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何以被称为“中国的好莱坞,东方的百老汇” |贤骥清
2023/1/6 9:32:18 朝花时文

文 / 贤骥清
千百年间,中原文化北风南来,长江万里迤逦东会,勾栏戏台笙歌不歇。及至近代,西风东渐,海纳百川,“海上梨园甲于天下”。一时间,上海滩上演艺繁荣、剧场林立,有好事者称之为“中国的好莱坞,东方的百老汇”。
「灯彩辉煌 笙歌喤聒」
宋末元初,上海县城东关一带已有福建籍船运商人集资建造天妃宫,附设戏台。每有“海舶抵沪,例必斩牲演剧”,或逢三月廿三天妃娘娘诞辰,宫观内外“灯彩辉煌,笙歌喤聒”。
元至正年间,松江府发生了一件蹊跷事:有人半夜做梦被拘入城隍庙中,同行者四十余人。他次日梦醒,回顾梦境不祥,郁郁寡欢。于是,家人劝他去“勾栏观排戏”散心。可他担心血光之灾,决定闭门不出。当日开演不久,勾栏棚屋忽然发出吱吱嘎嘎似要倒塌的响声,观众闻风惊逃,稍后发觉无事,便陆续返回。不一会儿,戏棚轰然倒塌,四十二人殒命其中,伤残无数……
这一故事虽有“宿命论”的附会,却记录了古代剧场“瓦舍勾栏”的珍贵信息:勾栏是圆形颠木构造的棚屋,可容纳数百名观众。究其渊源,或是南宋临安瓦舍的蔓延。
明太祖建都南京,沪上各州府县城大兴城隍庙并附设戏台,构成了功能复合的公共演出空间。彼时,松江府与嘉定县文教兴盛、戏剧繁荣。洪武三年,嘉定县城隍庙戏台落成;永乐初年,上海县城隍庙扩增戏楼。每逢时令节日、迎神赛会,或“盛设仪卫百戏,日夜游街,或清唱演剧”。
万历年间,上海城郊再添两座戏台:一是青浦城隍庙戏台,陈云同志曾在此题字;二是松江东岳行宫戏台,亦称“飞尘台”。与之相邻,枫泾镇“上巳赛神活动最盛”,且“另架高台,聘邀梨园,歌舞达曙”。
乾隆二十八年,青浦朱家角城隍庙戏台落成,台上柱联“筑斯台悠也久也,观往事梦耶真耶”水墨传馨;嘉庆元年,闵行七宝城隍庙戏台落成,台口抱厦,八角飞檐,京昆笙歌余音绕梁。
此外,上海、崇明、川沙等县皆有天后宫,南汇、宝山、诸翟诸镇各有关帝庙,另如松江岳王庙、宝山彭王庙、奉贤牛郎庙和南汇火神庙、萧王庙、三王庙中,均附戏台。
康熙五十四年,上海商船会馆在老城厢县城东马家厂落成;嘉庆十九年,增建两层戏楼及两厢“看楼”。时人赞叹:“一城烟火半东南,粉壁红楼树色参。美酒羹肴常夜五,华灯歌舞最春三。”随后,泉漳、浙绍、宁波、徽宁会馆戏台相继落成。
这些戏楼耗资巨大、建筑精美,优于乡间庙台。凡有同乡联谊、同业议事或祭祀酬神、节庆典礼,“例必演剧设席”。其中遗存者,有清嘉庆八年增建之宁波会馆戏台,又称“四明公所”,现迁青浦大观园内。
嘉道以降,昆弋新腔江河东下,市民文化生活内向化,随之诞生了一批私家型、堂会性戏台、戏馆、戏厅:
一是家祠戏台,如道光年间青浦赵巷方家祠堂、奉贤庄行庄家祠堂、徐汇龙华黄道婆祠等附属戏台,计有演剧者五十余座;
二是私家戏馆,如道光二十年宝山罗店老戏馆和清末松江泗泾沈家戏馆,实即私营性家庭剧场;
三是宅邸戏厅,如光绪十四年潘允端豫园昆班戏厅,一时人称“雅丽”;随后,华亭顾正心、陈大廷“争尚苏州戏”,沪上昆班家演盛极一时。

《点石斋画报》之天后宫迎神赛会
「传统戏场 新式剧场」
近代以来,上海五方杂处、华洋共居,本土传统戏场与西方现代新式剧场交锋,出现了三类戏场。
第一类营业性戏园,当时的称谓不一,有“园”“馆”“轩”“楼”“戏园”“茶园”等种种名号。
同治六年,或因李鸿章剿捻成功、清廷统治危机解除,沪上社会政治稳定、文化向荣,满庭芳、丹桂轩、兰心戏院争相开张,兴起了第一波京式戏园的建设热潮。至光绪中叶,京式戏园达五十余座,更有“桂园观剧”名列“沪北十景”之首。
