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如何构思在海上打赢中国的?
2015/9/9 瞭望智库

    

     瞭望智库导读

     美国宣布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西太平洋冲突可能的焦点之一,就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目前两国的海上执法力量在海军的支持下在钓鱼岛海域展开了常态化的对峙。本文是一个日本籍军事学者,以日本如果赢得对华竞争为目标提出的一种思路和方案。文章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海空军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超越日本的趋势,日本要在可能的冲突中赢得优势地位,可充分利用自身地理环境的优势,即日本岛链位于中国进入太平洋通道上,依靠陆基反舰导弹、导弹快艇等武器装备,实施日本式的“反介入”战略,提升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打击美日基地的成本,谋求美日联盟整体优势。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切实的军事思考,值得了解。文章编译如下:

     文︱日本籍军事学者吉原俊井

     编译︱陈传明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军事力量,试图在整个亚洲海域拒止美军和盟军的作战行动。五角大楼的术语称其为“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中国的战略家将其称为“反干预(counterintervention)”。北京的做法,目的是确保在中国投入重大地区冲突(例如台湾海峡作战)时可以阻止美国及其盟国的介入。

     中国不断增长的排斥第三方介入的能力,给日本及日美同盟带来了双重挑战。战时,中国的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将打击盟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域、空域和基地,包括日本列岛在内。平时,这些力量会为中国的准军事海上执法船“撑腰”,在东海和南海海域向地区主权声索国和竞争对手持续施加压力。

     因此,日本发现自己正面临中国强大的军事压力,这不仅体现在钓鱼岛争端的潜在冲突上,还体现在中国常规威慑失败时会破坏日本进入全球公域通道的能力上。鉴于美国对日本和该地区所做的安全承诺,应对中国的双重军事挑战,是日美同盟优先性很高的事务,也是日本的一大忧虑。日本与美国的伙伴关系是对抗北京反介入作战能力的关键。

     本文从日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遏制中国、保护盟军并维护东亚和平的战略选项。该战略发挥日本的特长,利用中国的弱点,削弱中国的反介入计划中最危险的部分。日本与美国军队联合行动采取的具体措施,将使中国的军事行动面临更大的风险,使其不太可能在战场上快速成功,从而强化美日同盟的威慑力。

     一、中国针对日本

     中国的海上力量,无论是军事还是准军事部分,无论是质量还是规模都有很大的提升。虽然日本在技术和人力素质方面一直有优势,但这无法抵消中国的数量优势。其结果是,不断扩大的能力缺口,将对日本捍卫其东海海上主张的能力带来负面的影响。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的专业化水平很高,但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空域施加的压力,已经使日本非常紧张,希望就此争端寻求一种近期适当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是北京发展海洋强国的核心,足以说明中国在这条道路上要走多远。2000年到2010年,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攻击潜艇数量增长超过6倍,从5艘增加到31艘。中国海军的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已经服役(从乌克兰采购的原苏联“瓦良格”号)。

     中国海军装备有4艘从俄罗斯采购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同时有至少10艘新一代的国产驱逐舰、护卫舰、轻型护卫舰和攻击快艇。这些先进国产战舰包括:052D型“旅洋-III”级导弹驱逐舰;054A型“江凯-II”级导弹护卫舰、056型“江岛”级轻型护卫舰和022型“侯北”级攻击快艇。这些舰艇都已批量建造,使舰队实力大增。值得注意的是,052D型导弹驱逐舰据说可以说日本最顶级的“金刚”级和“爱宕”导弹驱逐舰媲美。

     中国开始引进并建造现代化的战舰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无论以任何标准来说,这都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此外,海军力量的投入本质上是长期性的。高端战舰,如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服役寿命将达到至30年。

     建造于2015年的战舰理论上可以一直服役到本世纪中叶。只要中国海军能够很好地维护其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化高端战舰,做好定期维修和保养,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就可以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保持强大的海上力量存在。

