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部长奔赴地方督导,透露什么信号?
2022/9/1 18:04:39 正和岛

    

     作 者:震谷子 黄汉城

     来 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最近,国务院罕见派出10个督导和服务工作组到多个经济大省指挥工作。

     率队出征的,全是正部级干部,规格远超以往。

     督导工作组瞄准的,全是所到之处的重大工作抓手,抓主要矛盾,定点爆破问题,深度挖掘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此压实各地责任,帮助经济大省完成使命。

     这场浩浩荡荡的征途,也许可以帮助破除当下的经济痼疾,形成中国经济三季度反弹的最大合力。

     稳住经济,才能稳住信心。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8月29日,已有7个工作组到达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山东进行工作,均是经济大省。

     从下表可以看到,住建部去了福建、央行去了河南、水利部去了湖南、交通运输部去了湖北、生态环境部去了山东、自然资源部去了江苏、财政部去了浙江。

     25日,国常会一开完,住建部部长倪虹就“闻令而动,即时出发”,率队奔赴福建督导“保交楼”。

    

     为什么是福建?

     福建是房企暴雷的“重灾区”。

     比如,就在一个月前,7月26日,起源于澳门的宝龙地产发布公告,公司未能在2022年7月25日到期日前偿还本金额2129.4万美元本金及应计利息,正式违约。

     而在今年上半年,阳光城、泰禾、正荣等福建房企都纷纷“暴雷”。其中的“千亿房企”正荣地产,涉及的诉讼金额就超过5亿。

     至于河南郑州,也是另一个风暴眼。

     上个月,郑州提出了4种处置模式:棚改统贷统还、项目并购、破产重组、保障性租赁住房。

     这种保房不保企的处理方案,被总结为“郑州模式”,颇为典型。

     再加上河南村镇银行风波,都跟钱有关,由央行行长部署和督导,有机会加快处置效率,回到正轨。

    

    

     交通运输部奔赴湖北,或许是为了保障物流畅通,突出交通枢纽的关键作用。

    

     早在二十世纪初,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就扼住了千里黄金水道长江的咽喉。一座内陆城市的进出口贸易,竟然能占全国贸易额的12.4%,难以想象。

     当时的大武汉,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全中国的人流和货流都在这里交汇,名气直达海外,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二十年后的今天,不仅武汉还在疯狂“变大”,湖北鄂州还迎来了正式投运的花湖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与武汉天河机场一同,构成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格局,再度腾飞。

     除此之外,很多人没有留意到的是,湖北不仅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交通投资284.2亿元,同比增长22.6%,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还全面展开了“超级高铁”沿江高铁的建设。

     沿江高铁从成都到上海,一条线路串联起成渝城市群、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其中湖北段总投资2335亿元,超过了三峡工程投资额。

     交通运输部部长现场督导,如果能够推动疏通和保障好湖北的交通要道,就能极大地帮助到全国保物流保产业链的工作。

    

     生态环境部到山东督导,也许暗示着环保与经济之间的平衡状态要有所调整?

    

     2018 年,山东省全境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

     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一共走了三步:

     第一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坚决化解钢铁、煤炭、电解铝、火电等过剩产能,为动能切换腾出空间;

     第二步,通过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叩开新一代工业的大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医养健康等;

     第三步,通过在全国率先完成企业技术改造地方性立法,大力推行企业技改,把传统优势转换为品牌优势等。

     这意味着,山东的经济发展动能从过去的高污染的重化工业,转向清洁的新产业。

     这是山东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转身。

     今年上半年,山东GDP已经突破4万亿,同比增长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1.1个百分点。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山东也跑出了8.3万亿的经济总量。

     如今,山东省的市场主体达1380多万户,翻了近两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增长了7倍。

     除了经济意义,新旧动能转换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山东是黄河沿岸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也是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责无旁贷,必须把山东大兄弟的担当拿出来。

     比如,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鸟类从30年前的187种增加到如今的371种;

     又比如,济南要打造全国最大的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还比如,今年6月28日,山东发布《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宣布要打造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先行区。