第二类附属性戏台,主要指寺庙宫祠、会馆公所、园林宅邸、府署厅堂中的附属戏台、戏楼、戏厅和酒楼、茶楼、书场的假座戏场。
祠堂戏台,近以李文忠公祠和黄道婆祠为佼佼。前者在徐家汇法华浜南洋公学附近,为纪念李鸿章而修,大殿对面设戏台,南洋、震旦、复旦公学借此“合演戏剧”。
同乡会馆,近以浙宁、镇江、江西、湖南、潮惠等为代表。现存三山会馆,本来两处:一为沪北三山会馆,位于云南路福州路口,现已不存。二为沪南三山会馆,位于南市半淞园路。1927年,周恩来、王若飞在此坐镇指挥上海市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张园,又名味莼园,本是无锡张鸿禄私园别业,“沪上园林,当时推为巨擘”。光绪十一年,辟作公共花园和游乐场,开设书场、舞厅、电气屋和“海天胜处”戏台,常演京昆、滩簧、魔术、电影和华人新剧。
光绪二十二年,李鸿章来沪“假泥城桥迤西张氏味莼园内之安垲第大洋房,肆宴设席……并召丹桂菊部演剧侑觞”。光绪三十二年,上海报界立宪祝典,在此邀请“海上名伶潘月樵、夏志皋等演《爱国青年》”。
宣统元年,犹太地产大亨哈同借此营造“爱俪园”,并仿中国传统厅堂样式建“天演界”戏台,京昆名伶票友对其情有独钟,昵称“海上大观园”。
第三类新式剧场,主要三种:一是专营性的戏剧电影演映场所;二是综合性的演艺娱乐场所,如音乐厅、音乐场、歌舞场、杂技场、魔术场、马戏场、拳击场等;三是假座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如礼堂、学堂、总会、青年会、俱乐部等。换言之,泛指近代海外舶来的西式新型演出场所。
兰心戏院,时称“兰佃姆”,初在圆明园路,同治六年开幕,是中国第一座木质构造西式剧场,四年后焚毁;第二代“兰心”迁至博物院路,“院内宏阔,层楼整饬,华丽奇巧……台后能随戏样照而成景”,是沪上首座砖石结构、布景天幕的标准镜框舞台。
至于沪上首家影院,则说法不一:一说幻仙戏院。1903年,有华人在泥城桥西“搭一席棚,外围铁皮,专演电光影戏”。一说虹口活动影戏院。1908年,西班牙人在乍浦路溜冰场以铅皮搭建,俗称“铁皮房子”。
跑马场,或称跑马厅,有三座:第一座于1848年落成,时称“花园”“公园”,位于大马路界路;第二座于1854年落成,又称“新公园”“新花园”,在浙江中路永安公司一带;第三座于1862年落成,即今上海人民广场,“周围十余里,围以栏干,填以砂土,细草芊绵,一望无际”。
海上风来,梨园花开。这些新式剧场,不仅为传统演剧和地方小戏提供了庇护之所,而且为新剧、文明戏创造了生存空间,丰富了上海演艺生态圈,推动了上海剧场革新。

《点石斋画报》之西式剧场
「上海繁华 甲于全国」
辛亥革命成功,“上海繁华,甲于全国,娱乐场所,到处都是”。
1908年,为了京剧革新和振兴华界市面,丹桂世家夏奎章门下三子及其弟子潘月樵联合爱国绅商筹建“新舞台”,时称“十六铺外滩新造样式特别改良戏院”。这是中国第一家新式京剧舞台,标志着上海进入现代剧场时代。
十里洋场,风云际会。这里是共和革命的阵地,又是红色文化的摇篮;这里是大众戏剧的故乡,又是左翼文化联盟的战场。
1911年11月4日,“新舞台”组织伶界商团敢死队攻打制造局。潘月樵身先士卒、立下首功,被委任为军政府调查部部长。其间,孙中山多次到“新舞台”开会、演讲等,还亲书“现身说法”“急公好义”匾额馈赠,并制“警世钟”幕帐一面予以褒奖勉励。