     随着中国快速现代化的海军不断扩大影响力,中国海军舰队驶过日本控制的狭窄海峡并在日本东海岸巡航已经司空见惯。中国海军从2008年开始零星进军太平洋,现在这样的行动每年都会实施。这些行动毫无疑问会大大提高中国海军在公海海域的战术和技术能力。

     此外,中国海军不断扩大其和平时期的行动范围。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7月,中国海军一支水面舰艇编队穿过宗谷海峡(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实施这样的航渡),绕着日本本土列岛航行,后通过冲绳和宫古岛之间的国际海峡返回本土基地。

     中国的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也加大了在东海空域的飞行行动力度。2013年11月,北京宣布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要求所有外国飞机进入该区域要向中国民航当局提交飞行计划。中国的防空识别区明显有针对性,与日本的防空识别区重叠,把钓鱼岛包括在内。考虑到中国正根据其宣示加强在该地区的活动,在这个东亚海空域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中国和日本的军队之间频繁地交叉行动很可能会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海上平衡的转变,以及中国的海上自信,并不是日本的军事地位面临侵蚀的唯一指标。也许最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列岛已经处于中国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射程范围内。这个导弹武器库是在北京对美国及其盟友干预台湾危机或者中国近海热点地区实施威慑战略的核心。这些导弹将禁止区域基地为美军提供增援,并将战区内的美国军队置于危险之中。中国将在亚洲海域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有有效的非行动区域,这将严重影响和制约联盟军队的行动自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规划者们几乎可以肯定已经将日本钉在了他们的十字架上,日本列岛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一些海军和空军基地。对于为获得最大效益的高强度的常规军事行动而言,中国人包解放军需要给日本和美国的机场和海上设施造成实质性破害,因此这些基地和设施是盟军实现和维持空中优势和海上控制、阻止中国实现其战争目标的关键和先决条件。因此,瞄准嘉手纳空军基地、岩国空军基地、佐世保海军基地和横须贺海军基地的导弹齐射,将大大有助于解放军的战役开局。

     尽管成功对日本基地实施攻击绝不意味着北京当局已经成为战争胜利者,但这几乎肯定会使美军舰队和航空后勤复杂化,放大茫茫太平洋作战中本已存在“距离的暴政”。最起码,削弱该地区的基础设施,能够帮助解放军阻滞美国及其盟国军队实施面向中国大陆的作战行动。

     更糟糕的是,东京目前的防御态势使其在应对中国时要付出不相称的代价。海上自卫队的反潜战能力——这支舰队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就说明了这一难题。日本拥有大规模的固定翼反潜力量,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首屈一指,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但这些固定翼反潜机中队(如总部设在那霸机场冲绳的部队),在解放军导弹突袭面前将极为脆弱。中国导弹突击可以破坏跑道,阻止飞机起飞,至少在冲突最初阶段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装备了越来越多的直升机航母,包括“日向”号和“出云”号,从而提高了其维持高节奏旋转翼反潜作战能力。这些昂贵的战舰在港口和码头,也是中国的导弹攻击诱人的目标。这些战舰信号特征大,也会成为中国先进反舰弹道导弹的目标。正如海上自卫队舰队司令官山崎真(Makoto Yamazaki)警告的那样,“如果反舰弹道导弹通过简单编程来跟踪大型舰船,那么日美舰队进行联合行动的时候,‘日向’号直升机航母(22DDH)将是仅次于美国航母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潜战的竞争很可能会越来越对中国有利。解放军海军的潜艇舰队一直在大步发展,过去十年中不断有更安静、更具杀伤力的新型潜艇服役,这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潜艇和反潜机之间“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海底环境的物理特征对后者可能更有优势。

     潜艇“守猎区域”对人类的技术和设备有着非凡的要求。这样的防御措施是昂贵的,难以执行,因此主动权很可能让予北京。这种攻防失衡赋予了中国一个内在的优势。这只是卓越的海上自卫队未来几年将面临重大挑战的一个领域。日本现有的作战力量式微的可能性表明,东京需要更有效地参与竞争。

