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中国足迹
2022/8/31 17:48:06 正和岛

    

     作 者:巴九灵

     来 源:吴晓波频道 (ID:wuxiaobopd)

    

     26岁那年,张一鸣想知道成功能不能复制,就去问王兴。两人是老乡,都是福建龙岩人。王兴创办饭否时,张一鸣加入。

     王兴特别爱看书,经常给张一鸣列书单。张一鸣问王兴,有没有人做出两家世界500强的公司?

     王兴说,有呀,日本那个叫稻盛和夫的人。

    

     张一鸣就在地摊上买了一本稻盛和夫的书。书名听起来很鸡汤,叫《活法》。若是正版的话,应该是2005年的版本。前一年,该书在日本出版,接着就引入中国。到2013年时,该书在日本销量突破100万册,而在中国的销量超过130万册。

     从图书销售数据来看,稻盛和夫应该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国际友人之一了。

     人类爱听故事,而他的人生就是传奇。

     出生于军国主义时期的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的日本重建期,他开始创业,并历经数个产业、经济、时代的周期。27岁,他创办京瓷,52岁,他创办通信公司KDDI,两家公司都进入世界500强。

     尤其是他年近八旬,在日本政府的再三邀请下,挽狂澜于既倒,1年时间,将濒临破产的日航扭亏为盈的故事,更是让他与索尼的盛田昭夫、松下的松下幸之助,以及本田的本田宗一郎一同被封为“日本四大经营之神”。

    

    日本航空重新上市 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

     一个时代的故事,终于翻完最后一页。

    

     王兴曾对媒体说,王石、张瑞敏都很厉害,但是跟稻盛和夫比,还是有差别的。而张一鸣在公开场合表达的言论,也像是对稻盛和夫理念的实践。

     稻盛和夫讲,做人要严格自律,张一鸣就讲延迟满足;稻盛和夫讲优秀的人的品质,网上也有格调类似的爆款文,标题叫《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个年轻人:混得好的都有这5种特质》。

     不仅是张一鸣、王兴这一代中青年新贵企业家,中国50后、60后企业家群体,也不乏稻盛和夫人生哲学和经营理念的忠实拥趸者。在一些中国企业家心中,稻盛和夫的位置大约跟乔布斯、杰克·韦尔奇、巴菲特等人相当。

     来看看媒体的相关报道吧。

     张瑞敏说,如果早一天认识稻盛和夫,海尔的发展会更快。他说:“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里有两条对我们非常重要:一个是敬天爱人;另外一个就是稻盛先生创造的阿米巴经营组织。”

     马云曾3次与稻盛和夫交谈,并成功推动阿里巴巴的几次战略转型。在2020年时,他还推荐了稻盛和夫的一篇题为《把萧条当作再发展的飞跃台》的文章,让阿里员工学习。

     中关村劳模雷军说,他无意间掌握了稻盛和夫的经营诀窍:拼命认真地工作。多年前,李书福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我觉得日本的稻盛和夫真是一个楷模。他的制高点就是讲道德。这是很重要的,离开了道德什么都干不成。但是你原来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这方面还不是很强烈,企业到一定程度,就是靠道德来制约。”

    

    稻盛和夫与李书福

     碧桂园的创始人杨国强也是稻盛和夫的推崇者。他推荐稻盛和夫的自传,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还专门研究稻盛和夫的经营秘诀。

     最广为流传的案例还是任正非。

     任正非喜欢读稻盛和夫的书。2001年,他专程前往日本,向稻盛和夫请教,寻求“华为的冬天”来临时的破解之道。得到启发后,任正非回国创办了半导体公司。

     任正非说:“稻盛和夫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哲学与宗教,始终都在追问一个终极问题——作为人,何谓正确?稻盛和夫哲学的根本就是敬天爱人,自利利他,这不仅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经营哲学的根本。”

     这些溢美之词,应该印在腰封上。

    