     10年前,这里还是响着轰轰声音、冒着滚滚黑烟的重化工业区,如今却要成为全国低碳转型的排头兵,变化不可谓不剧烈。

     然而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山东这个经济大省是否又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挑起经济大梁上呢?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督导工作组的双手,除了解开绑在这些省份上的若干个锁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是通过不断敲打,激发内在的原生发展潜能。

    

     浙江的民营经济极为发达,这就是它最大的内在潜力。截至2021年底,每8个浙江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在创业。

     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如今,在浙江办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个工作日就能办成,水电气网也可联动报装,甚至注销企业也能 “一网服务”,173个涉企服务事项实现“一站通办”等。

     但另一方面,稳经济就是稳财源。在经济大省发力的背景下,浙江也需要保证更多的小微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规范缴税,稳住财源。财政部风风火火前来督导,也许重点就是这个。

     因为即使是在暴发疫情的过去两年,财政净上缴的各省份排名当中,浙江也都能保证前三名的贡献。稳住了浙江、广东这样的税收大省,今年的收获就不会差。

     至于水利部到湖南,也许是督导相关的水利基建和这段时间意外的长江流域的旱情。自然资源部到江苏,也许跟规范土地征收、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有关。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少了个庞大的身影?没错,就是经济第一大省广东。

     据住建部部长透露,国务院决定派出工作组赴10个省(区、市)督导服务,这是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落到实处的重大举措。

     除去已经有公开报道的7个,剩下3个工作组中,是否会有来广东,以及何时到位,还不清楚。

     但我知道,广东在中国经济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化当中,都会跑在最前面。

     我相信,这一次无论来与不来,广东的贡献一定不会缺席。

     1994年分税制改革,广东挺身而出,给出了更多财权,为负重前行的中央财政做了贡献。

     中央财政富裕了,才有能力回过头滋养地方,给老少边穷地区送去甘霖。分税制改革也倒逼地方想方设法激活经济,深刻改变了后来的中国发展面貌。

     2008年金融危机,广东毅然坚持“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移,工厂外迁,低端制造业被“请出去”,把高新制造业“请进来”。

     广东精妙的谋篇布局,不仅为中国打造了一个具有澎湃动能的珠三角地区,更给后来十年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探索了道路。

     广东的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集群,为中国增加了与世界第一强国博弈的底气。

     不仅如此,在广东产业大升级的推动下,中国制造在欧美攻城掠地。数据显示,中国的化工品、电子产品、机械、车辆今年以来的出口增速均大幅“跑赢”欧陆工业第一强国——德国,这极大颠覆了世界的认知。

    

    

    图源:财经十一人

     这一次,广东又会以何种角色,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做出广东贡献呢?

     我们也同样期待着。

    

     经济大省勇挑大梁,是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之一。

     这个政策方向,在最近两个月被多次提及。

     7月7日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5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

     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8月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强调“在经济稳定恢复中承担经济大省应有责任”……

     从中可以清晰看到,有效发挥经济大省的“领头雁”作用,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牛鼻子”是找到了,就看这些大省怎么干了。

     由正部级干部现场督导与服务,就是保障经济大省真的能挑起大梁的有力配套动作。

     来自中央部委的督导与上传下达,也许会进一步提高这些省份稳定经济的效率。

     当地方政府能够凝聚共识、政策的执行力到位时,有利于经济加速回到正轨。

     中国各地都有强大的内生发展潜力,中国又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这就是经济得以复苏的底气。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层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好文推荐:

     《稻盛和夫:我人生巨大的财富,就一句话》

    

    排版 | 米小白审校 | 余心丰 轮值主编 | 徐悦邦正和岛新媒体(ID:zhenghedao)

     面向中国商界决策者的新媒体,解析商界大势,聚焦商业价值,助力企业家持续成功,让新商业文明的曙光温暖世界。

     关注正和岛,和280万企业家、管理者一起,看透商界大势与大事。

     《任正非:面子是给狗吃的》

     《马化腾凌晨4点看产品,马云一年飞行1000小时:成年人的牛逼谈何容易》

     《王林:此次疫情,对所有企业都是一场倒逼》

     《张瑞敏,自以为非》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