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不要坐在两把椅子上(深度好文)
2022/9/2 19:00:11 正和岛

    

     作 者:洞见ciyu

     来 源:洞见(ID:DJ00123987)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从师范学院毕业时,曾陷入艰难的选择中:

     是做一名教师,还是从事自己喜爱的歌唱事业,或者二者兼顾?

     在思想斗争毫无结果之后,他只得请教做面包师的父亲。

     父亲沉思片刻后,说道:

     “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的话,你的屁股也许会从椅子间的空隙里掉到地上,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帕瓦罗蒂听完,豁然开朗。从此心无旁骛地投身于歌唱,最终成了一流的歌唱家。

     “不坐两把椅子”,是一种难得的清醒。

     生活中,凡事想占尽所有美好的人,往往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与其四处凿井,不如深挖一口井,终能喝到人生的甘洌之水。

    

    

     1889年,法国商人爱德华创办了一家轮胎作坊。

     在他呕心沥血地经营下,小作坊发展得有声有色,很快成为一家大公司。

     因为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爱德华便想布局更多的业务。

     当时海上航运发达,他觉得造船业很赚钱,马上成立了一家造船厂。

     之后,他听别人说酿酒业很有发展前景,又赶紧开了一家酿酒公司。

     他以为抓住每一个风口,事业会蒸蒸日上。

     可没过多久,他名下所有的公司业务就开始亏损,甚至连赖以生存的轮胎企业,也面临经济危机。

     对此,爱德华百思不解。

     有一天,他来到一座葡萄园考察,看到农户们把一些青葡萄摘下来扔掉。

     他觉得很可惜,于是问道:“这些葡萄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摘下来扔掉呢?”

     农户们回答说:

     不摘掉部分葡萄,所有葡萄会相互抢夺养分。

     只有摘掉一些,才能让剩下的葡萄吸收更多的养分,从而生长得更好。

     听完这番解释,爱德华恍然大悟:

     这和我管理公司是一个道理呀,我总以为业务越多,就做得越成功,结果过多的业务反而分散了我的精力,最后什么也没做好。

     之后的半年内,爱德华先后停掉了造船厂、酿酒厂等业务,全力投入轮胎生产领域。

     到现在,他的轮胎业务已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所创建的这家轮胎企业,被誉为“全球轮胎科技的领导者”——米其林公司。

     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一个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少即是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反而容易沦为炮灰。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作家耶胡达·阿米亥在《人的一生》中写道: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时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这世界乱花迷人眼,如果遇到什么都要往怀里塞,结果就是鱼和熊掌都不可得。

     “棋圣”吴清源一生精于棋艺。

     有一次在日本,另外一位围棋大师聂卫平与好友沈君山在大侃特侃桥牌。

     一旁的吴清源听到后,走过来很认真地对聂卫平说了7个字:博二兔,不得一兔。

     后来聂卫平懊恼地表示,当年要是听从他的劝告,一心执着于围棋,也许在棋上的成就会更大些。

     还有一次,梅兰芳喜欢围棋,向围棋大师吴清源讨教。

     吴清源说,你啊,还是好好演你的戏吧,你脑子里想着围棋,台上就不行了。

     很多时候,面面俱到不如单点突破。

     躬身深根细作于一件事,才能成为该领域独一无二的高手。

     2003年,毕淑敏决定放弃攻读多年的心理学博士学位。

     要知道,为了这个学位,她已经努力了5年,经历了2000多个日夜的苦读。

     只差一篇毕业论文,她就能给自己的学业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众多朋友为她惋惜时,她却清醒地说道:

     生命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人来说是那么宝贵,不值得拿出半年时间专门去念外语。

     那时,毕淑敏已经过了50岁生日,外语基础薄弱的她,至少需要花半年时间,才能勉强把考试应付过去。

     而如果要写论文的话,也会跟她的小说创作冲突。

     再三权衡之后,毕淑敏放弃了博士学位,转而埋头创作,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如曾国藩所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无论哪一行,坐这山,望那山,终将一无所成。

     持有定力,不断向下扎根,方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庄子讲过一个驼背翁捕蝉的故事:

     途径楚国时,孔子在树林中遇到一位驼背老人,老人用竹竿粘取蝉,就像在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一样容易。

     孔子很惊讶,询问老人是如何做到的。

     老人说:“我粘蝉的时候,身如断树桩,手臂如枯树枝,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我只盯着蝉的翅膀,其它一概不理会,怎么会粘不到呢?”

     孔子赞叹老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再平凡的事,只要做到极致,便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这就是古人说的:“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陶华碧一心只走自己的路,把那一瓶小小的辣椒酱做到极致,彻底打响了老干妈这个品牌。

     小野二郎终其一生只做寿司,研究醋米的温度、腌鱼的时间,按摩章鱼的力度,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寿司之神”。

     专注一时者众,始终专注者寡。

     始终坚守主航道,不为两旁花香所诱惑,不为两岸风景迷乱眼,我们才能抵达目标。

     被称为灵魂艺术家的露西·里,把一生时间都倾注于陶艺上。

     20岁时,露西在维也纳工艺学校学习,一次偶然的蹭课让她接触到陶艺,从此就像失魂般着了迷。

     她把60年光阴,都献给了一间狭窄破旧的工作室。

     她一生都专注在陶器上,她说:“只有专注于当下,才能听到材料的意愿。”

     当同学们在一起聚会和狂欢的时候,她埋头在工艺室里研究陶器。

     当同学们组织春游游玩时,她在绘制下一件陶器的设计图。

     专注投入创作,使她的作品得到无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推崇。

     连以刁钻闻名于世的英国评论家们,都给予极高评价“当你把它们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是在跟另一个宇宙连接对话”。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蛋糕定律: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1%的人拿走了99%的蛋糕,剩下99%的人靠1%的蛋糕糊口。

     那如何成为这1%的人呢?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认准一个领域深耕下去,全力以赴,才有资格成为头部1%的人。

    

     哈佛大学曾对毕业生做过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换过方向但并不频繁的人,成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

     那些没有目标,频繁转换方向的人,生活困顿,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精。

     人往往成于一,而败于二三。

     *作者:洞见·ciyu,洞见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好文推荐:

     《稻盛和夫:我人生巨大的财富,就一句话》

    

    排版 | 余心丰审校 | 一 一 轮值主编 | 徐悦邦

     中国人民大学国关学院在职课程班

     院校直招、免试入学,六大专业任你选:世界经济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中国政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外交学专业。

     学制两年,每月上课2-4天。师资雄厚,现有专任教授73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25人、讲师15人。

     报名咨询方式:010-62511295、13126935021(宋老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