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响了肝癌的晚期复发?
2023/4/4 17:30:00 国际肝胆资讯

通常,原发性肝癌复发又被称为晚期复发,定义为原发性肿瘤治疗后2年复发。晚期复发通常与新生肿瘤发展有关,且不依赖于先前肿瘤的特征。约90%的晚期复发仅局限于肝内,因此,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基础肝病有关。
患者的特征
肝硬化
在与患者基础特征相关的晚期复发预测因素中,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是患者有无肝硬化,这是诱发肝癌的关键因素。肝硬化的存在使晚期HCC复发的风险增加3到4倍。肝硬化由于慢性炎症状态诱导肝细胞更新加速,促进了基因畸变和细胞转化的积累。因此,高基因错误率和随后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有利于HCC的发展。然而,在既往无HCC病史的患者中,接受肝细胞癌根治性治疗的肝硬化患者晚期复发率显著高于新发发病率。这意味着,肝硬化的存在并不是引起晚期复发患者癌症风险的唯一因素。
肝硬度(LSM)在HCC发生风险中的预测作用在文献中有明确记录。由于新发癌症和晚期复发表现出相似的发病机制,似乎有理由相信LSM也可能是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在这方面,Jung[1]等人已经强调了通过LSM≥13.5 kPa评估肝硬化的存在与整体复发风险的增加有关。最近,Marasco等人[2]证实LSM与晚期HCC复发风险增加有关。
患者的特征
年龄和性别
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也有助于晚期复发风险分层。老年和男性患者在治愈性治疗后出现晚期HCC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晚期复发率的性别差异可以解释为雌激素对HCC发展的潜在保护作用,导致男性的晚期复发率比女性高3倍以上。
患者的特征
HBV感染
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病毒复制的存在增加了晚期复发的风险。肝移植术前HBV-DNA水平较高的HCC患者与低病毒载量患者相比,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RFS较低。高病毒血症患者的特点是Ishak炎症和纤维化评分较高,更容易引发肝癌。高病毒载量诱导的肝脏炎症活性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和再生,增加基因错误和肿瘤转化的几率。
术前病毒载量高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开始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早期和晚期HCC复发率。然而,在术前病毒载量低的患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对晚期复发率的影响。尽管在获得病毒学应答方面疗效相当,但最近的证据表明,与ETV治疗相比,TDF治疗可显著降低HCC的发生风险和复发风险。研究发现,TDF治疗的HCC手术切除后5年的复发率为33.6%,ETV治疗的为44.5%[3]。与ETV不同,TDF诱导血清合成高水平的IFN-λ3 ,而IFN-λ3已被证明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因此,由TDF诱导的IFN-λ3的抗肿瘤作用将增加破坏病毒复制和关闭坏死炎症活性的能力。
患者的特征
HCV感染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BsAg水平对HCC晚期复发率的预测作用。在肝移植患者中,术前HBsAg水平> 200 IU/mL是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发现[4],当HBsAg水平≥1000 IU/mL时,HCC复发的风险显著增加(HBsAg≥1000 IU/mL组的5年RFS率为46.1%,而HBsAg < 1000 IU/mL组为34.1%)。
治疗因素
大量证据表明微波射频消融(RFA)相较肝移植治疗增加了早期和晚期复发的风险。此外,肝移植患者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RFA患者。LR组和RFA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 vs 66%,5年RFS率分别为48% vs 18%。但考虑到接受射频消融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大,有更多的合并症,肝功能程度比肝移植患者更差。因此,接受射频消融的患者与接受切除术的患者相比,晚期复发的风险更高,可能取决于更严重的潜在肝脏疾病。
肿瘤的特征
肿瘤负担(大小、数量)相关的因素同样决定了晚期和早期复发风险的增加。最近,Xu等人[5]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中证实,肿瘤多发、尺寸大于5cm、存在卫星结节或血管侵犯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性HCC可使晚期复发的风险增加3倍以上。
Cheng等[6]也发现肝切除术前AFP水平> 400 ug/L与晚期复发风险相关。考虑到早期和晚期复发的两分法,这些因素应该与隐匿性肝内播散的可能性增加有关,而不是与新生肝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数据表明,早期和晚期复发的二分法可能不那么明确,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可能重叠。因此,仅凭时间的判断标准并不能确定HCC的发病机制和复发的侵袭性。
总结
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却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尽早识别早期和晚期肝细胞癌复发的预测因素可以优化治疗策略(LT、LR、热消融)和监测。高危患者应转诊至复发率最低的治疗(例如LT)或联合治疗,以及加强术后监测。此外,联合治疗或使用辅助或新辅助治疗方案可以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总生存率。
下拉查看
参考文献:
1. Jung KS, Kim SU, Choi GH, Park JY, Park YN, Kim DY, Ahn SH, Chon CY, Kim KS, Choi EH, Choi JS, Han KH. Prediction of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FibroScan?) Ann Surg Oncol. 2012;19:4278–4286.
2. Marasco G, Colecchia A, Colli A, Ravaioli F, Casazza G, Bacchi Reggiani ML, Cucchetti A, Cescon M, Festi D. Role of liver and spleen stiffness in predicting the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esection. J Hepatol. 2019;70:440–448.
3. Choi J, Jo C, Lim YS. Tenofovir Versus Entecavir on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Hepatology. 2021;73:661–673.
4. Lee IC, Lei HJ, Chau GY, Yeh YC, Wu CJ, Su CW, Huo TI, Chao Y, Lin HC, Hou MC, Huang YH. Predictors of long-term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after resection of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role of HBsAg. Am J Cancer Res. 2021;11:3711–3725.
5. Xu XF, Xing H, Han J, Li ZL, Lau WY, Zhou YH, Gu WM, Wang H, Chen TH, Zeng YY, Li C, Wu MC, Shen F, Yang T. Risk Factors,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Late Recurrence After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tudy From China. JAMA Surg. 2019;154:209–217.
6. Portolani N, Coniglio A, Ghidoni S, Giovanelli M, Benetti A, Tiberio GA, Giulini SM. 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fter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Ann Surg. 2006;243:229–235.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患者及家属请联系vx:zhaoyaobaodian01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临床实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国际肝胆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