     二、日本式反介入的特征

     日本扭转竞争条件恶化的方法之一是实施自己的反介入战略。如果威慑失败,这一战略会拒止中国人使用东海的公共空间,这是北京在任何海上冲突中实现军事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这一战略旨在将位于东海海空域活动的中国海军和空军兵力置于危险之中,这里是中日海上对抗的核心区域。这将对中国快速抢占先机的尝试形成制约,使其在可能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时候付出沉重的代价。

     该战略旨在增加北京被迫陷入僵持阶段的可能性,为美国紧急增援进入战区赢得时间。这将成为更大的日本和盟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恢复东亚海空域的控制权为目标。最终,该战略将推动中国对日本和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有效性产生质疑,降低中国首先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幸运的是,日本在充分利用战场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事实上,东京已经开始采取措施:1)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2)依靠享有优先竞争力优势的领域发展作战能力;3)加强必要的投入吸纳处罚;4)探索联合战役计划,以加强美日联盟作战。总之,这些措施可以影响中国实施反介入战略的成本。

     日本作为守门员

     也许最重要的是,日本的海上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对付中国的先天优势。从日本九州延伸至琉球和西南群岛,一直到台湾的“岛屿链条”非常醒目。这些岛屿横跨中国经黄海和东海进入太平洋的重要海上交通线。解放军海军必须穿越琉球群岛中间狭窄的海域,才能够威胁到汇聚在战区的美军部队或者投送兵力到台湾脆弱的东海岸。

     虽然琉球群岛位于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内,但该群岛的战略位置为日本提供了对中国转败为胜的机会。通过沿着这些岛屿部署反介入和区域拒止部队,日本守军可以封锁中国水面舰船、潜艇和空中力量进入太平洋公海的重要出口。

     日本将实质上封锁进入中国区域的通道。封住这一岛链里面的中国军队,美国援军进入战区将有更安全的通道,美国的海军和空军部队可以更迅速地抵达作战区域。一般情况下,日本在保卫和控制进入中国沿海的通道上做得越多,美国就有越多的力量专注于进攻行动。这样一种分工会加强联盟的整体力量。

     潜艇战

     2010年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将其世界一流的潜艇舰队的规模从16艘扩大至22艘,这表明东京已经在考虑它自己的反介入选项。这一决定值得欢迎,因为它充分利用了传统领域的优势,同时加强了美日同盟在水下的优势。

     冷战后期,海上自卫队的柴电潜艇通过沿着日本列岛封锁关键的海上咽喉,协助美军将苏联潜艇阻滞在日本海。这些海上“守门员”也确保了相同的通道将继续对美海军在远东地区的进攻作战开放。自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争结束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保持着它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海上自卫队潜艇部队可以复制冷战时期的经验,威胁关闭中国进入西太平洋的通道。例如,战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可以使中国海军穿越琉球群岛中狭窄的海域成为一种非常危险的行动,即使不致命,也需慎重考虑。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水下战役中将充分利用中国海军在反潜战方面的弱点,中国海军要改变反潜能力方面的长期性弱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事实上,上面提到的日本面临的反潜战挑战可能会显得比较苍白。因为中国深为担心无法进入全球公域,所以如果可以置中国海军部队于危险之中,北京当局会三思而后才使用武力。

     水雷战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了大量的水雷库存,足以威胁到中国海军试图沿琉球进入太平洋的水面舰艇和潜艇。精心布置的水雷也可以封锁那些已经前出到岛链以东展开行动的中国海军部队,阻止他们返回母港进行加油和重新武装。

     日本防卫白皮书明确提及实施“水雷战”对付那些经过日本国主要海峡的敌军舰船。这个选项是完全可行的。水雷是比较容易生产的,远比它们要击沉的昂贵的大中型舰船要便宜。日本先进的水雷都是为击沉那些穿越狭窄海域的军舰和潜艇而专门设计制造的。海上自卫队拥有可以武装布设水雷的“浦贺”级扫雷支援舰和潜艇。此外,海上自卫队的固定翼飞机,例如P-3C和它的后继者P-1海上巡逻机,都配备了空投布雷的装置。

