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离开生我养我的东北|东北年轻人自述
2015/7/25 瞭望智库

    

     瞭望智库导读

     编者注: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到吉林省调研考察。而在3个月之前,李克强总理也赴东北吉林调研考察。一时间,东北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与中央高层频繁调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媒体将视角放在了东北人口加速减少上。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东北地区很多工厂周边的饭馆不断关张,医院产科护士也愈发清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东北三省超低的出生率。由于东北三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较高,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近些年的出生率一直较低。到了这一代,年轻人受到观念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即使鼓励生育,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多生。

     比超低出生率更触目惊心的,是年轻人口的外流。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180万。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人口净流入地区到现在的人口大量流失,东北这个曾经辉煌的地区为什么就留不住人了?

     我为什么要离开东北:想回去,但却不能留下

     |高妹

     我生长在一个典型的东北工人家庭里,父亲在城郊的发电厂工作。我的爷爷是电厂第一批工人,我的父辈们在这里长大,他们都住在电厂附近的大院里,一起上电厂的子弟学校,毕业之后接替他们的父亲在工厂上班,这也是他们的父辈对于他们的最高期许了。

     到了我们这一辈,童年也是在大院里度过的,但是却再也不能沿着原来的轨迹走下去。甚至我的同学在高考志愿填了“电力学院”的时候,无数家长一脸诧异地问他妈妈:“你还想让儿子回来?”

     言下之意是,真的要儿子回来当“工人”吗?因为回家,意味着没有别的选择。发电厂、中石化和煤矿区,直至今日仍然支撑着这个东北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他们太了解一个做“工人”意味着什么,劳累、恶劣的工作环境、不畅通的上升通道,将和他们一样一辈子被埋葬在那个郊区的大院里。

     而东北是计划生育执行得最彻底的地方,父母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东西捧到他们的孩子面前,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环境。如果有能力,为什么不让孩子出国呢?如果孩子有能力,何必强迫他回来呢?除了稳定之外,他们想不出什么理由让孩子回家,重复和自己一样的生活。

     然而更严重的问题来了,国企真的还稳定吗?几年前中国石化的“买断潮”还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企业要减员增效,就意味着他们离开供职二十年的企业,领六万块钱回家,不过是几天的事情。从此你和这个企业,和“铁饭碗”再没有什么关系。你看,“铁饭碗”就是如此易碎。

     父亲工作的发电厂从最初的中央直属企业到后来几经易手,现在我已经说不清到底归属谁管。但是我知道的是,从2014年开始,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规定和罚款让这个老电厂举步维艰,越发电就越是赔钱,然而却始终没有资金注入更新设备。他们等待着,只可能有两个选择,一切彻底结束或者一切重新开始。

     有经验的人在一批批地离开,成为各地新建电厂的重要力量。新人进来却寥寥无几,父亲已经年近五十,仍然要在一线一身水一身泥地工作。他的新徒弟是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小伙子,简单明了地告诉我父亲他什么都不想学。一个月只拿两千块的工资,挣的还不如和女朋友做代购多,到这里来只是为了有地方交五险一金。“真的没有年轻人愿意来”,父亲告诉我,“当然了,你也不愿意。”

     我毕业的时候,不是没考虑过回家。但是我只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回去能干什么?一个学新闻的人,面对的是省级电视台和报纸都已经超过五年没有对外招聘过了,地级媒体能看到的招聘都是报纸投递员。至于非常规招聘,大概想想也就只能洗洗睡了。我从来都告诉别人,我不是不想回家,只是我真的有选择吗?