任天知是新剧的奠基人。他能编会演,组建进化团,开创“天知派”新剧,喜欢在演出中穿插议论、发表演说、宣传革命。1911年,在张园“东南光复纪念大会”上,进化团应邀演出《黄金赤血》《共和万岁》,宣扬革命精神与共和思想。
陆镜若是新剧的“苦行僧”。他是戏剧全才,曾与李叔同合作春柳社,又与王钟声创办文艺新剧场,后与欧阳予倩组织新剧同志会,还与张静江筹办春柳剧场……为了唤醒民众,他毅然辞去都督府秘书职,义无反顾投身职业演剧,不幸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20世纪20年代末,面向无产阶级大众的普罗戏剧运动萌芽,田汉是其间的先驱。1927年秋,田汉在排演《名优之死》时,因无钱租剧场,只好假借九亩地梨园公会大厅,请人通宵赶工搭建“帷幕舞台”。同年冬,上海艺术大学筹办“鱼龙会剧场”,田汉打通洋房客厅、利用饭厅门框搭起一座“窗洞舞台”。翌年春,田汉筹办南国艺术学院,将石库门厢房改成“室内舞台”……
夏衍是左翼“剧联”的干将。1930年春,上海艺术剧社在上海演艺馆(东方剧场)公演《西线无战事》,夏衍不仅担任舞台监督,亲自指挥推台换景,还凭借电工特长,设计制作灯光。
这一时期,左翼戏剧运动热火朝天。大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辞艰苦、四处巡演。1931年春,持志剧社、大夏剧社的同志们带着布景(布条软景)、服装、道具、灯光器材、化妆品,冒着风寒,踏着雪地,“向大夏大学进发”;1931年冬,金山率领蓝衣剧社前往沪北铁路职工子弟学校义演,工人师傅利用枕木在机房前搭了一座五尺高、两丈见方的“赤膊台”;上海女青年会开办女工夜校,定期组织纺织女工排演话剧,或借男、女青年会礼堂演出,或到露天广场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抗战期间,沪上戏剧人坚持爱国救亡,最终迎来胜利之光。1945年12月,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成立,田汉欣然提笔为校歌作词:“大地重光,江海浩荡!在东方巨港,艰难缔造了戏剧教育的巍峨殿堂!”
(刊于2023年01月03日解放日报思想周刊)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妙人儿时在左右|陈鹏举
一不小心,贺先生吓你一大跳|俞晓夫
【逝者】解放日报驻京办四合院里的那场聚会 ,滋味久长 | 李国文
轮椅二重奏|肖复兴
天上的星星|高明昌
玄奘这棵大树|卞毓方
【那时花】明镜|王蒙
在黎乡,人湿漉漉近了自然|胡竹峰
【周谈】岳美缇:俞振飞不骂学生,但要求我们“有‘书卷气’”
【周谈】茅善玉:被艺术钉住了脚
这座有山有水的沪上名园,如今只留下了一个地名 | 沈惠民
唐诗与名城:那时南京是金陵,扬州是广陵 | 孙琴安
再回首,上图1215室的“补天之手” |唐吉慧
夜雨何时听萧瑟|青青
夜访鲁迅故居,门前有些他文字里走出来的情景|陈富强
这是“朝花时文”第3252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hw038@jfdaily.com。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不接受摄影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朝花时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