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做菜到底用什么油最好?
2018/6/27 20:00:00 瞭望智库

    

    

     “吃油”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油富含磷脂和植物固醇,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高效的能量来源,协助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增加菜肴的色香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命时报”(ID:LT0385),原标题为《【表格收藏夹】营养专家的吃油指南,一表读懂每种油的“小脾气”》,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可是,你真的了解每种油的特点吗?一张表格告诉你答案。

    

    

     划重点

     焯煮菜、做汤:可选用亚麻籽油、芝麻油、初榨橄榄油等。

     拌凉菜:可选用淡绿色的初榨橄榄油

     日常炒菜:油温不超过180℃,可以选用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注意控制好加热温度,尽量别让锅冒很多油烟。

     爆炒和煎炸:如果一定要用这种烹饪方式,使用耐热的猪油、黄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等最合适。

     不要长期吃一种,最好经常换着吃不同类型的油。

    

     吃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学习选择、用量、烹饪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发挥油的价值,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

     不同人群优先选择不同的油

     豆制品吃得多的人,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充分,可选择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等,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可适当吃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肉吃得少的人,偶尔可用动物油烹调,比如把炖排骨的浮油,放凉后捞出来煮冬瓜等。

     素食主义者,可以选择茶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米糠油、亚麻籽油等。

     心脏病患者,应该优先选择茶籽油、橄榄油、低芥酸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

     血脂高人群,应该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2

     吃油要“点到为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烹调油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但调查发现,我国八成家庭每天摄入食用油量超标。

     建议将全家每天应吃的油量倒入一个碗中,三餐用油只从里面取,培养少用油的习惯。

     推荐多用蒸、煮、炖、水滑、熘、拌、汆等少油的烹饪方式,同时少吃油炸食品。

     餐馆菜肴一般都是高油高盐,减少在外就餐频率,利于控制油脂摄入。即使下馆子,记得少点地三鲜、干锅土豆、干煸豆角等高油菜肴。

    

     3

     烹调时注意控制温度

     不少家庭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再放菜,此时油温已超过200℃,可能产生丙烯酸、苯、甲醛、巴豆醛等有害物质。

     日常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150℃~180℃,锅中放油的同时,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

     炸过东西的油,不要用来二次或多次油炸,反复高温加热会使食用油产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黄俊峰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