     我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一个送我去火车站的司机曾经说,你们这些学生放假一走,整座城都空了。但是在那座东北的小城里,放假的时候,整座城市像是被重新输血过一样精神饱满,从北京开往东北的火车好像再开多少趟都不够。而年轻人们一走,这个城市就再度灰败起来。母亲前两天打电话告诉我,商场在一个接着一个关门,“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去逛啊。”她告诉我,而那家我很喜欢的餐厅也关门了,或许就像母亲说的一样,因为那是年轻人才喜欢的。

     从到南方上大学到在北京工作,我仍然觉得东北是最宜居的地方。可以理所当然地踏着缓慢的生活节奏,可以肆无忌惮地操着大嗓门,这个地方好像随时欢迎你回去,无论你待多久。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休息够了,早晚还是要上路。我为什么要离开东北,或许是因为我想回去,但是却不能留下。

     我为什么要离开东北:不想自我消耗和自我贬值

     |常答应

     昨天接到个任务,让我写篇“我为什么离开东北”,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虽然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是东北在我脑子里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现在只是每年回去探亲两次的所观所感。

     我出生在吉林省最西边的一个小镇,紧邻内蒙古。儿时,家门口马路两旁一排排茂密的杨树,村民农闲时节在树下消暑纳凉、闲聊。穿过树林和农田,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到处可见牛马羊及各种飞禽。冬天,整个世界是白色的,跟狼图腾的画面相似,很美,很自然,民风很纯朴,这是儿时的记忆。

     而如今,20年过去了,个别村民住上了瓦房,村里有了唯一一栋二层楼房(医院),个别村民开上了轿车(奇瑞),但是环村的树林带被政府卖掉、草原变盐碱地,每到秋冬春三季,一片荒凉,经常遭遇沙尘暴侵袭!飞禽走兽已被灭光、牛马羊也变得罕见!大自然被彻底破坏,换来的是所谓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发展速度真是慢的惊人!

     每一次回家,要坐飞机转火车再转大巴车,曲折又艰辛,20几年,一直没有从长春直达老家的车。

     当沿途的美景已不在,我只能欣赏马路和村民了,那条通往老家的公路,今年修,明年烂,这质量真是让人惊叹!

     硬件烂还可以拯救,民风乱了,才是真没救了。近些年,全村都染上了赌博这个恶习,农闲时节高薪雇工干活,根本没人搭理,全部都在赌,无论男女老少,更有甚者把家当全部赔光还欠着一屁股债。

     村子里,唯一的文化娱乐渠道就是电视,而近些年,都市影片尺度之大,也间接刺激了这些农民,他们内心开始蠢蠢欲动,50岁老汉与30岁小媳妇私奔、他老婆跟她老公乱搞......这些污秽的事件经常发生,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我每次回家听见频率最高的八卦。

     其实,这一切背后的画面是这样的,全村文化水平很低,包括村干部,他们只能开发消耗自然资源来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领导干部们,根本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市里分给村里的财政补贴及政策利好,基本上已被村干部瓜分,所剩无几,最让人发指的是,连80几岁孤寡老人的低保也剥削;村干部整天享乐,根本顾不上搭建村里的文化交流平台,所以,当领导干部们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村民闲来无事只能偷尝尝“禁果”!这,只是吉林省的一个缩影。

     在这样逐渐破败的村里生活,不是长久之计,我曾考虑过,在一线城市打拼几年,攒些积蓄,把爸妈从老家接走,我们在长春安家,但是走出来以后,真的回不去了。

     我在长春读的大学,计算机类专业,2009年毕业时,很迷茫,长春根本没有就业机会,被迫变成北漂。因一直在北京、上海的大企业工作,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2012年,长春某企业请我回去,给我税后月薪8k,供吃供住,当时这待遇比我在一线时还优厚,我在坐上飞机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心动了,但下飞机时,我想通了,决定放弃,因为走过太多城市,有所对比后,发现长春是我见过最落后的一个省会,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只能是自我消耗,会逐渐贬值。

     东北,经济发展落后、就业环境差、政府不作为、基础配套设施差、公务服务差、全民安逸、思想意识相对落后......不回东北,能说出N个理由!

