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金,范可新!
2022/3/2 正和岛

    

     中国队首金!

     2月5日,北京冬奥会第一比赛日,中国运动员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张雨婷不负众望,取得开门红,在短道速滑混合接力中获得冠军。

     赛后采访时,5个人都哭了,武大靖捂脸落泪,范可新的一句话更是让众人破防,“这枚金牌,我等太久了,每次下冰后,嗓子里都带血”。

     而在范可新的眼泪之下,铺满了贫寒、病痛、坚持,对于这位黑龙江七台河短道速滑名将来说,这一刻真的来得太晚了......

     通讯员:秦存广 袁晓玲记 者:潘宏宇来 源:黑龙江日报

    

    范可新在比赛中(左一) 秦存广摄

     1月25日,腊月二十三,小年,距离虎年除夕还有6天。

     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大同街和东安街之间有一片普通居民小区——惠民小区,范可新的父母家就在这里。

     沿街的商铺已挂起来红灯笼,三两走过的人们手里提着年货,春节气氛越来越浓。

     按响范可新的家门铃,随着打开门,热气扑面而来,“快脱下外套,屋里面可热乎了!”范可新的父亲范士忠、母亲聂桂玲热情招呼来客。

    

     范可新家里她从小到大的照片墙

     屋子干净整洁,“快过年了,我们把屋子彻底打扫了一遍!”范爸爸说,“可新为了备战冬奥会,提前一个月就把过年用的东西在网上买好给我们寄回家了!不管训练多辛苦,她都惦记着我们老两口。”他一边说一边指着范妈妈和自己身上的新衣服说,“这孩子心细,想得周到,就连瓜子、糖啥的都给我们准备好了。”

     老两口把短道速滑比赛的时间表都存在手机上,掐算着时间,到时候和可新的哥哥还有亲戚们一起为可新加油。“每次有大型比赛,七台河大街小巷就没人了,大家都在看电视,为家乡队员加油!”惠民小区的一个小超市里,店主说,今年我们更高兴,体育明星范可新是我邻居,更得好好关注比赛了。

    

     范可新童年照片

    

     坚强的鞋匠女儿

     1993年,范可新出生在勃利县。她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因为做生意赔了钱,只好去七台河投奔亲戚。“我们把她哥哥留在老家上学,我们三口人身上只带着300元钱来到七台河,花130元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铁皮房,我也不会干别的,就有点修鞋的手艺,三口人吃住、修鞋都在这里。”说起往事,范士忠说那年初夕夜的饺子,都是好心的邻居端来的。“那个时候太难了,对不住孩子!”他说。

    

     范可新父母

     条件虽然艰苦,父母还是把天性好动的可新送进舞蹈班。刚学习一个星期,班里要收150元的服装费。她就跑去对妈妈说,自己不喜欢跳舞,以后再不要去学了。

     一位邻居阿姨看可新长得瘦弱,就对可新妈妈说:“体育场那里天天有一伙小孩儿在训练,不知做什么的,不如让可新去看看吧。”这位阿姨带可新来到体育场,正碰见短道速滑教练马庆忠带着队员们训练。马教练让可新跑一跑、跳一跳,感觉身体条件挺不错,同意收下可新。可新又高兴又担心,仰起头问马教练:“那学费要多少钱?”马教练笑眯眯地说:“你要是刻苦训练,我就不收钱!”

     从此,可新每天凌晨4点起床训练。回家吃过早饭,再出门上学。

     “一天晚上,我给可新换内衣,发现可新的胳膊、腿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双脚有几处磨破皮结了痂,有的地方已经化脓。”聂桂玲说,“姑娘,咱以后别练了,这太遭罪了!”“不!不!我要练!”可新一边喊一边钻进被窝,不再让妈妈看。

     “不用我招呼起床,特别自觉。有的孩子到了5点就走了,甚至提前下冰,可新却说,妈妈我再多滑几圈,3圈5圈10圈的......就想多练会儿。”聂桂玲说起可新小时候的训练的情景犹如昨日。“下午1点到3点上课,3点到5点训练,再补习功课,6点回家吃饭,倒头睡觉。一年年,就这样坚持下来。”