     和反潜战一样,中国海军在水雷战方面也表现不佳。日本人对扫雷深有体会,这是一项艰苦的任务,需要先进的装备、高素质的技术能力、耐力和耐心。

     此外,在冲突发生时击败日本水雷的威胁,对中国海军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中国海军的扫雷舰队和相关护卫舰队,必须穿越几百公里的对抗性海域和空域才能到达琉球。除非解放军获得东海的海上控制和空中优势,否则海军在东海将面临巨大的水雷战压力,无法以可接受风险的方式开展行动,但在日本领土附近获得制空权和制海权绝非易事。

     舰队防御

     日本海上自卫队还可以在海上发动游击战争。具备隐身能力的导弹快艇群可以对航渡过程中的中国水面舰艇编队穷追猛打。欺骗、隐瞒、伏击和力量迅速集中将是日本“打了就跑”战术的基本特征,海上自卫队将由此成为解放军一个非常难以捉摸且致命的对手。“隼”级导弹巡逻艇就展现了一支轻型海上打击力量的潜力。这种导弹快艇成本相对低廉,装备有远程反舰巡航导弹,航速超过40节,可以成为海战中的一记重拳。日本可以发展类似的但更隐蔽更适航的导弹快艇,组成一支灵活的海上拒止舰队,提升中国实施侵略的成本。

     地理环境再次有利于海上自卫队。导弹快艇将沿着琉球群岛面对太平洋的海岸线进行部署,充分利用这些岛屿的地形特点来隐蔽其行动,使解放军的探测、跟踪和定位努力复杂化,同时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动突然袭击。这样的近岸战术将部分弥补这些导弹快艇的艇载自卫武器面对空中打击的局限性。中国的侦察部队很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躲在这些岛屿背后准备发射超视距导弹的日本快艇,无法发出预警,让成本高昂的战舰采取防御和回避措施。

     此外,琉球也提供了一些基础设施,有助于东京充分挖掘其海上拒止方面的潜力。像那霸和石垣岛这样的民用港口,可以支持导弹快艇部队有限的人员和适度的后勤需求。在充分利用现有港口的同时,海上自卫队将船只和支援设施分散到隐蔽的地点,比如说海岛附近的洞穴和围绕岛屿所建的人为庇护所。从这些地方出发,分散的舰队可以对中国的经由岛屿附近或较远地方的舰船实施饱和攻击,同时保持机动性和不可预知性。分散的燃料和弹药储存、战时从民用部门征用物资的授权将提高海上自卫队舰队的应变能力。

     在琉球群岛使用潜艇、水雷和导弹快艇,将给中国带来极大的脆弱性,在短期无法迅速弥补。如上所述,岛链坚不可摧的前景将使中国海军在通往公海的最直接道路上遭遇梦魇,日本将完全具备心理优势。

     岸基对海攻击

     除了在狭窄的海域中或附近部署防御力量外,琉球群岛本身也可以支持日本的反介入力量。例如,沿着整个列岛分散部署机动式反舰和防空导弹系统,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屏障。战时,有效的拒止作战会诱使解放军指挥官努力消灭这些“守门员”。然而这样的行动,会牵制中国的很大一部分的作战能力,消耗宝贵的人力和物资。由于这些岛屿本身对北京当局的价值不大,中国领导层可能认为让冲突升级是不值得的。

     日本防务规划者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逻辑。《2013年日本国防计划指南》要求陆上自卫队(GSDF Ground Self-Defense Force)“保持反舰巡航导弹部队,以阻止敌人对日本偏远岛屿的入侵,在敌人还在海上的时候就击败之。”

     两年前,陆上自卫队为琉球群岛北端的奄美大岛附近的几支部队配备了88式反舰巡航导弹。2013年11月,作为更大的军事演习的一部分,陆上自卫队把88式反舰巡航导弹部署到宫古岛。毫无疑问这些前所未有的力量展示矛头直指北京,因为中国海军舰队频繁穿越宫古岛与冲绳群岛之间的海峡。岛链坚不可摧的前景将使中国海军在通往公海的最直接道路上遭遇梦魇,日本将完全具备心理优势。