     我为什么要离开东北:根子不是人口减少 是留不住人才

     文 | 王本刚

     2005年4月1日,愚人节。在大学毕业9个月后,我坐上了南下的火车,用了20多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了北京。几件衣服,1000元钱,开启了我的北漂之旅。转眼间,摸爬滚打,辛酸苦辣,已是10年。3000多天的时间里,有过迷茫,有过沮丧;想过换个行业,想过换个环境,但唯独没想过回去。

     大学毕业后的9个月时间里,我一边准备司法考试,一边寻找工作。谈何容易!耗时两个月之久,才依靠邻居家里的关系在一家律师事务所谋了个律师助理的职位。工作有了,但待遇上却难以启齿。做律师的没有基本工资,全靠代理案件收取代理费。一个刚出茅庐的律师助理,哪有案子可接?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东北,社会法律意识淡薄,非刑事法律案件,一般都通过私下的渠道进行解决。因此,半年的时间,只帮助亲戚朋友代理了两个案件,总共才350元的代理费,生活完全依靠啃老。

     父亲早在90年代便成为了下岗大军中的一员,靠打工赚每月不足千元的工资;母亲的退休金当时也只有500多元,家庭条件已经不允许我再坚持自己的梦想。于是毅然选择了南下北京。

     虽然到了北京之后没有从事法律工作,不过到京的第3天,我便找到了一份编辑的工作。这正是我所喜欢且擅长的。在京的10年,做过编辑,也做过记者,但终未脱离文字工作这条路。如果要我在东北,又能做什么?出版社、报社的工作,都需要门路才能进去,而其他留给文科生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这是因历史的沉疴所致。

     东北,尤其是我的故乡黑龙江。由于资源丰富,又毗邻苏联,因此在建国之初便被规划为重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北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经济上完全倚重于这些重工业企业,所以形成了一厂为一城的独特的城市建设现象。一家几代人,通过接班的方式,都在同一个工厂工作;平时的日常生活,医疗、娱乐、购物、就学也都在以工厂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圈子里。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工厂,承担的不仅仅是生产的作用,更承担了一个城市所应具备的功能。厂办的医院、学校、商店、电影院,以及分配的房子,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这种状况也就造成了人们不思进取的心态。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下的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已经是明日黄花。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过问,国家也不再负担其盈亏。于是,在转制的浪潮中,大批工人失业下岗,社会经济一落千丈。直到今天,阵痛仍远未停止。因为长期生活工作在那种环境下的人们思维已经形成了定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显得无所适从,也缺少在市场中闯荡所必需的能力。而且,在东北这个环境中,那些重工业、军事工业还不能轻易地转化为轻工业和民用工业,毕竟在国防事业中,这些企业还是在某些特殊时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就导致了经济主体无法变更又无法发展的现象。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城市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第三产业。东北的第三产业当然也存在,但由于重工业的掣肘,使人们的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从而陷入了一个很难破解开的死循环。

     近日媒体把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归咎于人口数量的减少,其实不是这回事。东北地区人口出生率下降是事实,但不是对经济发展造成桎梏的因素。现在的经济应当是知识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人口数量虽然下降,但总体素质上升仍然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问题的关键在于东北人才的流失,不是这片沃土上没有人才,而是没有人才发展的空间。我虽然称不上人才,但就我这样依靠笔杆子吃饭的人,依然在东北找不到能够生存下去的理由。

     经济的落后,导致了没有人才的发展空间,致使人才出走,又导致了经济无法发展。东北的经济就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什么时候能够打破这个怪圈,什么时候才是东北的人才、甚至是外地的人才驻足黑土地,让这片沃土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时间。

     犹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在一篇作文中信誓旦旦地写到长大后要为家乡贡献力量。但真的到我长大之后,确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不是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而是家乡没有给我们一个为她做贡献的平台。

     (本文综合自凤凰财经,以上摘编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想和库叔喝两口,聊几句,加深感情,一起学习。

     请添加库叔私人专属账号(lwkushu)。

     库叔会不定期组织线上论坛,在微信群共听名家解时事,判经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