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美印秀亲密,中国应该紧张吗?
2015/1/30 瞭望智库

    

     瞭望智库导读

     奥巴马与莫迪似至交好友在印度共和国日庆典“秀亲密”,达成了多方面的合作意向,是否可以解读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又一动作?奥巴马成为第一位任期内两度访印的总统,又隐藏何种玄机?中国应该为周边安全担忧吗?瞭望智库结合海外智库与媒体研究为读者解答。

     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员︱居妍、研究员实习助理︱刘润阳

     1月26日,在新德里的雾霾和细雨的陪伴下,美国总统奥巴马携夫人参加了被中国网友形容为“开挂”的印度共和国日阅兵。在电视转播画面中,奥巴马一边欣赏印度军人戏剧化的阅兵展示,一边嚼着口香糖与莫迪低声交谈。

     尽管多数言论认为奥巴马在严肃场合嚼口香糖的行为“不妥”,这种两国领导人轻松随意的交往方式还是令印度媒体颇为受用——《印度时报》将奥巴马边嚼口香糖边听莫迪讲解的一幕归入共和国日十大亮点中,认为这体现了美印两国领导人的关系已达到了“可以不拘小节”的境界。

     正如《印度时报》分析,奥巴马此次印度之行释放出的信号显现了美国对于美印双边关系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印度首次邀请美国国家元首参加共和国日庆典。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法国前总统萨科齐、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等,都曾受邀参加过庆典。奥巴马接受了橄榄枝,成为第一位任内两度访印的美国总统。事实上,在美印外交关系史中,只有六位美国总统访问过印度:艾森豪威尔(1959),尼克松(1969), 卡特(1978), 克林顿(2000), 布什 (2006) 和奥巴马(2010,2015)。奥巴马两度访印的意义不言自明。

     那么问题来了,奥巴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再访印度?美印关系紧密,中国应该紧张吗?

     夺回民主党支持率,“重返亚洲”的必须之举?

     我们知道,11月中期选举共和党的胜出,奥巴马彻底沦为“跛脚总统”,其后续的两年任期的主要目标在于努力为民主党人夺回失去的选票。因此,对内,奥巴马提出移民改革新政、“中产阶级经济学”;对外,重申“重返亚洲”、重启美古邦交正常化,都是围绕该诉求而展开。

     移民改革新政让奥巴马的支持率攀升至2013年以来的新高;美古谈判使他获得赞誉;鼓励了奥巴马再度“重返亚洲”。

     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包括了军事、政治和经济三个层面。军事上,要求美国增强与亚太各国的军事关系并增加军事存在;政治上,要求美国增加高层出访亚洲的频率,强化和创设参与亚太地区的多边框架;经济上,要求通过“政治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实践其在亚太地区的多边框架指导原则。

     但是,作为美国重返亚洲的重要经济支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与中国主导的FTAAP相形见绌,遭到评论家们的质疑,失去了支点,美国要怎么返回亚洲?在这样的情况下,重返亚洲,军事合作、与区域大国的伙伴关系就成了切入点。

     据报道,1月25日,奥巴马此访与莫迪见面的第一天,双方当即续写了为期十年的防卫合作计划,包括增加两国陆军和海军的联合军演及联合开发防务技术。该计划极有可能成为今后美印战略关系的基础性文件。

     此外,两国还宣布在落实2008年签署的《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协议》上“取得突破”。两国官方表态“协议已达成”,意味着美国通用电气、西屋电气等可以在印度开建核电站,符合美国提振经济的“重返亚洲”经济考量。

     为什么是印度?

     据华尔街日报1月20日报道,继去年12月高盛预计印度经济增速将在2016年超过中国后,世界银行也称印度经济增速将在2016-2017年赶超中国;而IMF则直接预测,印度明年的增速预期为6.5%,中国为6.3%。庞大的人口规模、广阔的疆土、蓬勃发展的经济,又一个重新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呼之欲出。

     诚然,美国看待印度的崛起,必然考虑到其在区域内抗衡中国的作用。美国国务院亚太助理国务卿罗素曾表示,美国欢迎印度在亚洲的崛起,并已将印度视为“区域守护者”。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数据统计,2013年美国向印度出口了19亿美元的军火,其出口总量已达百亿美元,取代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的军火供应国。

     美印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渐趋加深,无怪乎西方媒体称此次会晤是对中俄的炫耀。如《金融时报》所说,通过加强和印度的关系,美国得以制衡中俄;通过结交印度,美国也可加强其在亚洲地区的联盟。

     中国应该紧张吗?

     美印续签防卫合作计划,加强在印度洋和南亚的防务合作。而斯里兰卡大选,新政府上台后表示印度才是斯里兰卡外交政策中“第一位和主要关注”的国家,同时宣布重估中国在科伦坡港口的援建项目。以至于西方和印度欢呼斯里兰卡重回其怀抱;更有媒体立即断言,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将因此而破产,中国的复兴计划将因此而断魂。南亚形势如此,中国应该紧张吗?也许没这个必要。

     首先,印度作为一个拥核的地区大国,其外交政策有自身的战略考量和诉求。莫迪似乎不愿意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他的重点是“向东走”,即把印度影响力扩大到太平洋以东。

     压制中国并非莫迪的首要考量。即便是去年将目光投向南海,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称南海是对捍卫海上安全和确保航行自由具有重大意义的地区。此举关注的重点只是南海丰富的能源资源,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南海的区域合作满足印度的能源需求。

     可以说,配合美国的亚洲战略,符合印度自身利益。莫迪或许也想通过强化与美关系告诉中国:不要看轻印度在区域内外所能扮演的角色。

     其次,斯里兰卡新政府对印度的政策倾斜非但不会威胁中国周边安全,相反,该国总统换届可能会帮助中国加强在印度洋的存在。

     作为一个地处战略节点的海岛国家,斯里兰卡结束内战并顺利走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这种形势下,其理想的外交战略应该是充分利用自身重要的战略地位,平衡地游走于大国之间,从而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斯里兰卡使得中国在印度洋关键航道拥有立足点,并且得以进入被印度视为势力范围的地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构想也使这个饱受内战摧残的国家拥有了经济发展的机遇。这种双赢的合作关系符合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国家利益。

     第三,中美在亚洲有着共同的利益,两国合作才能使国家利益得到最大化。正如兰德公司在《美国的西太平洋战略》报告中所说,美国的太平洋战略不应停留在武器装备的革新和对潜在对手的海上封锁上,同时也要寻求与崛起的海上力量——中国的合作。中美作为太平洋地区强大的军事力量,阻止西太平洋、印度洋可能发生的区域冲突与战争既符合中美双方的战略利益,也是两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在亚洲的博弈中,各国力量既相互对抗,又相互依存。对于美印同盟围堵中国的观点,我们不能轻信,也不能毫不在意。为今之计,只有求同存异,在冲突中寻求合作的机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