     陆上自卫队的卡车装载的88式反舰巡航导弹是西南诸岛使用的理想武器。88式反舰巡航导弹射程达110英里,可以从内陆地区向海发射。精心布置的反舰巡航导弹阵地的打击范围可以覆盖琉球所有狭窄的海域,将东海的东部边缘变成中国水面舰艇部队禁行的区域。

     陆上自卫队已经开始采购12式反舰巡航导弹,以取代相对老旧的88式。这种新型反舰导弹拥有更大的射程、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生存能力,对中国海军来说,穿越上述海峡或附近海域将更加危险。这些导弹系统能够“打了就跑”,可以夜间进行分散和机动,或者在掩护下规避反制打击。琉球群岛上的隧道、加固的掩护所及各种存储站和诱饵,都会削弱解放军识别、锁定并摧毁日本反舰巡航导弹部队的能力。

     要消除日本的反舰巡航导弹威胁,解放军必须要对约600英里宽地理区域内的目标实施打击。中国的压制战役将涉及到空中力量、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打击,将加快解放军消耗其弹药、飞机和人员有限存量的速度。其结果将类似于1990至1991年联军攻打伊拉克期间令人失望、徒劳无功的“飞毛腿狩猎”。两栖突击是赶走岛上守军最可靠的途径,但也将是最危险的方式,日本和美国军队将重创中国登陆部队。

     88式和12式反舰巡航导弹、机动式防空系统等数量大、生存力强、成本低廉的武器,不仅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耗费大量更加昂贵和稀缺的进攻性武器,而且使突进太平洋海域的前景不太明朗。对这些武器系统进行适当的投资,将大大削弱中国军队的力量,使日本有急需的喘息空间。

     除了战术上的好处外,这也将给日本带来战略上的利益。在短时间内在琉球群岛大量部署反舰和防空导弹部队,表明日本有决心大力提高在危机时刻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日本的封锁力量,会大大限制解放军对公共区域和日本领土实施军事行动的作用范围。这样的地理空间限制会降低两国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并与东京的防御姿势相吻合,增强在世界舞台上自身的外交空间。

     加固

     韧性是日本战略的核心。因此,日本将目光转向了整个日本列岛的广阔区域,在这些区域构筑基础设施的任务显得平凡无奇,但却十分重要。举例来说,加固重要设施,扩大地下储存场所,将加强日本抵御中国导弹袭击的能力。

     迅速修复受导弹攻击的设施(例如切断和破坏跑道)的能力,也将使美日同盟从中国的第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并维持好后续的军事行动。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国防计划指南》指示自卫队“提高生存能力,包括军营和基地的恢复能力”。盟军承受惩罚性轰击的能力,将会进一步使北京无法快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目前后者认为通过压倒性导弹袭击是有可能实现的。

     分散

     日本也正在让它的军事基地的风险多样化。目前,盟军资产在少数几个地点的集中,使得中国的目标定位打击显得十分简单。解放军只需要针对在日本的少数几个大基地抛出导弹弹幕,就要以实现其反介入的目标。为了阻止中国的战略,备用机场和港口也可以供美国和日本军队使用。

     《2013年国防计划指南》承诺“将对民用机场和港口采取相关措施……确保这些设施可以作为自卫队的作战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日本本土的民用机场、商业船厂和码头在战时也可以征召使用。这些设施可以通过整修,满足处理军舰和战斗机独特而苛刻的需求。

     此外,日本可以利用琉球群岛的港口和机场。目前,该地区有8个机场跑道足够支持战机起降。其他机场和跑道也可以延长,并改装以适应更大的军用飞机需要。在危机或冲突中,盟国空军和海军力量可以分散在这些绵延数百英里的站点内。力量如此广泛分布,将迫使解放军同时应对多重目标,同时要弄清楚哪些目标对其空军和海军部队形成最大威胁,从而增加了战争的迷雾。日本可以对中国施加更多的摩擦和不确定性,削弱中国国防规划者对其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信心,因此北京当局更有可能不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

