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听力|何羽
2023/1/13 7:45:00 朝花时文

文 / 何羽
以前,母亲的听力特别好。
父亲告诉我,我满周岁那天,亲戚们来祝贺,酒席摆在一楼,我睡在二楼卧室的摇篮里。席间,大家敬酒、猜拳、谈笑风生,好不热闹。突然,母亲站了起来,说:“呀,孩子醒了,在哭哎!”顿时,席间一静,大家都仔细听,仔细辨,可实在听不到什么,于是都说母亲听错了,孩子没有醒,硬要拉她坐下来安心吃点东西。母亲拨开拉着她的手,径自冲上楼去,很快,她神气地抱着正咿咿呀呀学说话的我回到座位上,亲戚们这才服帖了。
母亲是乡镇卫生院的妇产科医生。她喜欢孩子。那些小婴儿,一个个肉嘟嘟、粉嫩嫩,手摇着,脚踢着,活泼泼地来到人世间,第一眼看到的笑脸不是亲娘的,第一个温柔抱起他的不是亲爹,而是我的母亲——医生。母亲拍一下婴儿的小屁股,婴儿就“哇啦哇啦”哭开了,有的声音高、响亮,有的细声细气,透着秀气,在母亲听来,都是不同风格的美妙音乐。

母亲看看婴儿两腿之间,再包好襁褓,递到产妇身边,说:“恭喜啊,是男孩(女孩)!”多数时候,产妇会捋一捋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头发,抱住亲骨肉,脸贴脸,用虚弱又惊喜的声音回应道:“阮医生,您可真准,几个月前您就听出来了!”怎么回事呢?那时候,还没有B超、胎心监护仪之类的仪器,监听胎儿的心跳,全凭医生使用一柄竹制的听筒——长度不到一尺,底部开口像喇叭花——紧贴孕妇腹部,找到心跳声,判断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母亲有个本事,她能从不同胎心音中分辨胎儿的性别,那种感觉细如针尖,快如闪电。这靠的是母亲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且在实践中印证,大致不差。
不过,后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母亲再也不对外说出这秘密了,她屡屡以自己年龄渐长听力下降为由推掉孕妇的请求。而实际上,她一直悄悄进行着这项有趣的实验,乐此不疲。偶有听错、误判的几例,反倒是自己亲近的亲友。问及原因,母亲笑了,“听别人的,心里没杂念。听亲眷、熟人的,有感情,也知道她们想生男孩或想生女孩,想多了,心就乱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印象中,只有一次母亲的听力出了问题。
那年冬天,弟弟与一个姑娘交往。那姑娘的父母是表兄妹,我的父母顾忌遗传问题,不同意。有一天午餐时,又谈及这个话题。父亲的口气斩钉截铁,弟弟也是寸步不让。父亲恼怒发急,手一挥,让弟弟“滚”。弟弟掏出家里的钥匙掷在饭桌上,头也不回就走了,好几天没有音讯。母亲问遍亲友,都说没见着。

那几天,母亲闷闷的,饭吃得少,话也说得少,我经常看见她站在窗口,望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发呆。直到一天深夜,我在睡梦中听到隔壁房间传来母亲的惊呼:“磊(弟弟的名字)在敲门!”母亲开灯下地,我跟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敞开大门,一阵寒气猛扑过来,我打了个喷嚏。门外空荡荡的,没有人。我扯扯母亲,让她赶紧回房,没穿外套呢。她不肯,双手扶着门框,颤抖地探出身,朝两边张望。我硬拽着她回房间,她还喃喃自语着:“咦,我明明听见了敲门声!会不会他不好意思,又躲起来了?”
等弟弟后来回家后,我再三问他那个晚上到底有没有来敲门。弟弟郑重地摇了摇头。
那是母亲的听力出问题了?我就陪母亲到医院检查。五官科医生检查下来,没发现母亲有什么毛病,让我们看心理科。心理科医生问了问症状及具体情境,哈哈笑了,对母亲说:“你那几天是惦记着儿子,没睡好,想出幻觉来了!”医生还解释道:“听力好坏虽是生理现象,但也有心理原因。”
一晃,母亲快80岁了。最近,父亲说,母亲的听力大不如前,想对她说点什么,声音得提高到像吵架的程度。

我不相信。我远嫁到上海20多年,平时常与母亲电话联系。通话时,我都是轻轻说的。我从来没有发觉母亲听不清或听错了我的话。我赶紧向母亲求证,母亲却承认了:“是真的。在屋外、街边、嘈杂的地方,我听不清楚。唉!到底是人老了,就这样了。”
我一时愣住,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安慰母亲。
握不到母亲的双手,我紧紧握住了话筒。抚摸着柔软的电话线,恍惚间像摸到了联系我和母亲的“脐带”……而我又能反哺给母亲什么呢?我为自己的无能而失语,久久沉默着。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惊慌急切的喊声,“喂,喂,你在说什么?我听不见。”“妈,你别怕,我刚才什么都没说。”“噢……”母亲长长舒了一口气,又说:“我眼睛还好的,这两天正给你织毛衣呢!”
图片来自新华社
(刊于2023年01月12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愚园路1015号老宅,走过一个又一个文艺身影|曹可凡
【周谈】葛兆光:我就是一个教书的人
怀念韩敏:韩老师待人接物,犹如清凉世界轻柔芬芳的“花雨”|茆帆
走不出的嘉定老城 | 张旻
《月光不是光》是父亲活出来的|陈仓
在瓦尔登湖照见自己的模样|韩浩月
不必去打扰那里的一草一木 | 沈嘉禄
【周谈】奚美娟:职业为何
吟啸且徐行|王春鸣
两封书信,一般遗憾|简平
冬日暖暖,老上海的公共浴室 l 沈思睿
南京西路上的李惠堂和徐根宝 l 邱力立
这是“朝花时文”第3259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hw038@jfdaily.com。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不接受摄影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朝花时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