有哪些好处呢?

     网上流传的要做满月发汗的说法,是因为麻麻在怀孕的过程中,骨缝逐渐张开,这时候湿寒很容易进入体内。而且不是一次进入,所以发汗也需要做多次,才能把这些湿气寒气排除体外。做满月发汗除了能驱除寒气外,还可以温经通络、补气血、排毒、燃烧脂肪、美化肌肤、增强免疫力……效果好的令人咂舌,简直有种不做你就亏大了的感觉。

    

     三、正确解读“发汗法”

     “发汗法”是祖国医学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发汗法”不仅痛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内邪随蒸发的汗液排出。

    

     四、西医认为满月发汗易导致虚脱感染

     月子发汗往往是过度发汗,从西医角度来讲,产褥期的代谢特点是汗液本来就比平时分泌旺盛,这种现象称之为“褥汗”,需要适度多补充水分,而过度发汗更使得体内水分丢失太多,容易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失衡,血液系统发生变化,皮肤组织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并出现精神萎靡、无力、不爱吃饭等体液过度丢失的症状,使产妇乳汁分泌减少,不能很好喂养新生儿,更有甚者会发生虚脱。

    

     五、中医认为发汗产妇易造成气血两虚

     麻麻产后原本就百脉空虚,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如果强行发汗,津液损伤严重,很容易出现乳汁不足、身体无力等情况,还会消耗自身元气,出现心气不足,心慌没劲的感觉,增加脏器负担,使免疫力下降,结果不仅不能对身体有益,反而可能使体质更差,气血虚弱得更厉害,反而为产后病埋下隐患,所以不提倡麻麻们通过大量排汗的方式来调养身体。

    

     六、产褥期保健

     产褥期保健的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产生,促进产后机体生理功能恢复。

     1、饮食起居

     合理饮食,保持身体清洁,麻麻居室应清洁通风,注意休息,至少3周以后才能进行全部家务劳动。

    

     2、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康复锻炼

     产后尽早适当活动,经阴道自然分娩的麻麻,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后-侧切开或行剖腹产的麻麻,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待拆线后伤口不感疼痛时,也应做产后康复锻炼。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产后康复锻炼的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3、科学避孕

     若已恢复性生活,应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免。

    

     4、产后检查

     包括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两部分麻麻出院后,由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在出院后3日、产后14日和产后28日分别做3次产后访视。

     了解麻麻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内容包括:

     ①了解饮食、睡眠等一般状况;

     ②检查乳房,了解哺乳情况;

     ③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④观察会阴切口、剖宫产腹部切口;

     ⑤了解心理状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给予指导。

     七、专家推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赵树堂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