     总之,日本通过精心部署和装备,可以为中国反介入/区域封锁部队在地图上划设一条可能遭遇激烈而致命对抗的“战线”。介入和区域拒止是双向的。中国指挥官会发现,战时解放军在沿海地区使用海上和空中走廊等作战空间时,可能会遭到强烈的对抗。反过来,这将为日本和美国军队开辟更多的回旋空间。

     三、日本反介入态势的风险和成本

     尽管有上面提到的威慑的好处,针对中国采取反介入战略对日本不只是有好处这么简单。从国防预算的权衡,到更长远的政策考虑,这必然涉及到成本和风险。

     举例来说,实施该战略会使日本自卫队的部队结构更加狭窄。反舰巡航导弹部队和导弹快艇只能执行一个任务:击沉船只。相比之下,多用途驱逐舰和高性能飞机等项目,对依赖安全的海上航道和远离海岸空域的海洋国家——日本——来说十分重要。

     此外,它们是日本作为“正常化”国家履行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义务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东京不增加国防预算,以适应较小能力的需要,决策者们将需要在中国为中心的反介入战略需求和日本大战略的长期目标需求之间做好平衡。日本不能退回到不利于大国战略的纯防御性的角色上。

     同样重要的是,要再次强调,日本版的反介入不是“银弹”。这里没有战争的赢家。充其量,东京可以通过一系列军事选项,迫使北京陷入胶着状态。然而,对于美日同盟从战争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而言,或者说对美军加速增援赶往进入战区而言,这种僵局可能还不够好。

     然而,随着反介入力量在规模、有效射程和打击力量的不断增加,拥挤的东海军事行动对中国和日本来说都可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风险。因此从理论上讲,一个没有人的海空域可以把竞争的两个大国分隔开来。这种相互确保拒止的战略,是否会使双方更加谨慎,还有待观察。

     战争是一场双向的比赛,激烈争斗的双方都希望强加自己的意志于另外一方。行动不可避免地引发反应。平时备战并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东京成功地实施对敌方成本施加影响的战略,但这个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中国无疑将积极应对,对付日本的反介入挑战。技术进步、理论创新和规模扩大,可能会重新定义北京在这场竞争中的面貌。从长远来看,超越竞争的物质层面要求日本必须具备留在游戏中的政治意愿。

     四、可能会相对衰落的前景

     从军事角度看,东京正在成为中日竞争较弱的一方。日本再也不能以专守防卫措施对中国的攻击能力做出应对。日本在高端任务领域(例如反潜作战、反水雷作战、导弹防御和防空等)的精湛战术,尽管值得称道且非常有必要,但在应对中国的主动出击时仍然成本高昂,且显得极为困难。对称性的对抗,是以拥有相对于敌人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为基础的。东京并没有这样的优势空间。

     尽管条件并不有利,日本可以采用本研究中提出多种概念使中国的计划复杂化,比如说在日本主要海峡实施反潜战、水雷战和导弹快艇“蜂群战术”,依靠琉球岸基防御系统“以陆制海”等。廉价的武器装备和轻足迹的部队,将构成这种防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东京已经拥有这些手段与技能,能够把东海和西南岛屿狭窄海域的大部分地区变成致命的杀伤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策是在模仿中国人自己的反介入战略。对中国实施反介入战略,将彰显日本的决心,重挫中国军事力量的进攻优势,确保公域内的美军部队的安全。日本与美国军队一起削弱中国军事选项的能力,可能是威慑中国“侵略”最可靠的方法。

     (本文由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编译自美国新美国安全中心“海上战略”系列2014年9月,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想和库叔喝两口,聊几句,加深感情,一起学习。

     请添加库叔私人专属账号(lwkushu)。

     库叔会不定期组织线上论坛,在微信群共听名家解时事,判经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