     在豆瓣上,稻盛和夫的图书有几十本之多。这也间接证明,稻盛和夫在中国企业界的名气。稻盛和夫的图书不是没有争议,一些读者认为他讲的是“成功学”。

     不过,稻盛和夫未经修饰的、语录式的直白表述,其实都是从自身人生实践中得来的。他履历上的创业赫赫战功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他之所以能引起中国企业家的推崇,也和他本人推崇东方传统文化有关。

     企业管理学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更是横行全球。但是稻盛和夫信佛,又对王阳明的心学颇有研究,他的管理哲学以东方的文明为支撑,更容易引起共鸣。

     曾有中国人在一个讲座上问他:“美国谷歌比你的日本京瓷发展得更快。我们中国企业应该向谷歌学习,还是应该向京瓷学习?”稻盛和夫回答说:“在经营的方式、方法上,你应该向美国学习。但在经营哲学上,则更应该向中国的圣人、贤人学习。”

     听到这个回答,会场观众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晚年,稻盛和夫成立了盛和塾,专门分享企业经营之道,后来盛和塾在中国无锡成立分塾,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参加。他接受中国媒体的邀请参加论坛;到清华、北大等高校演讲;央视还围绕他的经营哲学,做了几期电视节目;中国许多知名的企业家向他请教。

    

    104分塾,塾生14938人(2019年底)

     更重要的是,稻盛和夫是主张中日友好的知名企业家。

     据《新京报》的报道,稻盛和夫曾对媒体说,日本在近代史侵略中国和朝鲜是“不自量力地模仿欧美殖民者”的行为。他认为,在中日关系上,日本应该向中国传递美好的善意。

     这一切,都让他在中国收获了人气和尊重。

    

     《新京报》提到,6年前,北大管理学杨壮教授曾对稻盛和夫思想在中国的情况进行过调研。

     他发现,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稻盛哲学理念依次是:敬天爱人、“做人何谓正确”、致良知、利他经营、六项精进、阿米巴经营原则、成功方程式。

     前3个理念较好理解。我们简单介绍下后3个理念。

     六项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阿米巴经营:通俗讲,将组织划为小单元,每个单元自主设定目标,展开经营,在这样的体系中,每一位员工都扮演重要角色,主动参与企业经营。

     成功方程式: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不过,杨壮教授发现,稻盛和夫经营思想在中国也遭遇了水土不服。调研显示,近1/5的中国企业采用了“阿米巴管理法”,但是成功的并不多。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他分析到,阿米巴管理要求公司经营一定要公开、透明,但中国的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灰色地带,公司拥有多个账本。在他看来,阿米巴理念离不开社会生态的支持,“所谓的社会生态就是有法治、有共识。全社会有着共享的基本价值观”。

     对于中国三代企业家而言,稻盛和夫更重要的意义,恐怕还是在思想方面给予他们的哲学启发。

    

     在地摊上买到了稻盛和夫《活法》的那一年,是张一鸣人生的转折点,只是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

     《活法》里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张一鸣觉得这话太虚,不过书里还说,努力工作能磨练心性,人生的真理需要在勤奋工作中领会,他觉得有道理。

     饭否解散后,王兴创办了美团,而张一鸣也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房产搜索网站九九房,失败后,才是字节跳动的故事。

     若干年后,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对媒体说过,《活法》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曾提到他读名人传记的感受:那些传记的主人翁在成为大人物之前,都过着枯燥的生活,但人生走过的路都算数,由点成面,便成就了大人物。

     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就像每一代人往往只在历史中看到当下。

     只有这些质朴的道理,被一个一个的践行者打磨、被一代一代的拥趸者抛光,让它们的光芒穿透漫长的时代。

     王阳明把道理传递给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又把道理传递给王兴、张一鸣。

     圣人虽逝,薪尽火传。

     好文推荐:

     《稻盛和夫:我人生巨大的财富,就一句话》

    

    排版 | 米小白审校 | 余心丰 轮值主编 | 徐悦邦每天仅需5分钟

     企业大小难题迎刃而解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