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之后,AI的艺术宣示|王介南
2023/3/25 9:00:00 朝花时文

文 / 王介南
AI绘画话题刚过去几个月,ChatGPT又火爆登场了,它能写唯美的散文、创作莎士比亚风格的诗,也令艺术策展人感到压力。有人测试过ChatGPT的艺术策展能力,不到一分钟,它就罗列了世界上最抢手的艺术品、古董家具、善本和手稿,并介绍了收藏这些门类物品的风险。似乎,一个全部由AI创作的展览马上就会进入现实。
最早的微型AI艺术策展尝试来自德国艺术家马里奥·金尔曼,他收集了17至19世纪数千幅肖像的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生成算法,算法可以生成无限多的共享审美特征的新肖像,并在两个屏幕上实时显示一张女性肖像和一张男性肖像。而2022年布加勒斯特双年展的策展人,就是一个名叫“贾维斯”的人工智能程序,贾维斯利用新型GAN(生成对抗网络)算法,从艺术学院、画廊或艺术中心的数据库中挑选符合选定主题的作品参加展览。

《路人的回忆》
目前的AI艺术策展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方面表现出色,虽然无法代替策展人的创意和人际交往能力,但AI介入策展已然不可避免。法国当代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提出,技术是“药”,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带来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让人类个体的知识不断退化。如果AI是“好药”,那么大量烦琐而复杂的工作将被取代,策展团队可以从比较机械性、不具原创性的工作中脱身;如果AI是“坏药”,则或许会造成策展行业的工业化和品位下滑。假如AI艺术策展大规模普及,那么可能会在艺术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使得艺术展丧失瓦尔特·本雅明所强调的“艺术作品的‘灵韵’”。

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曾写道:“赋予艺术以力量的部分原因,是人类见证天赋发挥作用的过程,人们喜欢并颂扬这种才能,因为从根本上说,它代表了人类成就的典范——天赋与工作的结合。”从文艺复兴开始,人文学科与艺术隐含的主题都离不开“对于人类本身的崇拜”,我们热爱艺术、在走进美术馆时会产生一种心动的眩晕感,这都是因为我们在艺术中感觉到崇高、伟大与升华。而我们对于AI创意产业说不清的兴奋、害怕或抵触,都因为对由“人类崇拜”变为“算法崇拜”的各种不确定。而AI无论是在文本、艺术或其他各个方面的进展,似乎都在隐隐宣示,一个旧的时代即将过去,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及网络?
(刊于2023年3月23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山窗边似水流年|陈鹏举
飞鸟到我窗前唱歌|肖复兴
【最后来稿首发】请用一场雪款待我|汤世杰
《红楼梦》群芳夜宴,炫的不是“崭新”而是“半旧” l 周岭
父亲拿得出手的本领,在潮水里|高明昌
不正是浓浓人间烟火味吗|卞毓方
宋庆龄陵园长眠着一位外国女子|郑宪
碗底那片浅紫色的云|沈嘉禄
大雁南归,我回到父亲的村庄 l 周吉敏
【周谈】大师背影|施蛰存远行廿载:未曾隐退的海派文化代表人物
从陆士谔、吴趼人到王安忆、金宇澄,上海故事里的文学现代性 l 狄霞晨
这是“朝花时文”第3327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hw038jfdaily.com。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不接受摄影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朝花时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