     范可新从小有一个习惯,和妈妈一起去捡废品。

     成名后的她并不回避这段艰苦的童年经历,她说小时候身上穿的一条裤子是母亲从垃圾箱里捡的,清洗干净后又重新缝补加工后当外裤穿了好几年。

     她曾说:“没有什么不能提的,家里条件就是那样。那时候瓶子还有纸盒都可以卖钱。回家有一段路,当玩了,废品换了钱攒起来就可以买笔、本子什么的。”

    

     滑向省城哈尔滨

     马庆忠教练说话算话,不但不收学费,到了冬季上冰的时候,还花150元给可新买了一副二手冰刀,可新训练更加卖力了。

     2003年春天,在哈尔滨带队训练的孟庆余教练回来选队员。进行到立定跳远项目,可新一听到量尺的老师报出自己的成绩,就跑到一旁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因为她的成绩没有达标。孟教练很快发现了范可新:“哎,你哭什么哭什么?”可新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委屈地说:“刚才量尺的老师量错了,我跳的比他量的远,我平时跳的都挺远。”孟教练笑着问范可新的名字:“来,再给你一次机会,这次达标了我也带你走。”范可新憋足了力气奋力一跳,越过了达标线,她破涕为笑:“我说我能跳过吧,刚才就是量错了。”

     到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以后,范可新训练更加刻苦了。

     第二年,她就在全国小学生短道速滑比赛中获得了500米、1000米、技术滑等多项第一。

     范可新慢慢地懂得,滑冰滑好了,可以进冰雪分校,再进省队、国家队,可以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比赛,获得金牌不仅能为国争光,还能得到奖金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再让爸妈那么辛苦。范可新心中的目标越来越坚定了。

    

     战胜贫血症

     2008年1月,在齐齐哈尔市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冬季运动会上,被教练们寄予很大希望的范可新一无所获。

     那段时间,范可新常常感到头晕和浑身无力,平时训练也总觉得腿用不上力,但好强的她从来没有和教练、家人提过,一直咬着牙坚持训练、参加比赛。

     等到假期回七台河时,范可新连楼梯都爬不动了。妈妈带她看遍了市里的几个大医院,都确诊为贫血,却查不出具体原因。医生们一再叮嘱,目前范可新的身体状况,决不能再训练了,爸妈也劝她不要再回队训练了。

    

     范可新(左二)一家在她一岁时的合影

    

     范可新童年照片

     范可新童年照片

     范可新不服气地要证明给家人看。她扶着门框,逼爸爸骑到自己脖子上,做了几个蹲起之后,又让爸爸再扛上一袋大米。大家都说不行,可新咬着牙说,在队里平时训练要比这个重得多呢!放上米袋,可新刚做两个蹲起,就一头摔倒在地上。

     阴暗的半地下室,15平方米的地方摆满了修鞋修自行车的工具和材料。初中毕业的哥哥也来到爸妈身边,一家四口人就吃住在这里。

     爸妈把可新扶到床上,一起劝她好好在家养病,决不能再回队里滑冰了。此时,夫妻两个都明白,但谁也不愿说出口:如果立马去大城市看病,那笔钱去哪里借呢?

     可新苦苦哀求爸妈:“我一定要坚持滑下去,滑了这么多年,如果半途而废这辈子就完了,而且国家青年队的入队通知已经发到教练那里,我将来一定能进国家队,我还要夺金牌……”

     可新爸爸万般无奈,给她的启蒙教练马庆忠打了电话。

     马教练赶到半地下室时,可新妈妈已经哭得说不出话,可新躲到卫生间里,一边哭一边还在喃喃哀求:“我要滑、我一定要滑。”马教练问明情况,马上掏出电话联系当晚去省城的火车票,联系哈尔滨的熟人找最好的医院。

     范可新被确诊为严重的青春期缺铁性贫血,这和她长期营养不良及超负荷大运动量训练有很大关系。治疗结束后返回七台河,范可新又被马教练接到自己家中,配合药物治疗并进行食补。

     2009年,范可新返回省队训练,并于当年入选国家青年队。

    

    “干爸,干妈”的骄傲

     在七台河,范可新还有一个干爸卜华和干妈孙玲。“当年,我在范可新家所在街道的工商所工作,有一次去她爸爸开的鞋铺,看到小可新家非常简陋,她和父母住在半地下室,吃饭都没有像样的碗筷,用的是茶缸,更别说饭桌了。”孙玲回忆起当年刚和这个家庭结识的情景,她说看到她们家这样贫困就想方设法为她爸爸的鞋铺办理鞋摊营业执照减免手续。

    

     范可新的干爸干妈和他们的小孙女

    

     范可新父亲(右二)和范可新启蒙教练(右一)以及其他亲友一起关注范可新的表现

     “她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常人很难做到。我当时就寻思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她,不能因为家庭困难放弃了这项运动。”孙玲说她回到家跟老伴卜华一商量,决定每月从有限的工资中挤出100元资助她。

     2006年,可新的干妈孙玲一家以及孙玲所在的工商所同事们为范可新凑齐了学习、保险、器具等各项费用,范可新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新冰刀。

     很快到了2010年,刚满17岁的范可新被正式召入国家队。同年,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短道速滑世界杯,她和队友周洋、刘秋宏、张会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为世界冠军。

     “这孩子一点也不骄傲。父母教育得好,谦虚,孝顺,想得非常细,低调。”孙玲说,成名后的范可新,在干爸、干妈的眼里性格都没变,可新是她们的骄傲!

    

     范可新获得的部分奖牌

    

     不屈不挠,三闯冬奥

     2010年范可新正式进入国家短道速滑队,与同乡王濛、孙琳琳成为队友。进入国家队后,范可新总是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当她看到谁的技术水平高,都会虚心向其请教,同时她还更善于总结,每次针对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的结果都会被她一一记录下来细细研究。

     刚进国家队,周围全是短道顶级高手,范可新发现自己的差距太大了。尤其在力量训练时,大队员蹲起训练负重100公斤以上,可新只能负重50公斤。大队员静止蹲90度角5分钟,她只能蹲到1分钟。范可新心里十分着急,压力也特别大。她咬紧牙关,不断给自己增加训练强度,在教练悉心指导下,进步非常迅速。

    

     2015年12月13日范可新(中)在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比赛中获女子500米冠军(秦存广摄)

     在2011年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上,年仅17岁的范可新以44秒620夺取女子500米金牌,并与队友配合又在女子3000米接力获得金牌,一战成名。

     随后范可新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女子1000米银牌,并获得2014年世界杯盐湖城站500米比赛金牌,还以42秒504改写了王濛保持的世界纪录。

     2015年2月,范可新获得短道速滑世界杯土耳其站女子500米冠军。

     2014/15赛季,获得世界杯女子500米总冠军。

     2016年3月12日在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500米决赛中获得冠军。

     2017年3月12日,在世锦赛女子500米决赛里,范可新克服最外道起跑的不利条件,比赛后程完成超越并以43秒605的成绩为中国队夺得金牌,而她本人在实现“三连冠”的同时也将个人世锦赛500米冠军总数提升至5个。

    

    范可新获得的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银牌

     范可新在第三个奥运周期里任务艰巨,挑战巨大,这名已经29岁的老将仍然在用自己的韧劲和坚持,第三次站到了冬奥赛场。

    

     2017年范可新回到七台河,在体育中心与家乡小运动员互动(秦存广摄)

    

     家是温暖的港湾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的心一直牵挂远在他乡的女儿。范士忠告诉记者,得知范可新顺利拿到参赛资格后,他和可新妈妈高兴得一宿没睡着觉,夫妻俩为范可新能够再一次为国出征而兴奋!

     范可新的母亲聂桂玲说:“可新在选拔赛中的表现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希望她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同样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甚至是超常发挥,为国争光,为家乡七台河添彩!”

    

    范可新回家给爸妈做了一道菜

     “每次大型比赛结束,可新都回来看我们。”范士忠说,可新非常心疼他们老两口,总是说不能让父母白付出那么多,她一定要回报。她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了母亲,就是想改变一下家庭条件。

     聂桂玲掰着手指头,数起了女儿回家的日子——她说,现在就盼着孩子比完赛快快回到自己身边,给她做最爱吃的“地三鲜”、“醋溜豆芽”。

     范士忠、聂桂玲一起对女儿说:“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骄傲,我们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相信你是最棒的。”

     图四——图十均为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荆天旭摄(翻拍) 未署名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 | 七雨责编 | 张启玉 主编 | 孙允广

    

     《打胜仗:常胜团队的成功密码》

     作者:田涛 宫玉振 吴春波 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